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存在幾十億年了,什麼燃料這麼耐燒,它燃燒需要氧氣嗎?
自古以來,人類仰望天空,對天體感到無盡好奇。閃閃發光的星星和熾熱的太陽,充滿著神秘。對於天文學家而言,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恆星。但對於其他人而言,太陽是一個熊熊燃燒的大火球,為我們能提供光和熱。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3?千克(地球的330000倍)。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太陽已經持續燃燒了大約50億年,是什麼在維持太陽的燃燒呢?我們都知道,太空中沒有空氣,因此沒有氧氣可用於太陽的燃燒。在我們的日常經驗中,我們所熟悉的唯一燃燒是火焰燃燒。本質上,這是一种放出光和熱的氧化反應。但這不是唯一的反應類型。太陽確實在「燃燒」,但它是一種核反應,而不是化學反應。
1、太陽是以核聚變方式來提供能量。本質上它可以使用一切比鐵原子量更小的元素為燃料,合成更重的元素,釋放巨大的核聚變能量。當然太陽使用得最多的燃料是氫元素,它生命的90%的時間都是燃燒氫氣,只不過不是普通的氫氧化學燃燒,那點化學能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實際上太陽使用氫-氫之間的核聚變提供能量,比氫氧燃燒能量高數千倍。
2、氫-氫核聚變產生氦,氫消耗完畢後改為3氦核聚變產生碳,然後碳繼續核聚變可以產生硅、氧等一系列原子,但這個核聚變鏈條抵達合成鐵原子之後就抵達太陽最後時光了。
3、因為鐵元素是核能最低也是最穩定的元素,無論是鐵核聚變還是核裂變,都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釋放能量,所以當太陽燃燒到硅氧階段後,產生鐵元素,便開始積累鐵元素並停止核聚變了,此時太陽的命運就取決於初始質量。
4、小質量的恆星變成無趣的白矮星,陰冷冷的死去,大質量的恆星則在大爆炸中結束生命,核心留下中子星或則黑洞。
5、但不要小看這最後階段的超新星爆炸,雖然是極其短暫的一瞬間,但確實宇宙中最有意義的大爆炸,所有構成生命要素的比鐵重的元素都是在這一瞬間產生的,可以說沒有超新星大爆炸,就不會有生命存在。
早期的科學家沒有搞明白,太陽為什麼能夠在這麼長的時期內,產生如此多的能量。
在19世紀早期,科學家假設太陽就像地球上的火,使用像煤這樣的燃料,慢慢地燃燒,然而這個理論有一個嚴重的問題:燃料。
假設你的面前有一個火堆,如果你想維持燃燒,就要不停地加入木柴。如果是像太陽那麼大的一堆木頭,在保證有足夠的氧氣來燃燒的情況下,也只能維持大約5000-6000年的燃燒。時間儘管很長,但卻還不足以支持地球上的生命。
在20世紀早期,在研究地球岩石和化石的碳-14年代測定時證實,太陽在30億年前就已經以足夠維持生命的溫度存在了,顯然,必須有其他的一些方式供應著太陽。
太陽的燃料為氫原子,73%的太陽質量由這種化學元素組成。太陽的光和熱都來自於它的中心區域,那裡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高達3000億個地球大氣壓。在這樣的極端高溫高壓下,四個氫原子能夠聚變成一個氦原子,並釋放出能量。因此,氫核聚變無需氧氣的參與,太陽的「燃燒」不用氧氣。
太陽每秒要燒掉426萬噸的氫原子,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可以計算出太陽的功率為3.85×10^26瓦,相當於每秒9.19×10^10噸的TNT爆炸。
太陽最終會熄滅
太陽最終會燃燒殆盡,只不過還要一段非常漫長的時間,因為太陽的燃料非常充足。自誕生數十億年以來,太陽已經燃燒了一半的氫燃料。
據科學家估計,其壽命還有大約50到60億年。在這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耗盡,其核心將發生坍縮,導致溫度上升。知道太陽開始把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這種現象才會停止。轉向新元素過後,太陽的質量將會有所下降,這會導致地球或者火星離太陽更遠。而太陽的外層則會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
因此,總結來說,太陽體積和質量十分龐大,目前還很長壽,它靠核聚變產生強大的能量,主要的燃料是氫氣,燃燒的過程也不需要氧氣的參與。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