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未來十年,俄海軍要「核常兼備」

未來十年,俄海軍要「核常兼備」

原標題:未來十年,俄海軍要「核常兼備」



俄軍艦艇發射導彈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極端分子

依託新型遠程精確制導武器,俄羅斯海軍有望結束多年來的不平衡發展,結合參與敘利亞戰爭等局部衝突的經驗教訓,重新成為一支核常兼備、能執行多樣化任務的力量。


在大出風頭的空天軍和頻頻向北約「秀肌肉」的陸軍面前,俄羅斯海軍會成為該國武裝力量中的「雞肋」嗎?即便它已經度過上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那段最困難的時期,這種可能性還是不時被人提起。


近日,這支曾經的世界第二大海軍對外界的質疑做出了明確回答。俄海軍司令弗拉基米爾·庫拉耶夫上將在接受俄塔社採訪時表示:「海軍司令部將特別注重組建戰略非核威懾力量,包括配備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艦艇……並確保武器和彈藥的平衡供應。」


庫拉耶夫的話被解讀為俄海軍未來10年發展方向的風向標,表明其經過敘利亞戰爭的實踐,對自身的角色和使命重新建立了清晰的認知。今後,俄海軍將把新型常規武器與核武器整合,作為履行戰略和戰術使命的手段,作戰方式的多樣化程度有望提升。

常規部隊與核力量相輔相成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海上力量的規模迅速萎縮,將大部分資源用在維護海基核力量上。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從2018年開始,其政策取向有望發生緩慢但持續的轉變。


尼古拉·索科夫是一名軍控專家,目前在美國明德大學的詹姆斯·馬丁防核擴散研究中心工作。他指出,歷史上的蘇聯海軍曾是非戰略核武器的熱心支持者,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武器,它就無法抗衡強大的美國海軍。



俄海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右)與北約艦艇遭遇

索科夫告訴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今後,俄羅斯海軍不僅將擁有新式武器,還會被賦予新的任務。重要的是,新型的、更強力的武器將被部署到更多類型的平台上,包括那些之前從來沒有攜帶過核武器的平台。」就拿小型艦隻來說,這樣的作戰平台非常實用,有利於節省資金以支持潛艇、航母等相對昂貴的項目。


雖然新型戰術武器在俄海軍未來藍圖中被賦予特殊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莫斯科不再重視海基核力量。「這(俄海軍的新規劃)是俄總體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加強其常規威懾能力,包括運用中遠程常規武器的能力。」美國國防智庫「海軍分析中心」的俄羅斯軍事事務專家邁克爾·考夫曼分析稱,今後,俄羅斯海軍的常規部隊將與核力量共同運作。「這兩種力量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前者(非核威懾)的著眼點在於削弱假想敵在常規武力方面的優勢,後者(基於核武器的威懾)則是為了掌控衝突升級的節奏。」


事實上,俄羅斯近年來新推出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大都具有雙重能力——既是常規武器,也有核打擊能力。「導彈都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僅僅在於彈頭,」考夫曼對「WarIsBoring」網站說,「當然,你從邏輯上可以粗略地認為,同款導彈中,裝備核彈頭的射程更遠一些。」


用軍事手段為外交政策背書


另一個讓軍事觀察家在意的地方是,「非戰略武器」和「戰略武器」如何界定?在具體的軍控法規及教科書的定義下,二者的範疇可能略有不同。索科夫舉例說,「任務使然,飛得較遠的中程導彈常被歸入戰略武器,而射程短些的中程導彈往往可以執行更靈活的任務。」在他看來,俄海軍將繼續重視高端非戰略武器(包括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同時適當減少短程核武器,因為後者「在俄羅斯的核戰略中沒有發揮多大作用」。

俄海軍的新型遠程常規打擊武器並不是純粹為了威懾,它們在局部衝突中相當活躍,就像在敘利亞表現的那樣。索科夫對《國家利益》分析稱:「艦艇發射的巡航導彈被頻繁地用於支持俄羅斯的中東政策,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我認為,敘利亞的戰事雖已臨近結束,但這類武器肯定會在合適的時機再度參與實戰。簡而言之,俄羅斯海軍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用軍事實力為克里姆林宮的外交政策背書。」


這也意味著,俄海軍必須投入更多資源以完善其「殺傷鏈」。「為此,它將進一步強化導彈等載具的運載能力,同時繼續提升它們的命中精度。」考夫曼指出,「這兩個方面的能力,都有望在2018~2027年的俄羅斯軍備發展計劃中擁有較高的優先順序。」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1月10日A0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空中航母」從科幻走向現實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