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中藥,豆蔻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豆蔻的功效及應用

豆蔻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按產地不同分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氣芳香,味辛涼略似樟腦。均以個大,粒實,果殼完整,氣味濃厚者為佳,搗碎生用。

【別名】圓豆蔻、白豆蔻、紫蔻、十開蔻

【性能】辛,溫,歸肺、脾、胃經。

【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嘔,開胃消食。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應用】一般用3~6g。

1、脾胃濕阻氣滯證:本葯辛芬芳,可化濕濁,行氣,和脾胃,常與其他化濕行氣和胃藥配伍,如:藿香,陳皮,砂仁等。若脾胃氣滯,宿食不消,可與行氣開胃藥同用,如:砂仁,木香,丁香等。若寒濕偏盛,氣機阻滯之腹滿脹痛者,與溫胃燥濕葯同用,如:乾薑,厚朴,蒼朮等。若脾虛濕陰氣滯之胸腹虛脹,食少無力者,則與健脾益氣葯配伍,如:黃芪,白朮,人蔘等。

2、濕溫初起,胸悶不飢:本葯溫而不燥,辛散入上中二焦而宣化濕邪,常用與濕溫初起,胸悶不飢。若濕邪偏重者,與宣肺利濕葯配伍,如:杏仁,薏仁等。若熱得於濕者,宜與清熱利濕葯同用,如:黃芩,滑石等。

3、嘔吐:本葯能行氣寬中,溫胃止嘔,尤以胃寒濕阻氣滯嘔吐最為適合。可單用,或與其化濕溫中止嘔吐葯配伍,如:藿香,半夏等。治小兒胃寒,吐乳不食者,同砂仁,甘草等研末服之。本葯也可用於妊娠有,噎膈嘔吐。

【用藥注意事項】陰虛血燥者禁服。

【現代研究】果實含揮髮油,其中有1,8-桉葉素、α-樟腦,葎草烯及基環氧化物等等,有促胃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祛腸積氣,健胃,止嘔,抑菌等作用。

【附方】

《聖濟總錄》豆蔻附子散:肉豆蔻仁(面裹,炮熟),附子(去皮、臍,銼,鹽炒),縮砂(去皮)各15克,木香3.7克。主治:溫脾散寒。主治脾胃久寒,大腸虛滑洞泄。

《楊氏家藏方》豆蔻橘紅散:丁香30克,木香30克,白豆蔻仁,人蔘(去蘆頭),白朮,厚朴(生薑汁制),神曲(炒,),乾薑(炮),半夏曲,陳橘皮(去白),甘草(炙),藿香葉(去土)各15克。主治:溫脾養胃,消食和中。主治脾胃虛弱,食谷不消,泄瀉,嘔吐,腹脹。

《聖濟總錄》豆蔻散:肉豆蔻(去殼,炮)5枚,甘草(炙,銼)30克,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45克。主治:溫中燥濕。主治脾胃傷濕,濡瀉不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健康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在爐火旁和面時小心麵粉爆炸

TAG:現代健康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