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樹「嘉木」匯聚全球「孔雀」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龐翠瓊)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南方科技大學教授胡清參與的「流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風險防控理論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胡清曾擔任國際水領域最高獎——瑞典斯德哥爾摩水獎技術委員會評委會委員(全球共九人),2013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此前,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建議人選公示名單,共產生463名2017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和青年學者建議人選。廣東省入選31人,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劉青松、副教授劉心元名列其中。
去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示了第三批「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入選名單。根據公示名單,南方科技大學共有3位教授入選,生物系教授郭紅衛和化學系副教授李闖創擬入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人文社科中心教授李鳳亮擬入選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2017年11月28日,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正式公布,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湯濤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深圳本土產生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而另一份名單更讓人矚目。去年12月,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擬入選人員名單公示結束。根據公示名單,南方科技大學共有13人入選,人數居全國高校第十一位。有數據統計,南科大正式創校六年來,入選青年千人項目的人才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十二位。在南科大的師資隊伍中,千人計劃專家、青年千人計劃專家比例超過40%,這一高比例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在傳統大學中格外突出。
迅速匯聚了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南科大這所新興大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消息之一。
天宮一號發射時,鄧巍巍大學同學沈年已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推進技術研究室主任,在指揮大廳奉獻才智。而他卻只能在地球另一端,通過網路觀看。由於不想再做祖國發展的旁觀者,2017年春節,鄧巍巍辭去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職,來到南方科技大學參與籌建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
「我體會到了沈年在指揮大廳參與國家建設的自豪感。」鄧巍巍之所以選擇南科大,是因為他覺得學校學術環境跟國際一流大學相似。他希望把南科大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推向全球前列。而航空航天產業已被深圳列為未來產業之一。
深圳的目標是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成為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在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看來,一流大學的支撐引領作用不可或缺。該校因此確立建設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目標,根據城市和學校學科發展戰略需求高端引才。
「建設一流大學,教師很重要,但教師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要從全球70億人中選才。」南科大校長陳十一說,該校在全世界遴選具備國際視野的學院院長和系主任,由高端人才擔任學術帶頭人;再以領軍人才為「伯樂」,選配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
「要建全球前100名的數學系。」作為帶動學科建設的「火車頭」,南科大數學系主任夏志宏曾是美國西北大學最年輕的講座教授,曾獲美國總統獎,他26歲時在博士論文中解決了一百多年懸而未決的Paul Painleve猜想。他深知北美等地是全球數學「大牛」集聚地,就把人才高地作為選才最主要的「賽馬場」。目前,該系共有33名教師,其中20多人曾在北美擁有終身教職。
為讓各院系招到合適人才,南科大遵循世界一大學的辦學規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人力資源部只負責人才引進手續的辦理、具體政策的落實等環節,學科帶頭人和院系主任擁有充分的選才自主權;學術委員會除了負責學術的評定,還在人才引進的前置性評價方面具有重要的話語權,從而確保人才引進的高標準。
頭銜「帽子」、論文發表數量等「顏值」,並非南科大選才的唯一標準。相比而言,該校更注重人才的學術水平、同行評價、領域影響力等「內涵」。「我們特別看重發展潛力。」夏志宏舉例說,該系新引進的教師胡勇,沒有任何頭銜,論文發表數量特別少。但胡勇有活力,論文數量不多,不過水平高、影響大,對於南科大來說這就是人才。
「南科大引才不是靠砸錢,而是靠理念、鄉情和光明前景。」夏志宏舉例說,該系從北美、港澳引進的高端人才,單純從薪酬角度並無大的提升。正是抱著學成歸國的心愿,很多人放棄了國外的教職甚至綠卡,投身到南科大的建設發展中來。
郭雨蓉表示:「是在中國辦一所一流大學的夢想,把優秀的人才匯聚到這一使命旗幟之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講座教授鄭春苗是國際知名的華裔水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加入南科大前是美國阿拉巴馬大學講席教授。他說,祖國面臨的環境問題急需解決,這正是他學以致用、回報祖國的良機。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講座教授姚新是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專家,教育部長江講座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加入南科大前任英國伯明翰大學計算機學院講座教授、計算智能與應用研發中心(CERCIA)主任。「南科大是一個充滿活力、雄心勃勃的年輕大學,它能對世界一流的研究提供環境支持。」他認為,這就是他選擇南科大的原因。
除了構建了國際化的校園環境並提供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除了理念引人和情懷引人,制度引才也是南科大的特點之一。由於構建了與世界一流大學相似的人才引進體系,南科大不僅引來大批華裔教授,還贏得不少外國學者青睞。烏拉圭共和國大學數學系教授URES Raul就放棄優厚待遇,到該校貢獻智慧。
截至2017年底,南科大已簽約引進教研序列教授300多人,包括院士20人(其中全職9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8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6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5人、傑青15人。90%以上的教師擁有海外工作經驗,院士、千人計劃入選者佔比達40%,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集聚人才是為學校所用,同時支撐城市和國家發展。」南科大黨委副書記李鳳亮說,引進人才後,該校制定實施國際通行的人才培養、評價制度,為人才營造一流幹事創業環境,讓其留得住、用得活、有成效。
據介紹,南科大對教師進行精細分類管理,教師職級設置與國際接軌,分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座教授四級。同時,建立教研型(教學科研型)、教學型、科研型、產業型崗位等多元化崗位聘任制度,推行適合不同類型高層次人才的薪酬分配激勵機制。
人盡其才一直是南科大不懈追求。在機制方面,為給教師搭建充分展現學術能力的舞台,南科大實行了獨立課題組負責人制(PI制)。每位教學科研型的教授甚至助理教授,都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啟動經費,可以組建獨立課題組,獨立申請項目和經費,而不必依附在大教授的團隊。而在很多傳統高校,助理教授一般處在「食物鏈最低端」,難以獨立開展科研工作。
由於很快得到獨立實驗室,得到啟動經費組建課題組和配置科研儀器設備等一系列資源,數學系助理教授張振來到南科大一年後,成功入選「青年千人計劃」。去年9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任富增獲聘「青年珠江學者」。
去年6月,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第六批創新創業團隊項目公布,獲得資助的團隊的帶頭人大部分都是千人學者、長江學者甚至院士。在名單中,南科大兩位副教授分別作為兩個團隊帶頭人,各獲得了2000萬元的資助。優秀的青年人才,在南科大迅速成長。
「對人才考核和科研評價不只是依據發表論文的數量。」李鳳亮介紹說,該校建立了嚴格的考核晉陞制度,對教研崗的教授實行終身制(Tenure Track),非升即走,讓人才在激勵中成長。
得益於學術民主、潛心致學的工作環境,南科大人才成長進入「快車道」。過去兩年,南科大教授團隊在申請國家級科研項目方面,受資助率居全國高校前列。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資助項目批准通告,南科大獲資助項目共91項,項目平均資助率達到38.24%,高於全國平均數17.15個百分點。在2017年里,南科大獲批各類科研項目經費達6億元,教研序列教授人均200萬元,充分體現了教授團隊的科研活力和快速成長成果。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