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穿上它,你會遭到「全民圍剿」!
改革開放以前,北京人是保守的。
在來華的外國人眼裡,人們都穿著「同樣的衣服——藍色或綠色的『毛式上衣』,深藍或灰色的褲子,通常是黑色的鞋子。」
安東尼奧尼1972年拍攝的紀錄片《中國》劇照。
誰要是想標新立異,穿不一樣的衣服,首先沒有那條件,其次會被認為是「異類」。
80年代初流行的「喇叭褲」,作為人們走向「開放」的最初嘗試,曾掀起過一場「軒然大波」……
來自國外的風尚
喇叭褲,是一種短立襠、上緊下松,臀部和大腿部分剪裁緊湊合體的褲子。穿上以後,屁股緊裹,像個倒立的喇叭。
喇叭褲褲腿較長,一般都蓋住鞋跟,走起路來如同掃帚掃地一樣,特別「拉風」。
電影《青紅》中,身穿喇叭褲、頭戴蛤蟆鏡的青年。
這種褲子,原先是法國巴黎服裝設計師們參照英國的海軍服設計的。
水手們為了防止海水和沖洗甲板的水流入靴子,就加大了褲管的寬度,從而形成上緊下寬的樣子。
20世紀60年代,美國搖滾明星「貓王」把喇叭褲推向了世界,成為全球年輕人爭相模仿的對象。
日本電影《望鄉》劇照。
當時很火的日本電影《望鄉》里,著名女演員栗原小卷扮演的女記者,就穿一條喇叭褲,引發人們對美的浮想。
港台明星也開始穿喇叭褲,將臀部與腿部的曲線清晰地勾勒出來,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弄潮者。
後來,喇叭褲如一股強勁的「颶風」,衝擊著內地剛剛「開放」的人們。
最先是廣東、福建一帶沿海城市,後來迅速傳播到全國,北京也不例外。
「圍剿」喇叭褲
當這股「颶風」席捲北京的時候,喇叭褲並不被當作時尚,而是驚世駭俗的「奇裝異服」。
在過去,女裝褲從來都是右側開口,而喇叭褲不分男女,拉鏈一律開在正前方。
於是,有人就把喇叭褲與道德掛鉤,視其為「不男不女、乾坤顛倒」的惡物,遭到了抵制和譴責。
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劇照。
那些「不務正業」的小青年,卻對此不管不顧,穿上了把整個屁股綳得倍兒圓的喇叭褲,招搖過市。
光是喇叭褲還不夠,他們還帶著黑色的蛤蟆鏡(也叫「麥克式墨鏡」,因美國電視劇《大西洋底下來的人》而得名)。
甭管是陰天、晴天,哪怕是到了舞廳去蹦迪,這蛤蟆鏡都得帶著。
而且,蛤蟆鏡上貼的標籤不能揭下來,以顯示那是正宗的「進口貨」。
電視劇《大西洋底下來的人》中的「麥克式墨鏡」。
男生要穿著花襯衫、抹上連蒼蠅都站不住的頭油;女生穿著黑色高跟鞋,燙著大波浪的捲髮。
當時,流行幾句民謠:喇叭褲子像裙飄,花格子襯衫扎外腰,蛤蟆鏡上貼商標,頭髮燙的像羊羔。
這幅打扮,無疑就是老人眼裡的「男流氓」或「女流氓」。於是,在北京引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圍剿」喇叭褲運動。
學校勒令,學生穿喇叭褲就會受到紀律處分;工廠通告,穿喇叭褲不準進工廠,而且扣工資……
《北京日報》的熱心讀者,不能眼看這些青年墮落下去,於是給報社寫了一封信:
《北京日報》1980年4月26日第2版的報道。
讀者對身穿喇叭褲的男女青年極為不滿,建議報社在這方面加強宣傳引導,以幫助這些青年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水準,也凈化一下空氣。
這種「風氣」,在電視劇里也有演繹。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里,有幾個男女青年因在北海公園裡「茬琴」,被警察認為是「靡靡之音」,逮到公安局後,警察要求他們用剪刀狂剪喇叭褲……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剪喇叭褲的鏡頭。
導演葉京還回憶,「當年我父親看到我梳一大背頭、穿條喇叭褲回家,他就是一巴掌過來」。
走向多元的「時尚」
代表著服裝「第一次革命」的喇叭褲,在北京遇到了重重阻力。
儘管如此,它還是「逆風飛揚」,越來越多的小青年們,寧肯被視為「痞子」和「流氓」,也照樣穿。
最終,年輕人用「游擊戰」和「持久戰」獲得了這場「圍剿」的全線勝利,喇叭褲變得流行起來了。
皮爾卡丹率領的法國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時裝表演,讓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人大開眼界。北晚新視覺圖。
但時尚的潮流,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到80年代末,街頭穿喇叭褲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漸漸消失了。要是在街上還有人穿喇叭褲,八成是外地來的……
有人說,起初喇叭褲流行的原因,是人們在其中灌注了太多、豐富的反叛意義,沒有了社會的阻力,也就平淡無奇了。
後來,牛仔褲、健美褲、西服、紅裙子、黃裙子……五花八門的服飾,不斷出現在人們的生活里,掀起一次又一次熱潮。
1986年,北京街頭幾位穿著裙裝的姑娘在聊天。北晚新視覺圖
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思想也越來越開放,不會有人因穿的個性而被貼上「流氓」的標籤。
喇叭褲就像一面鏡子,在改革之初被人們賦予了特殊的時代意義。
它折射出那個時代的躁動和年輕人張揚的反叛心理,也承載著無數人對於改革之初最質樸、最真實的記憶。
喇叭褲在潛移默化中,拓展著人們的視野,「融化」著人們保守的思想。
精彩推薦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使用
如需轉載 請與原作者聯繫
TAG:芝麻匠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