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馬226李永遠:跑步很累,但可以改變貧窮

全馬226李永遠:跑步很累,但可以改變貧窮

李永遠,曾是青海省體工隊中長跑隊員,全馬最好成績2小時26分。2017年11月24日,雲集了國內眾多馬拉松高手的麗江馬拉鬆開跑,在海拔2400米的高原上,他戰勝了眾多選手奪取冠軍。

如他所說,能有今天的成績,並不是因為天賦,而是因為貧窮。在這出色成績的背後,是無盡生活的貧寒和從沒有抱怨的自己。

1、生活的窘迫讓我不得已走上體育路

1992年,我出生在雲南,小時候的生活條件很差,家裡吃不上油,不用說肉了,連米飯也只能在春節才能吃著。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直到10歲,家鄉依舊是這個樣子。

那個時候上學學費非常高,小學、初中、高中都要交學費,並不像現在一樣免學費。而上體校跑步有一個好處就是:只要跑得好,就不需要學費和生活費,所以,我開始練跑步並不是因為有多喜愛,更多的是為了緩解家庭壓力。

實際上剛上初中,我的學習成績還非常不錯,也是班上的學習委員,但是為了給家庭緩解經濟壓力,初一結束後我就準備進入體校,初中班主任也一再說:「你學習這麼好,應該好好讀書。」因為在別人眼裡,練體育的人不過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儘管當時我是那麼想繼續讀書,但是迫於生活的無奈、現實的殘酷,我只能選擇體校,如果說現在可以出外務工,那麼當時作為學生的我到外面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而且在外面干苦力一天也就幾塊錢,有很多人幹活一年春節回家也就掙個六七百塊錢。

2006年10月,初一結束我就去了體校,當時老師問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喜歡跑步嗎?」我說喜歡!儘管心裡並不是這麼想的。

剛進體校,我就開始練習中長跑,而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每個月還是要交100多塊錢的伙食費,我當時沒有多少錢交,所以就只能節省,一天省吃儉用只花5塊錢,實在沒錢就餓著,一天、兩天,甚至餓三天。就這樣,還是依舊堅持訓練。

我很感激體校的一位師兄,他成績好,伙食費不用交,我們的食堂安排成績好的學生在二樓吃,成績不好的在一樓。有時候我沒飯吃,師兄就把飯端下來給我吃。說真的,那時候,能吃上一點飯,就覺得是很幸福的事兒了,真是特別感動與感激。

練中長跑的人都很苦,而像我這樣的家庭生活環境就更苦了。但儘管如此,我還是沒有想過放棄,因為我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2、參加首馬,跑完如同植物人

2008年廈門馬拉松,是我跑的第一場馬拉松,當時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車離開家鄉,車程41小時,第一次坐車感覺好興奮,做不夠,到了廈門之後感覺意猶未盡,覺得有些太快了,為什麼這麼快就到了?

不僅坐車幸福,比賽更是如此,對於第一次出雲南省比賽來說,這是我的一次機會,我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證明自己的實力。

雖然很高興,但是那場比賽我並不是為我自己跑的,而是替一個人達一級,這在圈子裡是很普遍的事兒,雖然當時我有些猶豫,但是我不捨得放棄出去看看的機會,還是答應了。

實際上我剛進體校一年多,跟腱就受傷了,專業隊的訓練,每天頂著極限走,強度大得驚人,舉個例子大家就能了解。

楊定宏當時也是我的師哥,大我們一屆,剛進體校的我萬米水平也就是40分左右,而楊定宏他們當時已經是30分出頭的能力了,而我們剛剛練了兩個月之後就被安排和他們一起跑,每天就是拚命跟著他們,能跟多少跟多少,強頂著疲勞練,以至於我的跟腱很快就受傷了。

所以跑廈馬,我也算是帶著傷病跑的,跑出去10公里,其實我就感覺不行了,然後一直堅持,到30公里已經是機械的跑步了,如果停下來就不會走路了,雙腿已經完全麻木,意識都已經不太清楚了,旁邊的加油吶喊聲也聽不到了。

不僅帶著傷病,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好跑鞋,手頭上最好的多威跑鞋也已經爛的不能穿了,還是去廈門前教練送給了我一雙亞瑟士的鞋(也已經很破了)。不過這雙鞋有些大,鞋底特別薄,和現在的亞瑟士完全不同,就這樣強頂著跑到終點,我的鞋已經被腳下磨開的一塊皮的血染紅了。

在終點躺到地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了,我聽到了別人再叫我走路,但是我連站都站不起來了,一起帶隊來的新疆教練讓幾個學生幫助我上了車回到了酒店,吃飯時,他們給我端了一碗雞湯。

第二天起床,感覺自己就像植物人一樣,能聽見他們說話,但是也只能回應,根本動不了地方,這場比賽,也是我到目前為止記憶最深的。儘管想起來,那場比賽自己被當作成了工具,但是我能出去證明自己也很開心。

雖然跑得這麼疲憊,但是我並沒有放棄的想法,因為這再苦也比我生活的苦甜得多,對長跑雖然沒有愛到什麼程度,但是我從來都沒有抱怨過,因為它可以改變我的家庭,我可以通過跑步讓家人過得更好一些。

3、把跑步當作愛好,更好!

如果單就跑步本身來說,我是非常喜歡,但有時候可能就是這樣,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喜好變成艱苦的專業,就難以再找到樂趣了,長跑運動員很多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因為天賦差,我沒有通過雲南體工隊的選拔。2010年,我進入青海體工隊,經受了不到一年的專業隊生活,在這期間,我嘗到了專業隊選手的艱辛。

有一次去黑龍江訓練,我們每天要3點半起床,計劃30公里,但是慢跑跑到訓練30公里的地點就已經有6到7公里了,而且到了那裡還沒有進行30公里訓練,而是做準備活動,加速跑100米、200米,維持大約30分鐘,在這期間是沒有休息時間的。

可以想像到,還沒有開始訓練重點的30公里,人感覺就已經不行了,跑完30公里再回到住處依舊是6到7公里,這還沒有結束,在場地訓練,我們開始上強度,1200米跑兩個,600米跑兩個,300米跑5個。這一套下來有是30分鐘,當時我們累到、渴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旁邊下雨的積水我們會趴到地上去喝。因為整個早晨的訓練中途是不喝水的。

這樣,早上的訓練算是結束了,8點開始吃早餐,9點開始上第二堂課,這堂課我們會到樹林的越野道訓練,從住處到森林也有6公里,那裡一圈大約1.4公里,跑四圈算一組,進行3組,之後再進行兩次兩圈衝刺跑。

然後回住處大約12點多,吃飯、睡覺,下午三點起床慢跑40到50分鐘,開始核心力量等訓練,下午6點多吃飯,晚上躺在床上直接就睡著了,有時候第二天起床才發現自己一晚上都沒有蓋被子。

當然,之後也會有調整訓練,但是一天3堂課是必須要有的。當時的訓練強度過大,我的半馬水平也就只有69分,全馬也就是2小時27分多。

我們有一個練400米欄的隊員,有一天上跑量跑了50公里,他立即就離隊了,說:「我好像不是來練400米欄的,這量比馬拉松運動員都大。」

我們的教練非常好,但是後面因為升職,我們隊就解散了,2011年,我回到家結束了不到一年的專業運動員的生活,2012年開始自己訓練。

之後,我參加了很多半程馬拉松,最好成績達到了67分鐘,當時成績很穩定,狀態也不錯,直到2014年比了一場超百公里,跑三天,全程——全程——半程,得到冠軍之後我思想有了些轉變,正好那年師兄在成都搞了一個訓練營,讓我帶學員之類的,我就加入了他們。

跑步當時很累,我的心也不太安定了。所以2015年就沒跑步,在訓練營裡帶別人訓練。

隨著停止跑步一年,我的體重也越來越大,從51公斤漲到了68公斤,而讓我重新開始跑步的轉折點是因為生病。

有一次生病發燒很嚴重,但是回到訓練營房間居然還被大家嘲笑,在高燒很嚴重的時候,受到了冷嘲熱諷,心裡非常難過和失望。

所以我決定離開那裡,回歸跑步,2016年成都馬拉松,我創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績2小時26分。

4、跑友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隨著跑步的人群越來越多,現在大眾跑者接觸跑步一兩年掌握的專業知識不比專業的差,甚至比專業的還專業。而我覺得不管是什麼訓練法,如果想有成績的進步還是要去付出,雖然同等的付出,結果不一樣,它受到天賦和個體差異的影響。

訓練方法沒有真正的最好,只有最好的適應,你說我這套方法科學,但是也許只適合體質好的一部分人,對體質差的人傷害太大。

專業隊也有這樣的問題,他並不是因材施教,而是讓運動員去適應訓練方法,大浪淘沙,人很多,誰能適應這套方法誰就留下,50個人,總有3到5個練出來,因為有的是人,誰不適應誰淘汰,就這麼簡單。

而有些人則掌握了自己的最佳訓練方式,比如楊定宏現在就很好地運用了適合自己的方法,根據自己的身體調節的非常好。所謂掌握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會進步很快,如果方法不適合自己會越走越偏。

前面說到了中國專業隊訓練的一天,量和強度非常驚人,同樣的,我們都知道日本訓練量也很大,但是很科學。他是要讓隊員身體能夠承受得住的情況下訓練,中國模仿日本的訓練有的時候感覺過了,掌握到了表面但沒有掌握精髓,什麼時候該快,什麼時候該慢,都是要精心考量的。

香港有一個女隊員,姚潔珍,參加了里約奧運會,跑出了2小時38分的優秀成績,他就是在奧運會之前找了一個日本教練,其實奧運會前一年多他都沒怎麼訓練,直到比賽前一年多才開始訓練。她的感覺就是,日本教練狠的時候練得特別狠,該放鬆的時候也特別人性化。節奏掌握的特別好。

今年十月份,我練跑步就整整12年了。至於現在的我,目標還是想去挑戰一下220,現在我也是正適合練馬拉松的年齡,至少要達到一個健將。人的生命很短暫,想要追求馬拉松成績也只能在這個時候,畢竟練了一場,有一個好的成績,給自己人生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而現在,我的目的就是專註於當前,把現在的事情做好。

對業餘跑友說的話:我覺得跑步不用考慮別人的看法,跑步就是健身嘛,如果拿不了獎金,拿不了名次,那就專註於健身,讓自己健康,讓家人放心,我覺得這樣就是最好的。

切記:別把跑步做為炫耀的工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一個堅持跑步的作家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