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代的鄉愁:一方水土,一方風情

時代的鄉愁:一方水土,一方風情

銅官,千年陶都,這裡有一群陶藝的守護人,他們安靜地摸索陶藝的發展,銅官的發展,並且不斷地挑戰自己,期待更多的人可以看到銅官陶藝的美。

全文大約2000字,閱讀大約9分鐘

分享者

黃皓夫

長沙銅官守候孤寂的陶藝人

黃皓夫:「做自己愛做的事,找自己最愛的人。」

時代的鄉愁:一方水土,一方風情

01 述銅官故事

02 我與銅官

03 守候孤寂是一種令人疼痛的美麗

01 述銅官故事

談到鄉愁,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特別深的感觸。我是銅官人,為80後,經歷了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銅官的變化是其實是很大的。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心裏面的鄉情。

銅官史

銅官,位於長沙,往洞庭湖走三十華里地,它是一個小鎮,是文章中描述的山城的樣子,依山而建,有著數不清的煙囪,漁船,運著陶瓷的船和驢車。古時候稱之為「小漢口」,是長沙周邊貨運的集散地。

銅官以前可謂是百座農窯,十里陶城。其最鼎盛的是在唐代,往後也一直在延續中。記憶中最瘋狂的事是,看看來來往往運著陶泥原料的拖拉機,偷偷地爬上車子。每個人對故鄉華和年少時期都會有自己的感覺和感悟,或許年少影像已經模糊了,但是關於故鄉的感覺與記憶中說不出清的意境是深深銘刻在心裡的。故鄉的事刻在心裏面,很難用文字去描述,就好像柴米油鹽,生活少不了,料的量自己去調控就會有不一樣的口味,提煉出來的也是每個人的味道。

銅官窯

銅官窯最顯著的特點便是釉下彩,模印粘花,點彩。銅官,千年陶都,其主角自然是陶了。

陶瓷,自古以來一直在人們眼裡便是一大類,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說出陶器與瓷器之別?其實,除了陶泥跟瓷泥的本質區別外,更直觀的便是,陶與瓷的質感,瓷器精美。陶器卻是樸實素雅。緣何會多一分素雅,這便是陶的質地註定。銅官陶泥,好到極致觸摸起來滑嫩如油,卻是始終沒有瓷器的那般,可以讓創作出來的作品如同瓷器薄如蟬翼。非但不能如同瓷器那樣輕巧,反而要笨重許多,沒有瓷器的精美,沒有瓷器的細膩,沒有瓷器的輕巧,卻多了一分樸素,多了一分粗狂,多了一分厚重。

銅官窯釉下彩陶 精靈小鳥

銅官窯的雀鳥,獅、豬、魚、蛙,這一些小巧,卻又可愛的小玩意兒。這些什物,製作手法簡練,精美不足,施釉也是信手點綴,卻在這信手而下的卻是表情傳神,神態活靈活現,趣味十足。這一些的小什物,正是揭露了銅官窯陶的素美,就比如陶器《倦鳥知還》的那一隻小雀鳥,在歲月的流逝下,釉面剝落,色澤斑駁,不是精美,也沒有溫潤如玉,卻也正是這樣,更讓我們直擊陶泥的意蘊,若是說瓷器是一個花季的翩翩少女,那麼此刻的陶器,便是一個三兩間茅草屋下,隱居的文士。沒有蹁躚,就像是山野間隨處可見的山石一般,咋一看來,絲毫的不起眼,孤獨的寂靜一處。可是,細細看來,卻是渾然天成,獨自芬芳。它的那份粗糙,是那麼的悄靜,卻又那麼的寧靜人心。在我們品味之餘,留在心間的是一縷淡淡那的清泉,沒有奪人眼球,沒有光華耀人,就那樣,潤物細無聲的滋潤著性情。

銅官窯詩文詞

湖南省博物院藏唐長沙窯青釉褐彩楷書「仁義禮智信」題記壺

銅官窯的詩文詞,匠人在工作的時候創造的,有感而發,信手發揮。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恨君生遲,君恨我生早」。在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會寫詩,每個人都是詩人,一個做陶的匠人都可以隨意在陶上寫上詩文詞警句的時代,註定是一個傳奇,煌煌大唐的詩詞下,短短數語,寫下了一段繾綣詩意。自古以來,無數留傳至今的陶瓷藝術,無不與文人雅士,詩詞歌賦,水墨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彼此映襯,交相輝映,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瑰寶。

銅官的私人訂製

銅官窯的有些東西會根據客戶的要求來去改變。銅官以前的東西一般都是做出口,從銅官上船,順湘江而下,依次經過杭州,揚州一帶,出海到東南亞,最遠達到現在的索馬利亞一帶。所以很多東西都會帶有穆斯林,阿拉伯的風情,例如用毛筆寫畫的阿拉伯文字例如真主萬歲,銅官的末影貼畫特別是人物造型會帶有西域的風格,輸出的不僅的是中國的文化,還與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的文化進行了交匯,開闢了一些新的思路。

02 我與銅官

我與陶藝

很多人會問我這做陶的手藝是祖傳的嗎?但其實陶藝是我大學畢業之後才去學的,學陶藝之前是學計算機的。從事陶有很多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就是因為我是銅官人。第二個是,小時比較喜歡寫寫畫畫,算是興趣的允許。我一直對自己這樣說,做自己愛做的事,找自己最愛的人就OK了。

做陶是很累的事,但差不多真正在做的大部分都是全能型的,這就意味著從陶瓷的成型、修坯、上釉、燒制,再到銷售,都需要自己一手操持,從無變有。

學我者生

作為銅官里的一名普通陶藝人,現在最大的想法是繼承和發揚好文化傳統。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說你不學你會死,但你一直在抄襲,啃老也會死,所以我想把銅官窯的裝飾風格各方面的元素運用到現代的器皿和造型上來,用現代的美學作為載體,用原來的銅官窯特色的東西用來點綴,來一個古人和現代的交流。

做陶是情懷,是鄉愁

做陶久了,會有一種情懷,你看到一種顏色一個東西你就會想怎麼把它,把這個型從無到有創造出來。就譬如說從拉坯,修坯,上釉到燒制,這一過程中最緊張就是開窯的那一瞬間,因為你不知出來的是什麼東西,會不會達到自己的要求,會不會有意外的驚喜,這次燒好了,下一次還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所以無論是學習什麼東西都需要不斷地在摸索,不斷在挑戰,任何事情都是學無止境的。

其實做陶就是一種鄉愁,想回到家鄉,想待在家鄉,家鄉,但是有時候又想出去看看,有時候也會覺得累,但是越是接觸越捨棄不下。銅官街上第一家店,他家的招牌就叫守陶人,我喜歡把它闡釋為,守候陶瓷記憶的一群人。真正在做陶的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因為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的真正走出來,走出來之後是不是大部分人喜歡的,或者是不是大家會有情懷的那個共鳴點。

03 守候孤寂是一種令人疼痛的美麗

當我還是學徒的時候,師傅就說過做陶要耐得住,三五年你不要想看到成績,因為做陶是一件安靜的事情。我們守候著銅官陶瓷,摸索故鄉的文化,摸索銅官一些記憶中的東西,思索著我們怎樣才能把它表達出來,並且記住只有耐得住孤獨和寂寞才能做出好的東西。

編輯整理:向進

圖文:由黃皓夫提供,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近 的精彩文章:

TAG: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