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文化的載體——《一談白猿通背的文化含量》

傳統文化的載體——《一談白猿通背的文化含量》

中國武術是紮根在中華傳統文化沃土中的奇葩。她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成長而成長,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唐、宋時期,我國經濟文化都發展到了一個相對鼎盛的時間段,在這個時期誕生的白猿通背,先天足,起點高,她吸足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飽含著我國古代哲學、中醫學和軍事學的精華,散發出中華傳統文化的芬芳,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實載體。

一、《易經》是指導白猿通背運動的綱領

《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偉大發端,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群經之首,蘊藏著豐富深奧的哲理。《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是儒、道、墨、法、兵、名、陰陽等諸子百家思想,以及中華醫學和武術、氣功理論的重要淵源,自然也是白猿通背拳系的理論基礎。

據本門拳譜記載,宋朝的著名道士陳摶是白猿通背的創始人。宋史《陳摶傳》記載,「摶好讀易,手不擇卷」。所以陳摶創造的白猿通背拳系,必然會以《易經》作為理論基礎,必定會以易理推拳理,也肯定會使拳理符合易理。

「易」講變化,通背拳重變化。

「生生之謂易」。《易經》的主題是講生的,講運動的,講變化的。

《易經》中的「易」,本身就含有簡易、變易和不易的意思。這三種說法有一個共同之處,都認為「易」有變易即變化的含義。通觀《易經》全書,儘管語言玄奧,但是其精義無非是在講一種「變化」的哲學,時時處處都在講變化,認為宇宙處於永恆的運動變化之中, 而且變化莫測。

《易經》為我們描述了一幅萬物交感,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生動圖畫:由陽爻「—」和陰爻「- -」這兩種基本符號,構成的八卦,到六十四卦······是《易經》對萬物發展變化所進行的概括和描述。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繫辭傳》對於「—」和「- -」兩個基本符號代表著的陰、陽二氣,相互作用才產生八卦,即天、澤、火、雷、風、水、山、地,進而產生天地萬物的高度概括。

《易經》所蘊涵的關於事物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觀點,為白猿通背拳系提供了理論指南。

白猿通背認為,人身乃一太極。未動之時,不分陰陽虛實,只要一動,無論是練功起勢時的擎拳式,或者防身抗暴時的實戰預備式,兩腳的一前一後,兩腿的一虛一實,兩手的一上一下或者一拳一掌,這前和後,虛和實,上和下,拳和掌,即是陰和陽,即是兩儀。在接下來的運動中,生成白猿通背的四形和八步,合著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有八拳、八掌、八肘、八腿、八抓、八打、八劈、八按,這又生成了白猿通背的八八六十四種主要技法。

白猿通背拳系中的八手總拳,是母拳,由八手總拳又衍生出名聞遐邇的二十四式。這又象徵著八卦的每一卦有三爻,三八二十四爻。

白猿通背拳系明白地提到「變」字的就有多處,例如八手總拳和二十四式這兩套拳,既有單操,又有拆手,在技法編排上有「一式變三招,三招變九手」; 鍛煉要求上有「腰似蛇形腿似鑽,出手自當有奇變」;打手密訣里有「三變」;在防身抗暴中,提出要「手隨身入,心防敵變」。此外,雖然沒有用「變」字,但也要求變的還有很多,例如操練時要「忽遠忽近,忽大忽小,忽屈忽直,忽進忽退」,在戰術上重視對手,預防對手的變,提出了「將貓當虎看」的要求。

沒有明說「變」,但白猿通背在技術要領上為了便於變化,作了許多合理的設計安排,例如白猿通背的基本步型為四六歩。所謂四六步,是指前後兩條腿承載體重的比例,一個四成,一個六成,這樣兩條腿既有了虛實之分,也有了陰陽之別。四六步前後兩條腿負荷差的絕對值講起來相差二成,其實前後腿負擔的體重稍有區別即可,這就既避免了「雙重」,又避免了「偏重」,所以前後兩條腿的虛實變化,也就是陰陽轉換,在瞬息萬變的實戰中,比之二八或者三七分成的步型,變化起來不就快多了嗎?從健身角度來講,四六步比那些大虛大實的步型,對練習者的膝關節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這就是白猿通背拳系主要步型四六步的精當之處。又如手的三連——手肘相連、手腕相連和手手相連,嚴格做好「招看著手,手看著招」,操練的時候現得緊湊,防身抗暴的時候出手也快多了。

為了變得是時候,變得恰到好處,白猿通背又提出了許多要求,例如防身抗暴時,要看四意,即看對方的兩個肩和兩個胯。因為根據人體的生理結構,手臂動,肩必然先動;腿動,胯肯定先動。所以「看肩不看手,看手准沒有」。這樣才能像「礎潤而雨,月暈而風」似的見微知著,「見勢早,得機先」,才能做到拳譜上要求的「迎敵機以破之,斯為得法」。

白猿通背拳系正是有了這許多「變」的要求,又有了為能「變」和便於「變」設計的技術條件,才達到了「通背拳法妙如神」 的現實可能性。

二、中醫理論是白猿通背用於強身健體的基礎

白猿通背出自道家。道教重人貴生的人生觀,形神統一的生命說,性命雙修的內煉體系和逆修返源的仙道理論,主張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以求得生命的長存,無疑是一種積極的養生修鍊觀。它既不象宿命論者將人壽命的夭長歸結為「天命」或鬼神的力量,也不同於佛教那樣宣揚靈魂不死、四大皆空,將肉體視為「臭皮囊」。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黃白》中引用《龜甲文》,喊出了我國古代健身史上震聾發聵的口號——「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白猿通背的創始人陳摶,由儒生入道門,他不僅道教思想吸取了《老》、《庄》之學的精髓,同時為求得生命的長存,在道家內丹學方面,他除了總結繼承了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以來道教傳統的內煉功法外,還將吐納術、導引術和武術技法揉合在一起,創建的白猿通背內功四正十二掌、站樁二十四式和走樁二十四式,以中醫理論和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講究「心引氣走, 意引血行」,「 吸化開合, 行樁踩氣」 ,「 輕軟綿連隨, 旋轉空化力, 陰陽任督氣」和「呑吐沉浮, 螺旋滾挫, 三角支撐, 合力疊加」。 他身體力行, 取得了極佳的鍛煉效果,在他生活的那個「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他的年壽竟高達一百一十八歲。

《老子想爾注》說:「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屍行耳。」《老子河上公章句》則進一步說:「修道於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法如是,乃為真人。」 老子將「愛氣養神」視為「益壽延年」的關健,跟中醫理論是完全一致的。中醫學認為:「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白猿通背的養生健體,主要就是著眼於精、氣、神的鍛煉。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人體生長、發育以及生殖能力的物質基礎。胚胎的形成及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先天之精的作用。中醫將精歸於腎臟,所以稱腎為「先天」。人出生之後,既賴先天之精的促進,更需後天之精的充養,靠脾胃發揮的作用,由水谷飲食來補給,因此中醫稱脾胃為「後天」。白猿通背拳系的站樁功里,第一式「八字站樁換氣法」,是練固腎強身的;第十四式「左掌上升脾胃變」,是練脾胃的。通過這種鍛煉,既能使腎精充足,也能使脾胃更好地運化吸收營養,供應五臟六腑,成為五臟六腑之精,以維持臟腑的生理活動。

《醫門法律·大氣論》說:「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醫門法律·先哲格言》又說:「人之所賴,惟此氣耳!氣聚則生,氣散則死。」所以《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中醫學認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生命活動就是「氣」的運動。由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所以白猿通背拳系非常重視煉「氣」。

白猿通背有三個二十四式,其中兩個是內功,主要就是講練氣,連動作名稱都帶著「氣」字,例如走樁二十四式里,其中就有八式帶著「氣」字:「呼吸吐納定氣法」、「氣貫四意分上下」、「供手胸前葫蘆氣」、「合氣盤旋上貫力」、「二氣相分掃山峰」、「流星趕月換氣法」、「曲珠氣行掌追拳」、「氣沉丹田多變化」。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氣血是通過經絡運行全身和營養各組織器官的;認為經絡外與皮膚等感覺器官相聯,內與五臟六腑相接,網路全身各部。故人體臟腑、感覺器官、肢體活動能夠分工協作,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經絡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中醫認為,經絡的通暢又是依靠「氣」的推動來實現的。為此對有某種疾患的人,可以通過內功練氣,通經活絡,調和氣血,而恢復健康;對健康的人來說,可以通過內功練氣,發揮元氣,加強先天之氣,補助後天之氣,保持經絡暢通,陰陽平衡,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所以,白猿通背內功十分重視通經活絡的鍛煉,站樁二十四式就是走十二經絡的,例如「赤龍攪水須下咽」是練心經的,「單掌托天肝脈轉」是練肝經的,「左掌上升脾胃變」是練脾經的,「胸前起掌陰陽換」是練肺經的,「提起湧泉腎經轉」是練腎經的,等等。

中醫理論中的神,與宗教、迷信等所宣揚的神不是一碼事,有著本質的區別。《靈樞。小針解》說:「神者,正氣也。」神在中醫學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的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情感等精神活動。

《素問·宣明五氣篇》說:「心藏神。」《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又說:「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主血脈,產生神明活動。神能統帥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故喻為君主。說明神產生並總統於心,是人體臟腑組織等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

《靈樞·經脈》說:「手少陰之別······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就是說「心開竅於舌」, 心是與舌相系相聯的。根據中醫學的這個理論,白猿通背站樁二十四式里「赤龍攪水須下咽」,採用「舌攪」、「舌探」和「舌彈」等功法,給心臟以鍛煉。

根據中醫學「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或「形神相印」的生命

觀,強調形體與精神的統一,所以白猿通背練功時,要求提起精神,全神貫注,要「神如撲鼠之貓」,「意動氣行形隨」;要帶著敵情觀念,打拳就像在抗擊暴徒,做到「練時如有人」;應敵之時,要「上場如猛虎」,出手要快,「神到手到」,「緊逼快攻」,打得對方招架不及;要威武勇猛,顯示出無人匹敵的霸氣。

精、氣、神三者有著鏈鎖性的密切關係。氣生於精,精化為氣,精氣旺盛,神自然活躍、飽滿。所以三者不得分離,相互為用,同樣重要。精是基礎,神是主宰,氣是動力。

由於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於是白猿通背拳系給我們全面鍛煉設計了一整套的修鍊功法,有助於習練者延年益壽,防身抗暴。

中醫學既是白猿通背拳系強身健體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是我們克敵制勝的指南——抗擊暴徒時,就要打擊對方的簿弱環節,打穴位。穴位分昏、死、啞、嘛等種類;白猿通背還主張根據子午流注應時打穴,重創暴徒。

三、《孫子兵法》是白猿通背用於防身抗暴的指南

白猿通背拳譜里《通背猿拳術之要論》,開篇即說:「拳法一人敵也, 兵法萬人敵也。重於此者,熟讀孫吳,深明韜略。」這裡的「孫吳」,是指孫武的《孫子兵法》、孫臏的《孫臏兵法》和吳起的《吳起兵法》,這是出之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被後世兵家乃至當代商家都奉若至寶的著名軍事著作。史馬遷的《史記》,都為這三部兵書的作者列了傳——《孫子吳起列傳》。

這些兵書,講的雖然是「萬人敵」,但作為研究防身抗暴「一人敵」的白猿通背習練者,拳譜也要求我們「熟讀孫吳」,並要「讀此究理,以理推術」,才能懂得「進退存亡之道,吉凶晦明之理」。由此可見,白猿通背的防身抗暴,是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古代兵法為指南的。

孫子兵法《始計篇第一》說:「兵者,詭道也。」白猿通背要求靈活多變,要「手隨身入,心防敵變」,要足智多謀,像我老師說的,要「十八個主意不到黑」。

孫子兵法《謀攻篇第三》說:「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白猿通背反對莽撞盲動,要求 「對敵之時,觀其動靜,察其神情,或向左或向右,或虛或實,或進或退可以先知,迎其機以破之,斯為得法。若等彼拳已出,隨後追之,必不及矣。」

孫子兵法《軍爭篇第七》說:部隊行動要快,要「後人發,先人至」,要「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動如雷震。」孫武的後代子孫,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積疏》篇,也強調「疾勝徐」,說明「兵貴神速」。白猿通背防身抗暴時,就要求「應敵如同火燒身」,要「神到手到」,要快得「手似刀槍」,「出手如砲」;要「急如貓撲鼠,快似箭離弓」;要求「拳似流星眼似電」和「二手穿連似星串」,對暴徒緊逼快攻。

孫臏兵法《威王問》說:「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是說領兵打仗要善於進攻,而不消極防守。白猿通背防身抗暴時,就主張積極進攻,要「打手不等手,出招不等招」,反對消極防守,認為「一進三贏,一退三輸」,只有善於進攻,才是取勝之道。

積極主動地進攻,需要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孫臏兵法《將德》篇提出,要「不劫於敵」,就是要勇敢。白猿通背內三合的練法是「心、氣、膽」,提出要鍛煉習練者的膽量,培養勇敢精神,造就一顆英雄虎膽,變得有血氣,敢打敢拼。這是大大有別於絕大多數拳種內三合練法的。

有膽量敢進攻,卻也不能蠻幹,還要動腦子,要像孫子兵法《謀攻篇第三》說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要像孫子兵法《虛實篇第六》說的,「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要「避實而擊虛。」所以白猿通背防身抗暴時,提出「遇阻力而不進」的戰術。當暴徒向我進攻,在他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要堵住他打,使他發揮不了;在他發出時,白猿通背主張「摟、刀手當先」,「化而打之」,不硬拼,不冒險;當我主動向暴徒進攻時,白猿通背主張「引、撣手當先」,用明招暗手,引開對方視線打。

孫子兵法《虛實篇第六》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所以白猿通背要求防身抗暴時,要「觀其顏色,察其神情」,根據對方的變化隨機應變。同時,一旦動手,就要積極掌握主動權,調動對方,拉開對方防線打,打落點變化,就像打乒乒球那樣,一會打他左角,一會打他右角;一會長抽,一會又短吊,要打得機動靈活,打得對方手足無措,應接不暇。

白猿通背承載的中華傳統文化,為我們學習、繼承優良傳統,有效地強身健體和防身抗暴,提供了一條便捷的綠色通道。

仇必松老師,是白猿通背嫡傳第二十代掌門人楊起順大師早年的親傳弟子,白猿通背嫡傳第21代主要傳人,曾任上海市滬東武術研究會會長,上海市崇文武術協會會長,CCTV武林大會通背拳比賽顧問,太倉市武術協會顧問,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會員。

據楊起順大師的兒子楊國培先生介紹,仇必松老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京工作期間,帶藝投師,拜列楊老門牆,師徒關係親密,長期吃住在老師家中,與老師朝夕相處;仇老師調回上海後,又多次請楊老到上海和蘇杭等地遊玩、授藝,按楊老的說法,他已經向仇老師」抖包袱皮」了,從而深得楊老的真傳。所以楊國培先生說:「仇師哥學的東西最多、最全,練得也最像我爸」。

仇老師雖已年愈古稀,但打起拳來仍然身手嚴緊,神如撲鼠之貓;運步輕靈而又不失沉穩;發勁冷脆快硬,做到「五弓」齊備,很整,給人以周身一家,渾身是拳的感覺。

仇老師研究白猿通背已有半個多世紀,理論非常全面。這是他日常授拳的一段視頻。

仇老師太倉、上海兩邊住,每周在上海和太倉兩地教拳,其弟子在省、市和全國散打及套路比賽中,取得了多枚金、銀、銅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嫡傳白猿通背 的精彩文章:

TAG:嫡傳白猿通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