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後,絕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只有當孩子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誠地去道歉,去承擔相應的後果時,才能從中成長起來。
作者:姜郁桐(爸媽內參主筆)
午飯的時候,同事曉敏跟我叫苦,說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
動不動就發脾氣,犯了錯也說不得,你還沒急,她倒先急起來了,哭得梨花帶雨的,很是惹人心疼,本意是要責罵的,最後卻不了了之。
曉敏的小孩,我是認識的,上幼兒園大班,很懂事乖巧,只是有的時候比較任性自我些。
我勸她不要著急,得慢慢來。
別說小朋友了,就是我們大人犯了錯,也不是那麼輕易承認的。
我跟她說了一樁我不願提起的醜事,小時候家裡窮,沒什麼好吃的,記得有一回,我背著父母,偷偷把準備留著過年吃的糖果,隔三差五地拿一兩顆,看上去還是那麼大袋,沒有多少明顯的改變,總以為能逃過母親大人的法眼。
那時候也機靈,偷吃完後還會處理現場,保證沒有動過的跡象,並且把剝下來的糖衣扔進火堆里燒掉。
就在我慶幸沒被發現之時,我媽在吃晚飯的時候,冷不丁的問我,又偷吃糖果了吧。我本能的矢口否認,很有底氣的說沒有,以試圖矇混過關。
我媽也沒有接著盤問,等到睡覺的時候,我媽把我摟在懷裡,給我講狼來了的故事,在母親大人的循循善誘之下,我主動招認。
對於我偷吃糖果一事,我媽並沒有生氣,也沒打罵我,只是很和氣的跟我講,小孩子不能撒謊,騙人是不對的。
說完後,我媽從口袋裡拿出兩顆糖,作為我承認錯誤的獎勵。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撒過謊,犯了錯也勇於承認,不羞愧於面子。
要不是我媽脾氣好,沒有動怒,更沒有動粗,而是鼓勵我勇於承認錯誤。或許現在的我是個說謊精,至少不會像現在這般說一不二。
聽完我的事迹,曉敏覺得時代不同了,我們小時候父母那一套,對現在的孩子完全不受用。
再說,我們小的時候兄弟姐妹多,也相對懂事些,不會無理取鬧,不像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動不動就跟你鬧,真是要被活活氣死。
雖說時代不同,但處理問題的方式是殊途同歸的,都是要用心去交流,不要暴力,更不要蠻橫。
曉敏說她的女兒,都不知像誰,脾氣很暴躁,你大聲說話點,她更大聲,試圖壓倒你,在她面前,你幾乎不可能做到不生氣。
我回想起,她教育女兒的場景,還真是如此。
記得那會,我在她家串門,我們大傢伙吃完飯,在客廳邊看電視邊閑聊。她家小孩是個電視迷,興許是我們聊天的聲音大了些,她拿起遙控器把電視機的音量調高。
她媽示意她音量調小些,她看電視了入迷,沒有聽見。曉敏覺得沒禮貌,一把抓起遙控器,把電視機給關了,小孩立馬過來搶奪遙控器。
曉敏趁機叱喝她,說一堆大人在聊天,小孩子要懂禮貌的道理,電視機不應該放那麼大聲。
小孩只想搶到遙控器,哪裡還有心思聽她媽講什麼,幾番爭奪失敗後,眼淚立馬奪眶而出,隨著而來的是響徹客廳的哭聲。
坐在一旁的我,面對此景有點尷尬,說也不是,走也不是,只好杵在那裡,靜觀其變。
曉敏似乎感受到了我們的尷尬,「只要你道歉,我就把遙控器給你」
「我錯了,對不起」小孩說得很為難,心不甘情不願地,後面那三個字也說的很小聲。
儘管如此,曉敏也算達到了目的,最終把遙控器還給了孩子。
曉敏初為人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顯得比較吃力,有的時候,明明是想好好說話,教導孩子承認錯誤,可再怎麼努力得來的結果,卻不是自己想要的。
孩子是開口承認錯誤了,可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
下次該注意哪些地方,這樣的承認是毫無意義的,只會徒增孩子對你的厭惡。
她家孩子的口頭禪是「我都認錯道歉了,你還要我怎樣」,曉敏真的要被她氣死了。
拿最近的一次事例來說,曉敏在廚房忙碌,小孩為了看電視,草草做完作業,也不檢查一遍,急忙打開電視,看的津津有味。
待到曉敏空閑下來,檢查作業成果,看到那麼多低級錯誤的地方,分明是粗心導致的,於是大聲叫喚女兒過來,斥責她為什麼錯那麼多,並要求她再做一遍。
雖然人在身旁,可小孩的心在電視機上,曉敏起身去關電視機,女兒跑過來阻止,這一舉動惹惱了曉敏,但是克制住了,忍著沒有發火,還是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你今天不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裡,就不讓上床睡覺。」
電視機最後還是關掉了,曉敏坐在床頭看書,看著女兒不安定地在房間門口走來走去,樣子有點搞笑。後來實在困的不行了,才主動跟曉敏認錯道歉,保證下不為例。
當曉敏問她錯在哪裡的時候,她又霸氣地選擇不答,再問也是同樣的結果,曉敏有點急了,提高了分貝,最後一次問她。
她不耐煩地說道:「我都認錯道歉了,你還要我怎樣」,隨後便把頭轉向一側睡了。
我想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孩子拒不認錯,父母著急逼著孩子認錯。
最後,孩子只是口頭上的承認,壓根沒有經過大腦,更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下回該注意和避免的地方。
當然,這裡面父母們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時候,都不問事情經過,火急火燎地要孩子認錯在先。
有一回,我在公園溜娃,遠遠看著孩子,任她們自由玩耍,自己跟大人們聊天,聊得正當盡興的時候,孩子堆里傳來哭聲,媽媽們都急著小跑過去。
原來是一個小女孩跟一個男孩子因為玩蹺蹺板而發生爭執,本來是小男孩在跟另外一個女孩玩的。
可這個小女孩來了後不懂得先來後到的順序,二話不說,用手去拖拽小男孩,小男孩跌落在地,跟小女孩發生了點肢體衝突,最後小女孩居然哭起來,跑到父母那告狀。
男孩媽沒有看清事發過程,覺得自家孩子不夠大氣,要求他跟小女孩道歉。
小男孩大聲哭喊拒絕,他媽媽覺得沒面子,要求他立刻認錯道歉,不然今晚就不讓進家門。
站在一旁聽了女兒小聲地複述事發經過的我,想著維護小男孩,畢竟不是他不對,跟他媽說道:
小孩子玩鬧,別太當真了,我看並非是你家孩子有錯在先,這樣逼著孩子認錯可不對。
聽我這般言語後,男孩停止了哭泣,他媽拉著他走到我身邊,我這孩子雖是皮了點,但還是講禮貌的,不至於那麼蠻不講理,最近也不知怎麼了,老是動不動就哭鬧,一點也沒有男子氣概。
我們同住一個小區,溜娃的時間都相差無幾,經常見面有打招呼,孩子們也有玩到一塊,所以比一般父母們熟絡些。
在我轉述孩子所見之後,男孩媽慶幸自己沒犯下過錯,逼著孩子認錯道歉,不然又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現在變得愛哭,估計跟自己不信任他有關。
是啊,很多時候,父母都著急,急著培養孩子,恨不得立馬長成自己所期盼的樣子,懂事有禮貌,溫潤如玉的樣子,卻忘了一個孩子最需要的,恰恰是父母的傾聽與信任。
其實孩子犯錯在所難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現在的父母對孩子們太苛刻了,以大人們的一套標準來要求孩子。
況且很多時候,大人們自己都難以做到,又何來要求孩子,這不是為難孩子嘛。
有的父母也過於敏感,一點小錯非得放大來看,非要逼著孩子認錯道歉,似乎不這麼做就不是好孩子。
其實,每一個孩子內心都住著一個「好孩子」,有其自身的追求,他們的辯解、推脫、拒不承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好的信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並非「正大光明」,是會讓人不舒服,甚至是憤怒的。
只是苦於心智上的不成熟,或者說是天性使然,而不能一時半會糾正過來,父母需要給予耐心,不要給孩子扣上「愛說謊」、「不誠實」的帽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與你預想的越來越遠。
發展心理學家建議,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們不妨收起脾氣,不要憤怒,更不要表達不滿。
比起責備和懲罰,孩子們更不願意看到,父母憤怒中隱藏的沮喪,甚至是失望,這些情緒讓孩子們心生膽怯,更沒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當孩子們犯錯,氣到你想武力解決的時候,不妨在心裏面,默數10個數之後,再心平氣和地一問究竟,真誠地給孩子們一些時間思考。
與此同時,父母的信任,會讓孩子們有安全感,也會放鬆些,更願意對你敞開心扉,跟你交流,告訴你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麼。
至於最後的結果,是否說出對不起,或者道歉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認識的過程,就像倔強的孩子常說的那樣「我都認錯道歉了,你還要我怎麼樣」,雖然口頭上跟你認錯道歉,說出了對不起,但其內心依舊是委屈的、憤憤不平的,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他們不知道,做了讓別人失望或者難受的事情,只有道歉方可讓對方感到舒服,感受到尊重,並且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不妨試著用同理心去引導孩子,角色互換下,讓孩子們感受,自己的行為是否不妥,是否給他人造成困擾。
只有當孩子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誠地去道歉,去承擔相應的後果時,才能從中成長起來,才會獲得更多的友愛,也能讓自己身心愉快。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TAG:爸媽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