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為什麼會提出《蘭亭序》是書法偽作的觀點
郭沫若拋出《蘭亭序》是書法偽作的觀點,源於求功心切,歷史也是比較複雜。
在上個世紀,文化名人郭沫若曾經發表論述,稱書法聖品《蘭亭序》不是王羲之本人所作,是後人偽作的結論。
一石激起書壇浪,一干文化人士大為震驚。對於郭沫若論證《蘭亭序》為假的結論,書法藝術界和文化界人士的態度大約分為三類:
反對派、搪塞派、靜觀派。
其中高二適是反對派的代表,他公開發表文章與郭沫若爭論,對《蘭亭序》是偽作的結論當頭一擊,並且論據充足,讓郭沫若承受了最大的壓力,對其書法理論進行了有效阻擊。
搪塞派應該以啟功為代表。郭沫若請啟功寫文章發表支持他的觀點。啟功沒有允許,不寫。但是口頭上是支持郭沫若的。後來啟功談及此事,也感嘆自己是隨著郭沫若在胡說,但又說在當時的環境下,也只能這樣說,只能這樣做了。搪塞一時是一時吧。
靜觀派佔了大多數,沒有代表人物。凡是對《蘭亭序》為偽作觀點不發表議論的書法文化名人,都屬於靜觀派。大家不是沒有各自的意見,是因為有些反對的話不能說的原因吧,或者也是覺得郭沫若的論點有些道理。總之,靜觀的心態各有不同,隊伍最為龐大。
後來,郭沫若和高二適關於《蘭亭序》真偽的論戰,持續了半年有餘,仍舊不熄。
事情傳到毛澤東那兒,毛澤東最後止紛爭,讓兩位再勿論真假,一切皆以物證為準,物證未見,都停筆修書法就是了。關地《蘭亭序》真假的事情,才告結束。
從毛澤東處理這事的方式來看,是非常有智慧,非常現實的。以物證為論,一直體現著毛澤東的唯物主義思想。
那麼現在我們要不禁要問,當年郭沫若為什麼要拋出一個《蘭亭序》為假書的研究論點呢?這與他的求功心切有關係。
我們知道,按照郭沫若的文化和書法才能,皆達不到大家的高度,但是他卻居於文化執掌的最高權位,才能不濟,心裡感覺不太服眾,所以就產生了需立有大功,為求服眾的心理,這才匆匆拋出《蘭亭序》為假的論點。
結果書法文化大功沒立成,反成一柄。看來,研究文化與書法,切不必求功求名,一但誤入功名圈,就容易昏了頭的。
TAG:藝術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