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到底要不要忌口
「
先分享兩個病例:
Case 1:6歲的小朋友,感冒發燒,吃了點感冒藥就退燒了,燒退兩天後嘴饞要吃牛排,於是出門飽餐一頓,一個小時後,體溫飆升到39°,未做特殊處理,第二天燒退了,沒有再反覆;
Case 2:還是6歲的小朋友,發燒3天,每天都是凌晨4-5點發燒一次,其他時候都正常,精神也很好,在家裡吃了兩天稀飯受不了了,於是加餐,吃了雞湯、餃子、蛋撻,當天晚上持續發熱一整夜,到早晨才退熱,精神很好;
」
生病了要忌口,這個觀點你認同嗎
作為一個正統科班出身的西醫,我以前很少會去思考和強調「忌口」這件事,和許多同行一樣,我覺得「忌口」和「坐月子」一樣,屬於傳統「封建糟粕」。但是工作中常常碰到類似上述病例中情況,明明病情平穩或者在好轉,突然出現不合理的反覆甚至加重,很難用常規的思路去解釋。對此我一直疑惑不解,也曾與同事們討論,大家似乎不以為然,認為疾病過程中出現一些反覆是很正常的,我找不到答案,只好暫且存而不論。直到最近,接觸到「小兒積食」這個概念,我突然想到,既然積食會引起發燒和咳嗽,那麼疾病過程中的「營養大餐」會不會也能引起病情的反覆?
於是,我每次看診一定會留心問一下孩子的飲食情況,有沒有吃零食,有沒有出外就餐。然後,我發現「吃」和「病」之間真的是有關係的,這使我開始正視和思考「忌口」這件事。
GIF
01
西醫不談「忌口」嗎?
其實,西醫也是很強調飲食與疾病的關係的,只不過沒有用「忌口」這個詞,而是用「diet」,比如高血壓飲食、糖尿病飲食、腎病飲食、肥胖症飲食等等。
現代醫學越來越強調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係,而飲食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代醫學對於普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皮炎等),似乎不太強調飲食,那怎麼用現代醫學的思路去解釋「忌口」這件事呢?其實也不難,我們可以反過來推論。
以最常見的感冒為例。小孩子講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們所有成年人都有豐富的感冒經驗吧,你想想你自己感冒了是什麼感覺?是不是哪哪兒都有點不太舒服?沒力氣、頭暈腦脹、嗓子疼、鼻子疼、沒胃口、嗅覺和味覺變得遲鈍等等,總之就是不舒服。為什麼呢?感冒不是上呼吸道感染嗎,怎麼會全身都不舒服呢?
當病毒或者細菌侵犯了呼吸道之後,病毒或者細菌毒素通過粘膜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可以到達其他的器官,引起其他系統的癥狀,比如感冒也可能有嘔吐腹瀉,甚至繼發心臟、大腦的感染;嚴重的感染還可以導致身體產生劇烈的炎症反應,大量釋放各種炎症因子,從而引起各個系統的嚴重癥狀,如呼吸困難、休克等等——說得似乎有點太專業,不過沒關係,只要我們明白一點:生病的時候,全身各個系統的功能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對於小兒來說,最嬌弱的莫過於消化系統了!這個時候,如果吃得太好,會給消化系統增加額外的負擔,從而加重身體的不適,甚至影響病情。
GIF
02
中醫如何談「忌口」?
從中醫的角度來解釋,就更簡單明了了。在中醫陰陽五行的系統中,脾臟主運化(消化系統),屬土,肺屬金(呼吸系統),土可以生金。因此,脾胃出了問題,很容易繼發肺的問題(土不能生金了)。小孩子本來消化系統的功能就發育不完善,當孩子發燒咳嗽時,胃腸道功能更差,這時候飲食過於厚重,會進一步抑制脾胃的功能,從而加重呼吸系統的癥狀。反過來,在生病的時候,清淡飲食,少量多餐,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儘快地恢復功能,也可以促進疾病的痊癒。
即使孩子沒有生病,吃得太好,蛋白質或者脂肪攝入過多,也可能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癱瘓,也就是所謂的積食(有興趣可以看一看積食也是導致咳嗽的罪魁禍首)。
前幾日有個孩子咳嗽一周多,不太嚴重,沒有看醫生,有天晚上吃了一堆腰果和榴槤干,半夜開始頻繁嘔吐,同時咳嗽加重,第二天來就診,診斷為急性胃炎,給予靜脈補液,我要求孩子連續2天只能吃稀飯和清湯麵,只能吃半飽,以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隔天複診的時候,已經不吐了,咳嗽居然也好了。我反思了整個過程,這個孩子平時就喜歡吃零食,咳嗽一直不好,很可能與飲食不節制有關係,當胃腸道被迫得到休息後,反而無心插柳,緩解了咳嗽。
最後的話:
有句老話叫「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還有一句老話叫「疾病以減食為湯藥」。我們常常自詡接受了新時代的高等教育,從而輕視傳統的民間智慧,其實,可能恰恰顯示出我們的無知。比如「坐月子」,幾乎已成了千夫所指的陋習,但這種流傳了千年的習俗真的一無是處嗎,恐怕未必,有機會我們再討論吧。
圖片來源:網路
※佔據了整體穿搭視覺重心,好看炸的格紋大衣,不會穿照樣白搭!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