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匪徒闖進巴黎豪華酒店,爆搶百萬歐元珠寶!
《斯圖加特檢察院對博世啟動第三次調查》
本周四,斯圖加特檢察院發言人公開聲稱,由於懷疑博世涉嫌參與奧迪柴油車尾氣排放作弊事件,斯圖加特檢察院已於2017年12月底啟動了對博世的第3次調查。在大眾尾氣造假門一案中,作為大眾柴油車部分軟體供應商的博世自2015年秋天起就成為了司法機關的重點調查對象之一。檢察院認為,博世有7名員工涉嫌參與此案。對此,博世發言人稱,公司將全力配合檢察院的工作。
《德國經濟2017增長2.2%》
德國聯邦統計局周四發布數據,德國國內生產總值在2017年增長了2.2%,創下2011年以來最強勁增長,也表明德國已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完全恢復過來。數據顯示,經濟回升得益於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慾、公司增加投資以及全球經濟的支持。全球經濟向好促進了對「德國製造」的需求。同時,德國政府財政盈餘進一步增加,銀行利率也保持了極低的水平。難民問題支出沒給德國帶來無法承擔的財政壓力,相反,未來勞動力就業市場被看好。貝倫貝格銀行分析師預測,德國經濟還將進一步復甦,工資上漲也會比往年更快。
《汪星人可以嗅出DNA,法庭還承認?》
一項為期兩年的調研表示,嗅覺靈敏的特種犬不僅可以靠人類分泌的汗液對人群中的特定目標進行區分,還可以DNA為氣味源進行可靠識別!萊比錫大學周四公布了這項研究報告,有了科學研究作支撐,以後通過特種犬識別辨認的DNA證據,在法庭上同樣有效。
萊比錫大學和薩克森警察學校的聯合科研項目中,研究者從人類身上提取DNA,並向特種犬展示。「在所有情況下,98%的氣味源被準確確認。」7條警犬參與了研究,共試驗675次。薩克森警察學校表示,這意味著,以後犯罪嫌疑人的所謂不在場證明,可能會被警犬的鼻子所推翻,從而促使法庭對犯罪嫌疑人成功定罪。
《難民強佔教學樓5年後終於離開》
2012年12月,一群難民從維爾茨堡步行來到柏林,抗議政府給他們劃定固定居住地的管理措施。此後5年以來,柏林Kreuzberg區一所學校的一棟教學樓就變成了這些難民的長期聚集營地,最高峰時曾同時有250人住進這裡,各種暴力事件層出不窮。2014年發生一起命案後,大多數人離開,但仍有20餘名難民繼續留在樓里。近日,政府終於與這些難民簽訂了協議,只要他們離開學校,就能繼續留在Kreuzberg區最好的難民營里。昨日當警方來到教學樓準備清場時發現,難民們已經離開了這個「營地」。
《武裝斧匪闖入巴黎豪華酒店》
法國首都巴黎當地時間本周三晚,5名歹徒持斧頭和手槍闖入巴黎麗茲酒店,砸碎陳設珠寶的櫥窗玻璃大肆劫掠,搶走價值400萬歐元珠寶。據報道,其中3人被警方逮捕,剩下2人在逃。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5名劫匪中兩人攜帶手槍,另外3人用斧頭威脅目擊者。《每日郵報》報道稱,有目擊者稱,他們聽到了槍響。劫匪威脅酒店工作人員及一些客人躺在地板上。 目擊者都以為這是一次恐怖襲擊。
《維也納的俄羅斯英雄紀念碑被潑漆》
近日,位於維也納Schwarzenberg廣場的俄國英雄紀念碑的底座上被人潑上黑色的油漆。針對此次事件,俄羅斯大使館向奧地利外交部發出抗議,並已提交抗議書。在抗議書中,大使館要求奧地利政府採取緊急行動,修復造成的損失,並按照奧地利法律對此次事件進行調查和處罰。同時應該積極採取保護措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據了解,這不是第一次俄羅斯英雄紀念碑被潑漆,在去年1月時,它就曾被人潑上紅色油漆。該紀念碑始建於1945年,為紀念在二戰的維也納攻勢中陣亡的17000名蘇聯士兵,由當時的德國戰俘和建築工人修建。但因其歷史意義,屢次成為納粹地下組織破壞攻擊的對象。
《奧地利政府將提高移民配額數量》
在黑藍聯合政府的部長會議上,增加奧地利的移民配額的計劃被提出。據了解這其中更多配額將提供給家庭團聚使用。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數據,在2017年奧地利政府為非歐盟國家居民提供了5800個移民配額。而這一數字在2018年將增加到6128個。據內政部長赫伯特 基克介紹,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家庭團聚人數大幅增加,配額從之前的200個到現在的5220個。
《奧教育部長欲推遲大學學費計劃》
在接受OE24電視台採訪時,奧地利新任教育部長海因茨·法斯曼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一個新的資助大學的方式,之後將遞交給國會。如果此項方案行得通,大學將通過另外一種獎勵資金制度獲取資金。同時他表示,收學費計劃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仍需與聯合政府內閣其他部門達成共識。但是對於幼兒園德語水平測試,他持肯定立場。並表示,對於不會講德語的7-8歲的新移民,他們將每天上2-3個小時的德語強化課程,但是與學校課程相結合,而不是在入學前。
(歐洲時報德國版、中東歐版編譯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