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絲綢之路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古絲綢之路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古絲綢之路的開通,對古人的生活影響巨大,僅就飲食文化而言,即便現代飲食中仍少不了「胡風」的影子。如「胡床」,曾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合餐制替代了分食習俗;「胡椒」,讓中國菜肴更有滋味,色香味愈加突出;「胡餅」,豐富了麵食種類,而「燒烤」更成為流行至今的一種美味……

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中的「吃燒烤」場景

「胡床」: 從「分食」到「合食」

「胡床」是東漢時,通過西北陸上絲綢之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傢具。胡床並非現代概念的卧具,而是類似摺疊椅一類的坐具。坐胡床比盤腿席地、屈膝而坐舒服多了,所以甫一進入中原,立即受到貴族階層的歡迎。據《後漢書·五行志一》:「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胡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的就餐、習作方式——以前低案就食,伏案而書,有了胡床,懸腿高坐,低矮几案變身為高桌長案——為圍桌就食在用具上創造了條件。

「胡床」,對中國人就食行為的改變最大,造成秦漢以前流行的「分食制」日漸衰弱,「席地而坐」的就餐方式消失,或蹲或站的端碗吃飯習慣,漸漸變成了人坐椅凳上、碗放桌子上吃,形成了「圍桌而食」的合餐風俗。合餐亦稱「合食」或「會餐」,俗稱「大家一起吃」。對應的則是「分食」方式,俗稱「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分食制是先秦貴族推崇且流行的就食習慣,這種習俗改變的標誌就是「胡床」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

合餐制更能體現「共享」心態,迎合了中國人喜群聚、愛熱鬧的心理,所以很快流行開來。到唐朝時,合餐就食方式已全面確立。1987年,從陝西長安縣南里王村唐代韋氏家族墓中發掘的一幅壁畫,描繪的就是合餐宴飲場景:一張長方形大桌,桌上杯盤羅列,食品菜肴豐盛,大家圍坐在周圍,一塊食用。敦煌壁畫中也有這種合餐就食的情景。到餐飲業發達的宋朝,合餐就食現象更成為中華傳統飲食風俗並盛行至今。

「胡餅」:燒烤的美味

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吃法」更為豐富。最典型的是「燒烤」手段流行,現在大家常吃的燒餅就是使用西域燒烤法製作出來的面點。

燒餅有各種叫法,初稱「胡餅」,繼稱「麻餅」,而原產地稱「饢」。燒餅進入中原之前,中原面點製作手段主要是蒸、煮、烙。「餅」的概念也很寬泛,相當於饅頭那般蒸出來的面點亦稱餅——「蒸餅」。在胡餅出現後,中原人開始像西域人那樣用專用烤爐來製作面點。據清乾隆《回疆志》「食」條:「回人不甚吃米飯。以餅為常食,大徑尺余。用土塊砌一深窟,內用細泥抹光,將窟燒紅,餅擦鹽水,貼在窟內,頃刻而熟。貧者惟食此,飲冷水而已。富者用糖油和面,煎烙為餅,亦有小如象棋子大者。」

饢有大小、厚薄、帶餡無餡、有糖無糖之分,大者現在內地人慣稱「饢餅」,是新疆傳統的面點;小者即內地常見的燒餅,或方或圓,帶芝麻則為麻餅。饢餅為什麼出自西域?與當地的氣候、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西域多沙漠、戈壁,饢餅不易變質,方便攜帶。所以,古絲綢之路上往來中原商旅的乾糧中都少不了饢餅。

胡餅進入中原的時間應不晚於東漢。東漢時「餅」的種類已不少,胡餅已與現代的燒餅做法差不多,上面要撒芝麻(胡麻)。漢靈帝最愛吃這種面點,西晉司馬彪《續漢書·五行志》記載:「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

到十六國時期,胡餅被後趙皇帝石季龍改稱「麻餅」。唐朝時,胡餅製作技術進一步流傳,白居易《寄胡餅與楊萬里》詩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爐。」至於現在很多人喜歡吃的「羊肉串」,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美味,是使用西域燒烤手法製作食物的又一種類型。

「胡椒」:佐料讓菜肴更有滋味

絲綢之路有陸上與海上之分,不論是陸上還是海上,都給中國人帶來了豐富的可食之物。胡荽(suī)、胡豆、胡蘿蔔、大蒜、大蔥、芝麻、葡萄、石榴、黃瓜等,都是張騫鑿空西域時或是之後引入的,其中的胡荽既是一種蔬菜又是調味佳物。

胡荽即香菜,又叫芫菜。

從海上絲綢之路傳入的「胡椒」則讓中國人在燒肉時又多了一種選擇,「洋椒(辣椒)」還導致了中國傳統菜系的裂變,誕生了湘菜、川菜等以辣味見長的新菜系。

胡椒在古代被視為非常之物。十五世紀末的歐洲「大航海時代」就是從尋找東方香料胡椒開始的。胡椒,有黑胡椒與白鬍椒之分,系熱帶植物,原產印度,盛產南亞、東南亞。

從《齊民要術》引晉代張華《博物志》「胡椒酒法」來看,魏晉時胡椒已進入古人的生活。這一時期,胡椒應該從西北、西南這兩條陸上絲綢之路進口,在唐宋以後,才開始由海上絲綢之路進口胡椒。

以肉為主菜肴的西域人燒肉必放胡椒,這種吃法傳到中原後,因為香味獨特,大受歡迎,身價很快便超過中原以麻辣見長的花椒。《酉陽雜俎》稱:「今人(唐朝人)作胡盤肉食皆用之(胡椒)。」

胡椒在古代很長時間內都是奢侈品,一度是財富的象徵,在歐洲曾與金銀同價。據《新唐書·元載傳》,唐朝貪官、宰相元載被抄家時,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在元朝,據《馬可·波羅遊記》,每日上市的胡椒有四十三擔。明朝時,還曾用胡椒給官員發工資,每斤算一兩銀子。

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使胡椒進口量大增,明宣宗年間胡椒庫存最多時達300萬斤。所以徐光啟《農政全書》稱:「今南番諸國及交趾、滇南、海南諸地,皆有之。已遍中國,為日用之物矣。」

本文摘原載於《北京晚報》(作者倪方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冬養之道,暖有講究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