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表1米以下埋藏大量可開採水冰,未來火星遊客有水喝!
未來火星遊客到底有沒有機會就地取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給出了最新回答——火星表面以下的大量水冰清潔可用。本周《科學》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詳述了美國科研團隊觀測的8個火星地區冰層橫截面,不僅含水量客觀,且冰層距地表僅1米。
火星底層有巨大水冰並非新鮮事,但這種水冰是否純凈以及埋得多深,對行星地質學家來說始終是個謎。這一新發現對未來火星登陸規劃很重要——不管短期訪客還是長期定居者,都關心火星水冰能否開採、飲用、種莊稼乃至轉化成氫燃料。
火星上發現巨大的、陡峭的、乾淨的、地下水冰。圖為NASA的HiRISE相機拍攝的8條水冰礦藏彩色條紋照片,其中有一條呈現出深藍色。
雖然火星車可以在行星表面以下幾厘米處挖掘,雷達也可以幫助了解地下幾十米處的情況,但污垢、岩石和其他表面雜物,使得研究水冰很困難。幸運的是,侵蝕作用讓火星地表暴露出一片含水冰的橫截面。NASA火星偵查軌道器上,強大的相機HiRISE幫助找到了這樣一些地點。這些礦床從地下1米開始向下延伸100米,存量可觀,更重要的是,這些水冰看起來非常純凈。
多年來,觀測表明,冰正在通過升華過程將水投向大氣。也有跡象表明大冰塊和沉積物正從冰中逐漸消失。但這一發現驗證了科學家此前的假設——水冰起源於降雪,數百年來,一波波降雪在岩石物質間沉積成相對乾淨的冰層。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計劃辦公室首席科學家理查德·祖雷克說:「火星上若出現明亮的東西,通常意味著冰層,因為火星上大多數材料都沒有反射光。光譜儀反照率讀數顯示,這是水冰,而不是冰凍的土壤,後者很難轉換成水資源。」
NASA呼籲積極利用天基資源,其認為現場資源利用是決定人類在太空中生存的關鍵。現在,規劃人員特別感興趣的是冰的深度,以及純冰與火星表土混合的比例。冰體越接近表面,采冰所消耗的能量越少。
不過,科學家不希望人們現在就把行李搬到火星,畢竟這8個地點都位於火星赤道以北或以南的55度到60度,那裡氣溫下降的很厲害,而大多數火星飛行任務著陸點限制在赤道30度以內,且未來火星旅行的落地之處也是如此。
幸運的是,科學家還有時間確定火星水冰礦藏,人類到達火星的樂觀時間表是本世紀三十年代,在那之前,還需要確定登陸地點、訪問時長、以及帶上什麼行李。而這些都有賴於科學家對火星可用資源的進一步發現。
圖片來源:NASA官網
編輯:梁偉
審核:管晶晶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