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十歲才認識乾隆,恩寵二十六年,死後卻被翻案
在中國的歷史上,天才如同過江之鯽,多如牛毛。中國又是一個以科考定天下的國家,天才只有經過科舉考試,登堂入室,才能證明自己的才華。因此,年紀輕輕的進士們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也是帝王們欣賞的對象。然而有一位老進士,在長期科舉考試失敗後,六十七歲才登科,卻贏得了乾隆皇帝的無比寵幸。
這位生命不息,科考不止的老同志叫做沈德潛。他是個大器晚成的人,22歲考上秀才後,先後又有17次參加鄉試的經歷,直到最後一次才考中舉人,那時他已66歲,次年一鼓作氣考中進士。
本來在古代,當官也非常不容易,能在古稀之年混到一官半職,同僚們都為這位老學究的運氣叫好。可是誰曾想到,他的好運氣才剛剛開始。擔任從七品的翰林編修之時,沈德潛已經七十歲了,他拉開了令人炫目的升遷之路。
第二年三月,沈德潛升為左春坊左中允;兩個月後又升為翰林院侍讀;任職不滿一月,再晉陞為左庶子,即左春坊掌坊長官;九月晉陞為侍講學士,成為從四品官員。也就是說,半年時間,沈德潛便從一個七品小官,飛黃騰達任職四品。
這還遠遠不是終點,75歲的那年,他擔任的從二品的禮部侍郎。哪怕77歲致仕後,沈德潛依舊享受了無限的隆寵,他被賞賜禮部尚書銜。此外,沈德潛被允許在滄浪亭修建生祠。當時的乾隆皇帝賜給他著名的三代封典:曾祖、祖父、父親被誥贈禮部尚書銜,曾祖母、祖母、夫人被封為一品夫人。
要論背景,他家中五代都沒有當官的;要論條件,他父母早逝,衣食都成問題。那麼不少人會有疑惑,這個沈德潛到底走了怎樣的狗屎運,才能在七十歲後大紅大紫,享受清廷如此的恩典?
這個原因就在於老先生70歲時,比他小了近四十歲的乾隆皇帝看他滿頭白髮,頓覺不易,便與他攜手共游翰林。兩人邊走邊聊,相互唱和,讓乾隆生出敬老和愛才之心。尤其是與他討論歷代詩源時,沈德潛對答如流,旁徵博引,妙語連珠。至此,乾隆對他的才學心悅誠服,對沈德潛開口一句「老鴻儒」,閉口一句「江南老名士」。
更為重要的是,沈德潛別無所長,在所任職上,均建樹平平,唯有一事做得非常漂亮。乾隆皇帝受漢化影響很深,酷愛寫詩,一生寫了四萬三千多首。但是高產歸高產,吹噓歸吹噓,乾隆也知道絕大部分都拿不出手。沈德潛政績一般,卻擔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乾隆校刊《御制詩集》,為天子詩潤色。
對於這位御用文人,乾隆自然是不吝惜自己的賞賜。沈德潛自己曾詩云: 「真覺光陰如過客,可堪四十竟無聞。」何止四十,他七十歲之前還默默無聞!就因為詩集潤色得好,乾隆為他的《歸愚詩文鈔》寫了序言,並賜十幾首「御制詩」給他。
贈詩歌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乾隆竟然肉麻的對這位年長三十八歲的老者說:「我愛德潛德,淳風挹古福。」惹得另外一個文人錢陳群不無羨慕的和詩道「帝愛沈潛德,我羨歸愚歸。」
到了九十歲的時候,沈德潛更是被加封為太子太傅。乾隆喜歡巡幸江南,每一次都要招已經退休在家的沈德潛接駕陪護。沈德潛去世時,終年97歲,追封太子太師,賜謚文愨,入賢良祠祭祀。乾隆皇帝親自寫了輓詩,極其哀榮。
但看上去很美的君臣之遇,到了後來卻畫風陡變。先是在沈德潛的晚年,他編了一部《國朝詩別裁》,本是歌頌滿清的。不料沈德潛卻將錢謙益列為詩家之首。這惹得乾隆不快,他表示:錢謙益是明朝人,雖投效大清,人品卻是不忠不孝的,詩歌雖然還行,怎能立為第一。
另外,沈德潛在該書中,提到了慎郡王愛新覺羅?胤禧。乾隆說慎郡王是自己的叔父,他都不忍心直呼姓名,沈德潛卻直書其名。錢名世這個人,雍正親自書寫「名教罪人」的牌匾放在他家,沈德潛卻將其列入書中。
種種行為,讓乾隆罵他「老而耄荒」,但還是讓他壽終正寢。不過沈德潛死了九年之後,還是被一事所累。
這是在乾隆四十三年時,爆發了徐述夔案。當時,徐述夔的《一柱樓編年詩》被送呈乾隆審閱。乾隆看過詩稿後定性為「逆案」, 徐述夔早已病逝,但他和兒子被戮屍、梟首示眾,孫子被殺,其餘家人被發付功臣之家為奴。
沈德潛生前和徐述夔是好友,還曾經替徐述夔立傳、並稱他「品行文章皆可法」。乾隆得知後大怒,他在《故禮部尚書銜原侍郎沈德潛》詩中說:「昨秋徐案發,潛乃為傳記。忘國庇逆臣,其罪實不細。用是追前恩,削奪從公議……蓋因髦而荒,未免圖小利。設曰有心焉,吾知其未必……」
這表明乾隆雖然認為沈德潛年老糊塗,兼貪小利,而不是與徐述夔一同反對大清,但仍然親筆降旨追奪沈德潛階銜、罷祠、削封、仆碑。沈家的榮華富貴來得快,去得更快。
更有傳言,乾隆在盛怒之下,將沈德潛的墓都平了。也有說法沈德潛獲罪是因為乾隆的不少詩都由其代筆,後來沈德潛的詩集竟把這些詩收了進去。這兩事的真偽,一直在考證之中。不過伴君如伴虎,此言非虛。
參考資料:《清史稿》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