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文小能手 三國-魏國謀士形象分析

論文小能手 三國-魏國謀士形象分析

摘要:謀士作為古代知識分子的一部分 ,他們具有古代 「士」相同的文化心態 ,他們在與統治者相依相求中求得 生存 ,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三國演義》正是從謀士的擇主與 盡忠兩個方面反映的。作者在謀士身上體現的是政治倫 理的選擇和功利選擇的結合 ,擇主而事和為主盡忠的結合。《三國演義》中謀士人物眾多 ,有名有姓的出過兩個以上 計謀的就有五十多個 ,而且人物性格千姿百態、栩栩如 生。人物中文韜武略、聰慧睿智的佔了大部分 ,可以說是 古代謀士的大集合、大展示。他們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才 華 ,各顯神通 ,在政治、軍事、外交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毛宗崗曾在《讀三國志法》里指出: 遍觀三國之前 後 ,「問有運籌帷幄如徐庶龐統者?問有行軍用兵如周瑜、陸遜司馬懿者乎?問有料人料事如郭嘉、程昱、荀 彧、 賈詡、步騭、虞翻、顧雍、張昭者平?……應對則秦宓、張松 ,舌辨則李恢、闞澤 ,不辱君命則趙咨、鄧艾 ,飛書馳檄 則陳琳、阮 ,治煩理劇則蔣琬、董允……」這就已經對 《三國演義》中的謀士作了簡要的分類。《三國演義》中謀士不僅多 ,而且奇才雲集 ,異能紛呈 ,令人目不暇接 ,真可謂 「才謀各別 ,境界獨殊 ,以迥異於千古。 」

以下僅是魏國四類謀士形象:

1.荀彧、荀攸 此二人屬忠主型 ,但事魏而忠漢 ,陷入道義與現實 的矛盾無法自拔 ,最後因阻操加「九錫」、稱「魏王」而死。毛宗崗曾評: 「凡其設策定計 ,無非助操僭逆之謀 ,杜牧 譏其教盜穴牆發櫃者 ,誠為至論矣。既以盜賊之事教之 , 後乃忽以君子之論諫之 ,何其前後之相謬耶?蓋或之失 在從操之初 ,而欲蓋之以晚節 ,一毋乃為識者所笑?」雖此評者有所偏頗 ,但對 這種高智之人犯如此之錯 , 實為嘆惜。

2.程昱、郭嘉、劉曄、滿寵 此四人是在荀彧薦程昱之後相互串薦而出的 ,從他們這種串聯關係 ,可以看出他們事操之前 ,已相知相識 , 而此四人又構成了曹操群體中的骨幹力量 ,他們齊心為操出謀劃策即使有意見不一 ,也沒有發生爭執。所以曹 氏謀士骨幹力量是忠心和團結的 ,他們四人除郭嘉外 , 其餘都未介紹結局。

3.華歆、董昭此二人皆阿之徒 ,屬於奸佞小人 ,華歆事曹氏三代 ,所出計謀多為謀政害命 ,董昭計謀不多 ,但較重要 , 他們對操忠心耿耿 ,所以得以名利雙獲 ,保家全身。

4.司馬氏父子 司馬懿 ,是曹氏集團後期最重要的謀士 ,既能出謀 劃策 ,又能帶兵打仗 ,無論政治謀略或軍事計謀都高人 一籌 ,是個「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之人」。司馬師、司馬昭在其父司馬懿所建基業的基礎上 ,更加肆無 忌憚 ,隨意廢立魏帝 ,殺皇后 ,而其謀略卻遜乃父一籌。

曹氏集團的謀士除以上這些外 ,還有許攸 ,此人在 官渡之戰時棄紹投操 ,為曹操的勝利起了決定作用 ,後 因倨傲被曹營武將許褚所殺。崔琰 ,以賢士身份出場 ,計 謀不多 ,先多次獻計於袁紹 ,不被採納 ,後被操請出為謀,為阻操稱魏王而死。賈逵父子: 賈逵事曹氏集團 ,而 賈充卻忠司馬氏 ,在司馬氏篡魏立晉中 ,起了相當大的 作用。

文獻來源:1.金聖嘆《三國演義序》

2.庸愚子 (蔣大器 )《三國志通俗演義序》

3.《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