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驚狂症治醫案440期

驚狂症治醫案440期

今日練習

王某,男,58歲。

患者肺氣腫5年余,刻診:胸悶氣短,喘息,頭暈,項背怕風,寸脈浮,舌質紅苔白。

處方:__湯。

服藥7劑後氣喘已平。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董某,男,28歲。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犯病。心中煩躁不安,或膽怯驚怕,或悲傷欲哭,睡眠不佳,伴有幻聽、幻視、幻覺三幻症。胸中煩悶難忍。舌苔白厚而膩,脈弦滑。

辨為肝氣鬱滯,痰濁內阻而上擾心宮。

桂枝6克,生薑9克,蜀漆4克(以常山代替),龍骨12克,牡蠣12克,黃連9克,竹茹10克,鬱金9克,菖蒲9克,膽星10克,大黃9克。

服藥二劑,大便作瀉,心胸頓覺舒暢。上方減去大黃,又服三劑後,突然嘔吐痰涎盈碗,從此病證大為減輕。最後用滌痰湯與溫膽湯交叉治療而獲痊癒。(劉渡舟醫案)

按語

在《傷寒論》中,仲景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治療由於火劫追汗,損傷心陽而引起的驚狂,卧起不安。

本案取意於此方而用來治療由於情志內傷所導致的神志迷亂。二者病因不同,證情有別,但其病機則基本一致,即心神內亂而兼有痰郁。

正如清代醫家柯韻伯所指出的那樣:「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當,知其機得其情……宜主某方,隨手拈來,無不括法」。

但火劫亡陽的治療重點在於溫通心陽而補其虛,所以用甘草、大棗甘溫之品,以起到辛甘合化為陽的作用。

而本案則偏重於滌痰清熱以開心竅,所以加上竹茹、膽星、菖蒲,鬱金、黃連和大黃,同時去掉大棗,甘草以防其助濕化痰。這是臨床上隨證加減,靈活論治的一個體現。

蜀漆乃常山之苗,其功用與常山相似,有較強的催吐祛痰作用。用量一般在3-5克,但還要注意水炒先煎,以減少其對胃腸的刺激而消除致吐等副作用。

如果藥店不備蜀漆,也可用常山代替。從臨床運用來看,用蜀漆和大黃黃連瀉心湯及遠志、菖蒲合用,治療屬於痰熱上擾,蒙閉清竅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效果較好。

服藥後或吐或瀉,或吐瀉交作。吐則多為痰涎,瀉則多為膠粘穢物,其後都能使精神安定下來。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112條: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金匱要略?驚悸吐血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與桂枝湯,解未盡表邪;去芍藥,以芍藥益陰,非亡陽所宜也;火邪錯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陽氣亡脫,加龍骨、牡蠣之澀以固之。本草云:澀可去脫,龍骨、牡蠣之屬是也。

《尚論篇》:桂枝湯,陽葯也。然必去芍藥之陰重,始得疾趨以達以陽位;既達陽位矣,其神之驚狂者,漫難安定,更加蜀漆為之主統,則神可賴之以攸寧矣。緣蜀漆之性最急,丹溪謂其能飛補是也,更加龍骨、牡蠣有形之骨屬,為之舟楫,以載神而反其宅,亦於重以鎮祛、澀以固脫之外,行其妙用。

《醫學摘粹》:用桂枝、甘草疏木而培中,生薑、大棗補脾而降逆,蜀漆吐腐瘀而療狂,龍骨、牡蠣斂神魂而止驚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自汗的中醫治療439期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