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從你的世界路過,只是多停留一下

我從你的世界路過,只是多停留一下

距離我去年和老周分手,已經有八個月了。

這八個月裡面我竟然,從來沒有,聽到他的消息。

朋友圈的照片也好,不小心贊到了同一個人的狀態也好,都沒有過。

他就像被橡皮擦擦掉了一樣,從我的世界裡消失了。

我對於分手這件事一直沒有很避諱,雖然我到現在都更喜歡用「分開」這個詞。我覺得「分手」有些絕情,好像本身就是一個貶義詞,彷彿中間一定有令人心碎的往事。就像朋友們想要安慰或是疑惑我們分開的原因,都要格外小心地試探。

其實我真的還好。畢竟,我們大概花了半年抑或我所不知曉的更長的時間才完成這一步。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說戀人有一個情感曲線,到了頂峰之後剩下所有的時間都是通往分手的過程。其實我從很早就感覺到,我們早已習慣了彼此,就像爸媽一輩子都在埋怨彼此的某個老毛病,卻沒人改變。

習慣到都懶了。

懶得改變,又捨不得放手。

可是其實,我現在想起這段感情,並沒有任何的心碎、難過或悲傷。反倒,我真的覺得很美好。就像朋友們都嘲我「老周對你真的是不錯,你以後能找到對你這麼好的男生嘛」。至少在我看來,這段感情是沒有欺騙、試探和作假的。

我把自己全數攤開,心放在太陽底下,對方亦然。

我們決定分開的那一刻,只是因為突然發覺「再不分手,我們就要失戀了。」

我們互相欣賞,互相尊重,互相喜歡,卻運行在兩條軌道上。用各種方式修復了許久,兩人都很疲憊,疲憊到快要失去最初的喜歡了。

分開的一通電話里,我們說了很多很多美好的話,我眼淚不止又破涕為笑,說我可能會把你寫進劇本里啊。

他說,好。

我說,我會寫到公眾號,發到整個朋友圈都看到啊(老周生平是最討厭被人關注的)。

他說,好,寫。

我說,你覺得,如果很多年後我們再遇見,我們都很強大了,還會有可能嗎?

他叫了我的大名,然後說:

「別擔心。只要你一直保持這樣的自己不改變,我一輩子都會這麼喜歡你的。你啊,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以後,我就在電影院里看你了。」

其實我從熱戀時就明白,我們倆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關注公眾號早的朋友可能看過,我大二時寫的一篇在糖里打滾的推送,用的就是那樣的句式「我xxx,而他xxx」。

台詞出自日劇《四重奏》

那時我只關注到了最表面的不同,甚覺新鮮。口味、品味、興趣愛好,我們全然不同,因為老周很寬容,很謙讓,他把自己的喜歡都藏了起來,我們的生活全是我的喜歡。

而很多很多的不同,直到我們分開後我才逐漸明白,我們儘管在一個學校一個學院,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朋友和圈子,各自圈子的話題沒有交集。我們愛的語言不同,生活的語言不同。他認為愛是錦上添花,我想要愛是雪中送炭。我說,我需要你需要我,他說,我只想要你做自己。

我掙扎著不想分開的時候,最不願意麵對的其實是,我明白一旦分開,這個人就要完完全全地從我的生命里消失了,而我不願意失去這麼美好的一個人。

儘管分開時我給好朋友發了一張《四重奏》的截圖,裡面的台詞是「我認為夫婦就是可以分開的家人」。

儘管老周說,我們依然是好朋友,在彼此需要的時候一定會出現。

可是我知道,時間漫漫,疏於聯繫,我們最終會從彼此的世界消失。

台詞出自日劇《四重奏》

我好像從小到大,都喜歡和我很不一樣的人。

我自己體育不好,就喜歡體育好的男生,我害怕觸犯規則,心裡卻特別嚮往那些染髮早戀叛逆的姑娘們。

就像我去年特別喜歡的一部電影《溺水小刀》,講的就是一個城市少女和無拘無束的少年之間的故事。

出自電影《溺水小刀》

我在公眾號寫過,我有一個已經斷絕聯繫五年,但無論如何都無法釋懷的朋友。

那天我仔細想,我們除了曾經讀一所學校,其實根本沒有一樣的地方。

他的朋友圈裡沒有我這樣的人,我的也是。他喜歡奢侈品,微博里全是在各地頂尖酒店打卡的照片,配語義時而不通的英語。或許這樣的人在現在遇見,我會立刻歸類,生人勿近。

可是與此同時,他也是我的青梅竹馬,被同學欺負時替我報仇的英雄,不需要提示總能完美滿足我少女心和虛榮心的人。

所以或許那場分別只是推遲了十年,在我們在成長的某個節點走向不同岔路之後。只是它的必然性被我們的好感情遮掩得完完全全。

去年,我又遇見了一個和他很像的人。這人也虛榮、浮躁、異性緣極好,英語很難稱之為掌握,可是和他一樣跟我投緣,甚至也一樣很懂少女心。

我們能打幾小時的電話不歇,聊著各自世界的不同,去體驗「對方世界」才有的項目。

我曾擔心像那個好友一樣,終有一天,我們也要告別。起初的新鮮勁會過去,無法理解的事會越來越多,真正的不同會從價值觀里破繭而出。

如果沒遇上衝突,或許能相安無事更久,可一旦過於親密,看見的東西越多,離分別就越近。

可是後來,我從微博上偷來安慰他的一句話也讓自己釋懷:

「如果從一開始就知道我們只有短短三年,那我一定不會把時間都浪費在無謂的爭吵和猜疑中。」

如果對身邊每個人我們都知道緣分的長短,大概很多事都會不一樣吧?

去年年初,我曾非常焦慮,來到美國,離過去熟悉的世界越來越遠,曾經的好友聯繫漸少。但一年過去,我至少想明白了一件事,這一年我同時也得到了一些新朋友,至少在想說話時,依然有可以傾訴的人,玩樂時有玩伴,工作時有夥伴,身邊有來有去,真正合拍相似的人,緣分你不必擔憂。

可能學電影至少讓我提升了一項心理素質,就是別拒絕,別定義事情的好壞,都是經歷,都會變成創作的源泉。

就是,初次見面,我從你的世界路過,可是我很喜歡你,我會儘力呆久一點。

進過投行

拍過獨立電影

做過新東方英語教師

清華經管畢業

在南加大學習電影導演

熱愛美食旅行和寫作的少女

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風 的精彩文章:

TAG: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