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期疲勞總感覺身體不適!你可能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中醫按摩來幫忙!

長期疲勞總感覺身體不適!你可能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中醫按摩來幫忙!

患者

譚醫生,你好!我長期工作壓力大,常伴隨有睡眠紊亂、乏力、低熱、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癥狀。所有檢查都正常,這是亞健康嗎?

醫生

根據你描述的癥狀來看,可以判定為亞健康狀態的「慢性疲勞綜合征」。

不想加班,壓力大……

BOSS: 我覺得不行!

上班沒精神?開會犯困?與客戶談判總是精力不濟?為什麼一上班就需要大量的咖啡來維持精力,坐在辦公椅上卻仍然腰酸背痛,每天忙著處理自己的那點事務都感覺力不從心,下班後更是連約會的力氣都沒有……導致我們沒有精力的原因是什麼?那就是「疲勞"的身體狀態!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國外研究發現,該病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代謝、形態結構、生理功能有明顯異常。有很多人只知道疲勞,而不知道是身體提示有問題了。不可忽視的發病率,有資料顯示高達25%。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人群,如IT、科研、金融、新聞媒體、公務員、廣告以及醫師等行業。特點為患病時間長,大多數在一年半以上,其中30%左右的人有長達5年的疲勞感。

中醫思維

診斷辦法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主運化水谷精微及水濕,飲食不節或思慮過度損傷脾胃,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乏源,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四肢肌肉失養故見四肢酸痛無力、頭暈頭痛、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這些不適癥狀,還會在勞累,或者感受風寒濕邪之時更加嚴重。

在慢性疲勞出現之前,往往提示人體處於亞健康,指非病非健康、界乎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將機體無器質性病變,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稱為「第三狀態」,我國稱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了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若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很容易引起多種心身疾病,如許多人表現為失眠和慢性疲勞綜合症。

中醫應對有方法

慢性疲勞從發病的時間較長,很多時候只是癥狀的出現,而檢查根本沒有出現異常,有時我們還誤認為身體是健康的。而中醫的著眼點是病人,是一種異常的證。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講究「治未病」,是指人們在沒有患病的時候,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一般來說,疾病的轉變是由表入里,由輕變重,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要做到早期診斷,有效治療。中醫治未病的常用方法有飲食調理、運動指導、情志疏導,以及包括藥物治療、針灸、貼敷、拔罐、刮痧、按摩等方式在內的醫療調理。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穴位,當疲倦時,就用雙手交替進行按揉,以達到酸脹為宜。更多健康諮詢,請關注譚脊康,按摩時間為三到五分鐘。

哪些穴位可以按摩治療?

1

百會穴

定位: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當前髮際上五寸,後髮際上七寸,前後髮際之間的直線距離相當於12寸。(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髮際正中點。)

2

風池穴

定位:人體風池穴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3

關元穴

定位:臍下三寸處。

4

足三里穴

定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5

背部俞穴

背部俞穴,不是指某一個穴位,而是指人體背部,沿著脊柱的兩側。如肝俞、膽俞、腎俞等。

溫馨提示

大家在按摩時要注意根據體質情況辯證取穴,如中脘、合谷、內關、三陰交、太沖等。如果癥狀較為嚴重,請到醫院就診。

在醫院的針灸推拿科,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毫針刺法、艾灸、拔罐法、耳針法、梅花針法等,也要根據身體狀況來進行選擇。艾灸、拔罐、耳針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最為常用,較易被患者所接受,而且療效較好的治療方法。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亞健康狀態是動態的,可向疾病轉化,也可以朝健康回歸!

(保護脊柱,健康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按摩 的精彩文章:

人生猶如老中醫給自己按摩——痛並快樂著

TAG: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