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依存:村裡有條「三節衚衕」,自古至今依然存在

明朝依存:村裡有條「三節衚衕」,自古至今依然存在

倉上是個擁有3400人的大村,位於武城縣老城鎮政府駐地東南7、6公里處。村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因糧倉而得名。相傳,明初「燕王(朱棣)掃北」時,為確保糧草既有充足儲存,又能及時押運,遂在此建了大倉庫區,以備軍隊之需,後人便把此處稱為「倉上」,村莊由此得名。

說法二,因借蒼天保佑之意而得名。據傳,由於早年的運河時常鬧水災,無人敢在此地居住。大約到了明代,從水中衝來一尊玉帝神像,又有流沙在此淤起一處高崗,大水四分流淌,而神像卻絲毫未動。後來,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不同姓氏的移民,在此安家落戶。日久天長,人們終於發現,雖然這裡也多次遭遇大水,但是自從有了玉帝神像,村莊一直安然無恙。於是有人說,全賴玉帝保佑,蒼天有眼。為此,修了一座玉皇廟,並把村名定為「蒼上」,後被簡化為「倉上」。

與其它大村相似,倉上歷史上是有尹里村、任和庄、四賢庄等若干小村組合而成。村裡有條「三節衚衕」,自古至今依然存在;它南北方向,縱貫全村,有300多米長,能一眼望到頭,有兩條東西大街將其隔為三節。村內還有一處大灣,較為古老。村老們說,從未見其乾涸過;只有1943年大旱時僅剩了灣底,後來又水滿如初。大村多廟宇。除玉皇廟外,還有九神廟、關爺廟、土地廟等。玉皇廟被毀後,被村人敬奉的玉皇大帝像也開始了流浪生活,文革時竟陷在一處灣內。有一年,村民自發地抬像出灣,抬到灣崖就弄不動了(因神像是石胎鎏銅,特別沉重),只好安放在崖頭。後來又被人推入灣內。在四處流浪中,玉皇大帝的鎏銅像也失了頭顱,不知去向。沒了頭的玉皇像,依然神靈。村老講,有一年頑皮村童往銅像上揚塵土,第二天就都渾身泛起紅疙瘩。神像在某衚衕口的幾年間,全衚衕的成年人經常出現一晚同做一種夢的怪事兒。現在,村賢們又千方百計給玉皇大帝像配上了銅頭,請泰山道士安位於現村委會院內。不久的將來,會重修廟宇。

問起村中大戶,村老皆說趙家,出過一個拔貢,大院子有梯門,有旗杆,民國時曾出過山東省府秘書。趙方田,因幫官府處理事務有功,也曾獲贈金匾。再就是袁廷階,地並不多,也就七八十畝,但家有買賣,常駛著四頭騾子的大車。他死後多年,在其老宅基下還曾挖出銀元。說起村裡革命人物,老人們如數家珍,光師級以上革命幹部就有近10人,革命烈士17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河民俗 的精彩文章:

TAG:運河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