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宗鏡錄白話文》(七)卷三十五

《宗鏡錄白話文》(七)卷三十五

《宗鏡錄》

《宗鏡錄》為阿彌陀佛化身的宋朝延壽禪師的重要著作,他根據《楞伽經》所說「佛語心為宗」,乃提出「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的教法,總結了宋以前中國佛學的得失,指出中國佛教的發展道路。其主旨在肯定唐代宗密『禪教一致』說的基礎上,予以發揚光大,並推及所有佛教宗派。

《宗鏡錄》全書約八十餘萬字,分三章,第一卷前半為標宗章,自第一卷後半至第九十三卷為問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為引證章。標宗章「立正宗明為歸趣」,問答章「申問答用去疑情」,引證章「引真詮成其圓信」。清朝雍正皇帝最熱心提倡《宗鏡錄》,認為不懂此書的人,沒有資格學佛。南懷瑾先生更認為《宗鏡錄》才是中國真正的《佛學概論》,其《宗鏡錄略講》本刊已連載完畢。應讀者要求,我們繼續連載《宗鏡錄白話文選》,畢竟《宗鏡錄》是中國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深入經藏意義非凡,願廣大同修,與此共進。

卷三十五

譯文

現在根據本書所說,若就教家而言,僅依「一心」述論,則所有教都是心,一切心都是教.佛經中的論說,都以一心真法界為本體;如來的一切經教直接從「大悲心」中流出。大悲心從「後得智」流出,後得智從「根本智」流出,根本智從「清凈法界」流出。這清凈法界便是本源,更沒有別的源頭。沒有一種事物能脫離法界而存在。

《華嚴經》偈頌說:「未曾見有一事物,能離法界而存在。」這是一切眾生迷妄和覺悟的根本。如果對這一思想不生疑惑的話,那麼他就會得到解脫,因為他不再顛倒執著、輪迴生死了。若是對這一思想不能覺悟的話,他就無法成就佛道,因為他沒有按照佛法展開修行,證入佛果。所以,真如一心是迷悟的根本。

立教的依據,在於意思和語言,即用意思來衡量,以語言來開演。所以窺基法師說:「至理清澄寂靜,「是」、「非」方面的言論消歇;般若幽深玄遠,「一」、「異」方面的情虛斷絕。」因為熄滅情慮,所以既非「識」也非「」心;因為斷絕言論,所以既非「聲」也非「說」。佛法雖不屬聲音、言說,但言說周遍塵沙;至理雖不屬唯識或一心,但一心備盡法界。一心備盡法界,這就是以「非心」而作心;言說周遍塵沙,這也就是「無說」而為說。以「非心」而作心,則心可以分為兩種;以「無說」而為說,則說可以分為兩門。

現在依據華嚴宗所建立的「五教」,以及天台宗所建立的「四教」乃至「八教」的判教來討論。華嚴宗以「一心」而立「五教」,是就識上來進行分判的。它們是:

第一、小乘教,只說六識,不說阿賴耶識。

第二、大乘始教,只說自體分上事物的生滅變化;因為它未能通達真理,所以只說真理疑然不作用於萬物。

第三、大乘終教,在阿賴耶識上得理事圓通,其本體不生不滅,卻又與生滅現象和合,生滅與不生滅既非一也非異。因為它主張真如隨順眾緣而生起一切現象,以阿賴耶識中所熏的凈法與能熏的染法各有差別,所以不是「一」。但是無論「能熏」還是「所熏」,都只是一心的作用,所以也並非「異」。以上大乘始教是就現象的差別上說的,而大乘終教則是就本體與現象的相容上說的。這說的是究竟真心,它也就是如來藏性;依據如來藏匿性便有種種趣向。

第四、頓教,認為一切現象歸於唯一真心,沒有任何差別之相,離絕言語和思慮,不可言說。因為一切染凈之相都無,沒有可分別認識的事物,所以不可言說。比如《維摩經》所顯示的「入不二法門」。

第五、圓教,認為性海圓通光明,法界所生起的只是法界性,究竟圓滿遍於十方。這法界性也就是唯心,所以,一起心便具足十種功德。

原典

今依《宗鏡》,若約教,唯以一心而說,則何教非心?何心非教?諸經通辯,皆以一心真法界為體;如來所說十二分教,親從大悲心(注釋:《起信論》所說「三心」之一。該心之起,目的在於拔除一切眾生之苦。)中之所流出。大悲心從後得智(注釋:又名「後得無分別智」、「俗智」。屬「無分別智」之一,與「根本無分別智」相對。指將「根本無分別智」證得的真理,運用於分析各類具體現象的智慧。因為它能運用「根本智」一一分析事物,並在「根本智」之後發生,所以名「後得智」。),後得智從根本智(注釋:又名「根本無分別智」、「真智」。屬「無分別智」之一,與「後得無分別智」相對。是見道現觀真理所得,屬於全部修習過程中帶有突變性質的智慧。這種智慧與所證得的真理契合為一,所以名「無分別」;又因這種智慧能成就功德,為此後按佛教觀點分析種種現象奠定基礎,所以名「根本」。它不必通過名言概念的中介,而由直觀親證真如獲得。),根本智從清凈法界流出。即是本原,更無所從。無有法離於法界而有。

《華嚴經》頌雲:「未曾有一法,得離於法性。」即一切眾生迷悟本。若不迷此,即不成迷,以無顛倒執著輪迴生死故。若不悟此,即不成悟,以無知法修行、證究果故。所以真如一心,為迷悟依。

夫立教之本,無出意言,以意詮量,從言開演。故基師雲:「至理澄寂,是、非之論息言;般若幽玄,一、異之情絕慮。」息情慮故,非識非心;絕言論故,非聲非說。法非聲說,說遍塵沙;理無識心,心該法界。心該法界,斯乃「非心」作心;說遍塵沙,此亦「無說」為說。「非心」作心,心開二種;「無說」為說,說乃兩門。

今依華嚴立「五教」,天台立「四教」乃至「八教」。且華嚴一心立五教,約識而論者。

一、如小乘教,但有六識,賴耶但得其名。

二、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以其真理未能體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

第三、大乘終教,於此賴耶得理事通,體不生滅,與生滅相合,非一非異。以許真如隨緣而作諸法,以阿賴耶識所熏凈法,與能熏染法,各差別,故非一。能熏、所熏,但一心作,無有他,故非義。始教約法相差別門說,終教約體相相容門說。為第一義真心也,謂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

第四、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以一切染凈相盡,無有二法可以體會,故不可說。如《凈名》所顯,「入不二門」也。

第五、圓教、約性海(注釋:真如的理性深廣無比,猶如大海,所以名為「性海」。它是如來法身的境界。)圓明,法界所起,唯一法界性(注釋:意為法界之性。法界又名法性,合起來說就是「法界性」。《圓覺經》:「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華嚴經》卷十九:「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起心即具十德。

譯文

問:為什麼這一心在不同的教派中,具有這些不同的意義呢?

答:就教法上而談,它們的作用自在無礙;所生起的一心,具有五種意義;隨便以其中一種作用,都可攝受化導眾生。第一、小乘攝取義理順從名言概念法門;第二、大乘始教攝取理體隨順事相法門;第三、大乘終教建立理事無礙法門;第四、頓教建立事盡理顯法門;第五、圓教建立華嚴性海圓明具德法門。這五種意義相互顯揚,但又都依一心而生起。

為了對治染法。對治有五種:

第一、小乘教,用以對治外道不承認因緣學說,生起事物自然而有的執著。

第二、初教,用以對治小乘。小乘說因緣和合而生起萬物,從而引起執著,這種因緣而起的事物,總稱為「有為緣起」。

第三、終教,用以對治初教。初教認為一切現象無常、苦空、無我,這叫做「無為緣起」;所謂「無為緣起」,是指真如隨緣而起,生起無為法。

第四、頓教,用以對治終教。終教念念紛紛,生起種種言說。這是從自體上緣起,窮極根源而推盡心性;因一念不生,所以名為「自體」。

第五、圓教,用以對治頓教。頓教寂默言說,於心念之處寂滅而在不作思念,一切都歸於靜寂之源;不能達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自在境地。圓教則主張法界緣起,認為動靜一體具足,所以這種緣起又叫「性起」,即真如法性隨緣生起。圓教指出,根據法界緣起說,一切都圓融無礙,無所謂取、舍,貪、瞋、痴「三毒」就是佛。

為此,小乘雖以緣起學說對治外道邪說,但只知道第六識,而不知道由心而生起萬法。說到「心」,也就是指八識心王。此外,小乘不知道常、樂、我、凈涅槃四德,不知道心為萬法之主,心不可求得,它猶如虛空,也不可修治。雖然有圓教佛法,但小乘人不明底蘊,不懂得由心而有萬法,不能覺悟心源,他們只追求小果,一味滅「色」而取「空」。如果不是滅「色」取「空」,而是懂得「色即是空」這一道理,那麼就進入了初教。

其次,說到大乘初教人,他們認為,一切事物都由識所變現,沒有識就沒有萬法。這裡所說的「識」,指第八識阿賴耶識。最終就唯識性而言,也不可能得到。才證得這一心,但知道諸法由心的攀緣而生,而心攀緣所生的萬物並沒有自性。

再其次,大乘終教人說,一切現象都出自一心。這一心譬如大海的濕性,依於一心,則一切現象猶如大海的波浪於水而不稍減波浪,雖然波浪紛起而不稍減寂靜之水。因此,雖然攝取萬法於一心卻不減少萬物,雖然萬物紛起卻不減少一心。這是為什麼?因為萬物為一心所有。所以,「真」盡備妄末,「妄」達於真源;「性」與「相」圓融通達,「本」與「末」平等一際。雖然自性無生無滅,但仍有善惡果報;雖然不失善惡果報,但自性還是無生無滅。雖得一心之理,但不得無盡之事,所以不能達到重重無盡,所以稱之為「一實諦」。以上幾種教派,都根據階位,逐漸修習而成,因此稱作「漸教」。

現在說到頓教。頓教認為,一念不生,便是成佛。為什麼?因為一切現象從本以來其本質寂滅無相。下自眾生,上至諸佛,他們的一切作所為,都猶如夢幻。所以,所謂成佛、度眾生之說,也都好比由夢幻所支配。頓教不懂得「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等道理。

最後,圓教以「十玄無盡」顯示教理,又以「十玄重重」辯明事相。隨所舉一方為主,十方萬物為伴,主伴各自成立,又互相圓融無礙,周遍法界。

原典

問: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答:約法通收,由此甚深;所起一心,具五義門;隨以一行,攝化眾生。一、小乘攝「義從名」門;二、始教攝「理從事」門;三、終教「理事無礙」門;四、頓教「事盡理顯」門;五、圓教「性海具德」門。五義相顯,唯一心轉。

為對治染法。對治有五。

一者小乘教,即對治外道,不依因緣,起自然執。

二者初教,即對治小乘,由於因緣有,執已前總名「有為緣起」(注釋:有為,意思是有造作的功能,能生滅變化。緣起,因緣而起。指因緣和合所生的事物,都是有為法。)。

三者終教,即對治初教,一切諸法無常,苦空、無我,執此名「無為緣起」(注釋:無為,指不是由因緣和合形成,無生滅變化的絕對存在,即無為法;緣起,隨緣而起,指由真如隨緣而起的無為法。);由真如隨緣,名為無為緣起。

四者頓教,即對治終教,念念紛紛,起有言說。即自體緣起,窮源盡性;一念不生,故為「自體」。

五者圓教,即對治頓教,寂默言說,心行處滅(注釋:至極的真理,於心念之處寂滅而可思念。心行,即心念,因心於剎那間遷流變化,所以名「心行」。往往與「言語道斷」同用,表示相似意思。言語道斷,指究竟的真理,於言語之道斷絕而不可表述。這就是說,真如、法性,既不可言說,也不可思念。《摩訶止觀》卷五上:「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一切寂源;不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自在等此。法界緣起(注釋:意為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現象;都由如來藏自性清凈心隨緣生起,也就是由真如法性隨緣生起。因此也史「性起緣起」。法界緣起的結果,各種現象互為因果,相即相入,圓融無礙,處於重重無盡的聯繫之中,因而雙名「無盡緣起」。)動靜具足,故名「性起」。圓融無礙,取捨都盡,即三毒即佛。

故若小乘,雖隨起對治,唯知第六識,不知由心有諸法。故言「心」者,即八識心王。又小乘不知常樂我凈,心萬法主,故不可得,故如虛空,故不可治。雖有如是法,以不知所因故,不知由心有萬法故,不覺心源故,唯取小果,皆滅色取空。若不滅色取空,知「色即是空」,即得入初教。

次初教人,如上諸次第所起法,皆言識變有,識外不有。「識」者,即第八識。約識性亦不可得。纔證此心,即知諸法因緣生,緣生無自性。

次終教人云,一切諸法不出一心。是一心譬如大海濕性,依一心,所有諸法如大海波瀾,雖攝波入水而不減波浪,雖波瀾紛紛而不減寂水。如是,雖攝萬境入一心而不減萬境,雖萬境紛紛起而不減一心。何以故?一心所有故。是故「真」該「妄」末,「妄」達「真」源;性相融能,本末平等。雖自性無生,不失業果;雖不失業果,自性無生。雖得一心,不得無盡,故不得重重,故名「一實諦」。自此以前諸教,依漸次階位,即名「漸教」。

次頓教者,一念不生,即是佛也。何以故?一切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相。下自眾生,上盡諸佛,一切所作事,不遺一毛,諸皆如夢。故成佛、度生,猶此夢攝。不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等。

次圓教所明,以「十十無盡」(注釋:指「十玄門」或「十玄緣起」。為華嚴宗基本教義之一,與「六相圓融」會通而構成「法界緣起」的中心肉容。這一學說首創於智儼,稱「古人玄」;完成於法藏匿,稱「新十玄」。主要思想是,認為一切事物之間具有一種相即相入,「圓融自在」的關係,形成無窮無盡的互為條件,互相包含;且永無矛盾、圓融無間的和諧之網。「新十玄」的內容為: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華嚴宗認為,「此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所以也可以說成是「十十無盡」、「十十重重」。)顯其義,以「十十重重」(注釋:指「法界緣起」的中心容。這一學說首創於智儼,稱「古人玄」;完成於法藏匿,稱「新十玄」。主要思想是,認為一切事物之間具有一種相即相入,「圓融自在」的關係,形成無窮無盡的互為條件,互相包含;且永無矛盾、圓融無間的和諧之網。「新十玄」的內容為: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華嚴宗認為,「此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所以也可以說成是「十十無盡」、「十十重重」。)辯其相。隨舉為主,萬法為伴,由主不防伴,伴不防主,俱周遍法界。

譯文

問:如上所述,所謂「重重無盡」,請問這是指什麼事物重重,什麼事物無盡?什麼事物廣大,什麼事物圓融?什麼事物包含,什麼事物秘密?

答:是指一切凡夫、聖者的「心」和「相」重重,「心」和「性」無盡;是這心廣大,是這心圓融;是這心包含,是這心秘密。倘若沒有以這一心為宗旨,那麼,教門也就無一教法可興,諸佛也就無一字可說。既然全歸一心宗旨,從而就可廣培仰之根,完成圓通知解,不起纖毫疑惑。不可只憑口頭言說,秘密在於一心的活動;只要禪定之心湛然如燈澈之水,智慧之燈自然光明。倘若始終執持文字而求取真理,滯於教門而談論禪宗,這就好比入海算塵沙、仰天數星宿,終究難以親身體驗,距離真理更為遙遠。古人說,好比天地終日轟轟然作聲,卻未獲得真理。所以,學佛者應當去除文字而求取真理,端身正坐,凝神斂情,以觀念之心向內省察。這叫做專住一境,它是修習禪定的殊勝善因。

圓教的教義,核心在於本末融通、理事無礙。說到真和妄,則凡夫與聖者相互交徹,昭然顯著;語及法界,則理體與萬物相互收取,明明白白。「佛知見」一偈開示無所遺漏,「大涅槃」一章說盡其體用。

正如同《宗鏡錄》中所錄法門,隱蔽時則一心沒有相狀,彰顯時則萬物揭示形相。雖不壞前後卻又同時,雖常住一際卻又前後分明。當伸展之時便是收卷,當收卷之時便是伸展。因而可知,無論是以教理來觀照一心,還是以一心來闡明教理,凡諸佛所說,都歸結為自心。《輔行記》引證《華嚴經》的偈頌說:「諸佛全都了悟知解,一切都由心所支配;倘若能這樣解得,那他便是真實見佛。」《寶性論》上說:「有神通之人見到佛法將滅,乃以無數經卷藏於一塵之中。」

另外,《華嚴經》說:「善哉!善哉!為什麼如來就在自己身中而不能覺知?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四諦、十二因緣,還是八萬四千法門,都歸於自己一心。」倘若領會了這一思想,那麼,佛陀最後八年廣說《法華經》,只歸結為一念;而即使歷經五十大劫,也未曾波動剎那瞬間。如佛陀的一生方便逗機說教,一概以心性為根本;十方佛事,好像就在眼前;乃至大涅槃所具的三德,也在一心之中。一部《涅槃經》,無非標舉一心;無限的教法,攝受於一剎那;千枝萬葉,同宗於一根;一切經典論著,都用以闡釋一種佛法。

以上所述的《涅槃經》「五味」說、天台宗「八教」判釋,以及曇無讖「半滿教」等判教學說,雖然分判一代時教,但終究由一心融攝,由一理盡收。分散了並不為多,聚集了並非為一;散開來並不相異,合攏來並非相同,無數義理之門,無盡過門趣旨,都在一乘圓教、《宗鏡》之中顯現。

所以古代高僧說,契合於心,然後以這相契之心為事物。在心為事物,以文字表現則為教。事物有自相、共相,教說則有否定、肯定。由此可知,就事物而言,可以區別,但就理體而言,則恆常相合;乃至廣開無數法門,畢竟不與一心之旨相離。

原典

問:如上所說,「重重無盡」者,且何物重重,何物無盡?何法廣大,何法圓融?何法包含,何法秘密?

答:則一切凡聖,心相重重,心性無盡;是心廣大,是心圓融;是心包含,是心秘密。若無此一心為宗,則教門無一法可興,諸佛無一字可說。既全歸心旨,廣備信根,圓解已周,纖疑不起。不可唯憑口說,密在心行;但以定水潛澄,慧燈轉耀。若一向持文求理,執教談宗,如人海算塵沙,仰空數星宿,終不親見,去道尤賒。昔人云,如天地終日轟轟,不及真理。是故學人去文取理,端坐疑情,以「心眼」自看。是名專住一境,修定勝因也。

又圓教義者,本末融通,理事無礙。說真妄則凡聖昭昭而交徹,語法界則理事歷歷而相收;「佛知見」一偈開示而無遺,「大涅槃」一章必盡其體用。

正同《宗鏡》所錄法門,隱則一心無相,顯則萬法標形。不壞前後而同時,常居一際而前後。當舒即卷,當卷即舒。故知以教照心,以心明教,諸佛所說,悉是自心。《輔行記》引《華嚴經》頌雲:「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知是解,彼人真見佛。」《寶性論》雲:「有神通人見佛法滅,以大千經卷藏匿一塵中。」

又《華嚴》雲:「善哉!善哉!云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覺知?故明四諦、十二因緣境,八萬四千法門,不出一心。」若得此意,八年廣演《法華》,在乎一念;經五十劫,詎動剎那。例一代逗機,居於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矚目;乃至涅槃「三德」(注釋:指《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的三德。它們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三者又各具常、樂、我、凈四德。它們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三點,首羅三目,稱之為「大涅槃秘密藏」。),在一心中。則「大經」一部,全標方寸;無邊教法,攝一剎那;千枝萬葉,同宗一根;眾籍群經,成詮一法。

如上所引「五味」(注釋:佛在《大涅槃經》中說牛乳有五味,以醍醐喻《大涅槃經》。智顗在《法華玄義》卷十下,以此五味喻「五時」教判,確定如來所說一代聖教的次和經。它們是:華嚴時如乳味,阿含時如酪味,方等時如生酥味,法華時如醍醐味。)、「八教」(注釋:天台宗所立的判教學說。包括「化法四教」如「化儀四教」。化法四教為: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化儀四教為: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半滿」(注釋:指「半字教」、「滿字教」。曇無讖立。半字教指小乘,以為小乘談理未遍,如字之有半。滿字教指大乘,以為大乘談理滿足,如字之圓滿。《大乘義章》卷一:「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也,聲聞藏匿法狹劣,名小;未窮,名半。菩薩藏法寬廣,名大;圓極,名滿。」)等文,然雖分判,一代時教,皆是一心融攝,一理全收。分而非「多」,聚而非「一」;散而不「異」,合而不「同」。恆沙義門,無盡宗趣,皆於一乘圓教、《宗鏡》中現。

所以古德雲,契之於分,然後以之為法。在心為法,形言為教。法有自相、共相、教有遮詮、表詮。故知,就事雖分,約理常合;乃至開為恆沙法門,究竟不離一心之旨。

待續

————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所有恩,

下濟一切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安樂國!

請各位佛友今日吃素念經、

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學佛精進、福慧雙修、法喜充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佛壇 的精彩文章:

《宗鏡錄白話文》(六)卷三十四

TAG:光明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