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鳳縣六旬翁撿拾奇石 自掏腰包建「奇石展館」

鳳縣六旬翁撿拾奇石 自掏腰包建「奇石展館」

本報訊 提起鳳縣的「藏寶大王」張世軍,不少當地群眾都知道 :不就是那個整天在山溝河道撿「碎石頭」的老張么,他還專門為這些石頭建了一個「奇石展館」呢! 1月 10日,記者現場一睹奇石的風采。

自掏腰包建「奇石展館」

當天上午,記者在鳳縣消災寺景區看到,一間名為「石緣聚」的店鋪中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石頭。店主人正是61歲的「藏寶大王」張世軍,而滿屋子的石頭就是他珍藏的寶貝。

在店中,記者看到許多石頭樣式不同,花紋、形態各異,被張世軍分別取了不同的名字來形容。「看,這塊『牛郎織女』,是前幾年我從嘉陵江河灘撿回來的。」在張世軍的介紹下,記者仔細一看,石面上的花紋還真像。「織女」在石頭的右上角,「牛郎」在左下角,「牛」在右下角。

其實,像這種花紋神似的石頭還有很多。記者看到,一塊大山之下露出一隻猴頭圖案的石頭,被張世軍取名「猴王出山」。此外,店中還有手捧寶物的靈猴、蜿蜒爬行的珊瑚蛇、漫步月宮的玉兔……特別是手捧寶物的靈猴,石頭自然呈猴子形狀,神態更是相似,讓人驚嘆。

張世軍告訴記者,他一直喜歡擺弄石頭,現在退休了就花錢建了個「奇石展館」,只要有時間,就待在這裡陪他的石頭。「我這些年收集了3000多件石頭,家裡放不下,所以辦了這個『奇石展館』,也想給我們喜歡收藏石頭的人找一個交流、探討的地方。」張世軍告訴記者,因為喜愛收藏石頭,所以也希望把自己多年來收藏的「寶貝」展示給大家。

撿拾奇石 18年風雨無阻

提起張世軍收集石頭,要從他以前的工作說起。

張世軍是鳳縣科協的一名退休幹部。 30多年的科普從業經歷使他的愛好興趣十分廣泛,從電子技術到琴棋書畫均有涉獵,且都能拿得出手。

2000年,張世軍在鳳縣的石山坪村下鄉時,在一處山坡上發現了一些很像樹木的石頭,當時覺得這些石頭應該是「木化石」。後來他又在附近發現了散落多處、疑似被「燒焦」的石頭。他為這些疑似被「燒焦」的石頭專門拍照,進行了取樣收藏。在此後的進一步求證過程中,張世軍深深地愛上石頭收藏。

從此,他利用下鄉時間和節假日,走遍縣內的山川河道,走遍了嘉陵江流域。每到一處都有所獲。直到退休後,張世軍終於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收藏奇石中,收集的石頭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專業。「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建一個自然文化博物館,給青少年普及自然文化知識。」張世軍說。

本報記者 弓旭東

來源:寶雞日報

聲明:本平台內容如未標註來源,則為未發現內容來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家就在這裡,期待你的歸來

渭河奇石微論壇

渭河奇石「微論壇」入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渭河奇石 的精彩文章:

TAG:渭河奇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