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靖江寧的17樣過冬神器,你個記得?

老靖江寧的17樣過冬神器,你個記得?

智慧靖江

靖江人首選安裝的手機APP

下載

自打進了「三九嚴寒」

靖江也開始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大家都知道,天一冷

北方禦寒有暖氣

南方靠的則是一身正氣

靖江的冬天可是最難熬了

那種不管裹得再嚴實

都能從骨子裡冷出來的感覺

就是靖江冬天慣有的冷法

你知道在沒有空調的年代,

70、80後靖江人是怎麼過冬的嗎?

絕版的過冬神器!你見識過嗎?

家家戶戶,必不可少!

01

湯婆子

又叫湯捂子,對很多靖江人來說,

用湯婆子暖被窩的日子是一段開心的童年回憶。

灌足熱水的湯捂子放在被窩裡,

這樣晚上睡覺便十分暖和,

不過稍不小心可能會燙疼皮膚。

02

腳爐

一個有點年頭的東西!

誰家還有這個老古董啊?

03

鹽水瓶

對於許多80後甚至90後來說,

兒時曾用過的玻璃瓶不陌生吧。

隨時隨地揣在懷裡的捂手神器!

注入沸水,依靠熱水的溫度,

多少也可以解決幾個小時的取暖。

心靈手巧的勞動人民,

還幫它們度身定做了各種小衣服,

再也不怕被燙到了,

而且看起來有沒有感覺萌萌噠?

04

銅吊

主要用來燒開水的,

燒好的熱水可以沖熱水袋、洗漱等。

用不完的可以用熱水瓶裝起來。

05

熱水瓶

銅吊+熱水瓶=燒水最強組合!

以前冬天喝熱水、沖熱水袋、洗漱,

全靠這對組合,

燒好熱水灌上滿滿的兩大瓶才有安全感!

06

蘆花靴

大人的眼裡,蘆葦更多實用。

這種鞋的學名叫做蘆花靴,

是當年冬日裡常穿的保暖鞋,

稻草打制加工,

夾以蘆花、布條編織而成,穿在腳上特別暖和。

07

浴室

小時候冬天洗澡

要麼是去家附近的公共浴室

十字街有個「靖江浴室」

城北橋有個「舒樂池」

是90後小編的童年記憶

你們記憶中的浴室都有哪些?

08

浴罩

冬天在家洗澡的話,

還有一個神器——浴罩!

用鉤子固定在房頂上,

長長的透明塑料布套在腳盆上,

形成一個封閉的小空間,

然後在浴缸或者腳盆里放滿了熱水,

洗澡時就可以抵禦寒冷。

現在看起來好簡陋,

但全靠這個才能讓熱氣不至於跑掉,

一點也不冷!

09

老棉鞋

在冬天來臨之前,

老一輩們為一家老小的棉鞋

忙上好大一陣子。

那時候,

擁有一雙帶氣眼的條絨棉鞋可是潮人的標誌!

10

棉毛衫、棉毛褲

北方人叫秋衣秋褲

靖江人則親切地稱之為

Me mao san或者Me mao cool

丑歸丑,但是真的超級暖和啊!

棉毛衫因為貼身,

還有「養女兒是棉毛衫」的比喻,

形容十分的貼身。

11

羅宋帽

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應該記憶猶新,

戴在頭上,把帽子放下一半可以遮耳,

耳朵不生凍瘡;

把帽子全部拉下可以遮臉擋風。

12

煤球爐

伺候爐子是件麻煩事:

生火、添煤、封火、倒煤渣,

每天要佔去很多時間。

還記得這些伺候爐子用的傢伙嗎?

從左至右依次是:

火筷子、火鉤子、火鉗子、小煤鏟兒

湊成了「四件套」。

13

橡膠熱水袋

這種傳統的熱水袋,

現在很多家裡依然還在用,

不管是看電視拉家常都可以窩在懷裡,

簡直不要太舒服!

晚上還可以放進被窩裡暖腳。

14

「頭繩」衣

以前媽媽都很心靈手巧,

她們總是會積攢很多毛線,

一到冬天就會給孩子織毛衣,

靖江人的讀法比較奇怪:

tou sheng 衣

又厚又暖和,上面勾勒了各色花紋。

15

老虎灶

老早煤球爐來不及燒熱水,

還要去老虎灶泡開水。

在「老虎」的「前胸」接有兩個水龍頭,

要泡開水時只需要將熱水瓶湊到龍頭下面,

用手一掰就行了。

16

踏花被

一到冬天,媽媽們就要翻出家中所有的棉花被來蓋

靖江的手工匠中,

一項受歡迎的活路是彈踏花被,

舊踏花被翻新後鬆軟些。

如果再趁太陽好曬一下,

真是相當的溫馨

現在想來,彷彿依然能記起

蓋著帶有「太陽味道」的踏花被的感受。

17

糖炒栗子

GIF

糖炒栗子從深秋就開始上市了

到了冬天就更受歡迎了

一口大鍋在翻炒著熱氣騰騰的栗子

買上一小袋,

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稍微有些燙手的栗子

放在嘴裡一口一個

雖然手指有些黏著

但依舊不妨礙在冷風中著栗子的滿口溢香

GIF

這就是老靖江人的冬天,

樸素又溫暖,

有沒有戳中你的回憶呢?

如果你有補充

留言一起分享吧!

小編擇優送上紅包o~

編輯:張昕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靖江市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TAG:靖江市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