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媒:「茶」在全世界語言中為何只有兩種叫法?

美媒:「茶」在全世界語言中為何只有兩種叫法?

在幾乎全世界所有的語言中,「茶」的說法只有兩種,一種發音類似英語的「tea」,西班牙語中的「té」和南非荷蘭語中的「tee」;另一種發音類似「cha」,例如印地語中的「chay」。

美國知名財經網站「石英」1月11日刊文「科普」稱,這兩種發音都來自中國,正揭示了古代茶葉「全球化」路線,從陸上絲綢之路走的茶葉,所到之處幾乎都叫「cha」,而從海路走的茶葉,所到之處幾乎都叫「tea」,(在歐洲)最先是把茶葉運會歐洲的荷蘭人所用的說法。

「石英」稱,上面這張地圖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全球化時代:一條路線由古代中國向西延伸,傳播貨物和思想;另一條路線是400年來歐洲人的海上擴張,同樣傳播了亞洲文化。

「茶」(cha)這個詞是漢語,在很多不同漢語方言中發音都是類似的。它來自中國,穿越中亞,最終在波斯語中變為「chay」,毫無疑問這是由於沿絲綢之路的貿易,最新研究表明,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茶葉貿易。「茶」這個名詞的傳播範圍超越了波斯語,在烏爾都語中成為「chay」,在阿拉伯語中成為「shay」,在俄語中成為「chay」。

中東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圖為伊拉克茶館

它甚至傳到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斯瓦希利語中成為「chai」。日語和韓語中,「茶」的說法也以cha為基礎,但他們用這個詞的歷史可能比波斯人更久。

但這並不能解釋「tea」這種發音的由來。茶這個字在漢語中寫法都是一樣的,但在不同方言中的讀音不同,在閩南話中,它的發音類似「te」,閩南語是在中國沿海省份福建所說的方言,注意,這裡的關鍵詞是「沿海」。

資料圖:清代茶葉貿易(孔子學院圖)

這種沿海方言的發音由荷蘭人帶到了歐洲,在17世紀,他們是歐亞間最主要的茶葉貿易者,正如《世界語言結構地圖集》(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所解釋的那樣。荷蘭在東亞使用的主要港口位於福建和台灣,這兩個地方,「茶」的發音都是「te」,荷蘭東印度公司向歐洲大規模輸送茶葉,這才有了法語中的「thé」,德語中的「tee」和英語中的「tea」。

但最先到亞洲的並不是荷蘭人,而是葡萄牙人,他們也是最先把台灣命名為「福莫薩」(Formosa)的人。葡萄牙人的貿易據點福建,而是澳門,澳門使用的是chá這個說法。這就是為什麼葡萄牙是歐洲唯一一個不說「te」而說「cha"的地方。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民族對茶有自己的單詞,這些地方通常是茶葉的原產地,例如,在緬甸語中,茶葉是lakphak。

視覺中國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達美航空就「將西藏列為國家」致歉 但問題不止這一個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