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襄陽是南宋最後的屏障?

為什麼說襄陽是南宋最後的屏障?

襄陽並不是南宋最後的屏障,但卻是南宋抗元防線的撐力點。

宋蒙戰爭主要有三個戰場,一為四川,重點是川東;一為江漢,重點在襄陽;最後一個則是兩淮,抵抗最激烈的是揚州。

這三個地區宋朝都安排了重兵把守,而且三地之間可以通過河流互相支援,所以防禦蒙古入侵的其實並不是一座襄陽孤城,而是一整套的沿江防線體系。

顯然易見,從地圖上看,要攻陷南宋首都臨安,最短路線是從兩淮方向突破,但南宋也不是傻子,在這裡防禦尤為拚命,戰爭初期蒙古水軍太差,在兩淮方向反倒找不到機會。

於是蒙古轉而進攻川東,即今天的重慶,合州等地,一旦得手後,可乘船從長江順江而下,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在古代水戰中,順流直下的優勢。

但在四川宋軍的堅定抵抗下,這個方向也沒找到機會,甚至蒙哥大汗也在合州釣魚城下戰死(跟楊過無關),於是宋蒙戰爭就這麼拖了下來。

直到忽必烈做了元帝國皇帝,這時有了轉機,在1261年四川瀘州守將劉整投降了元朝,他向忽必烈進言:與其繼續攻打川蜀不如攻襄陽,沒了襄陽兩淮防線就守不住了。於是元朝開始把進攻重心轉移到對襄陽的攻略上來。事情果然如他所言:元軍攻打襄陽花了六年時間才成功,但之後只花了兩年時間就攻陷了南宋首都臨安。

那襄陽為何這麼難攻呢?為何不能被取代?

古代的軍事重鎮,最難被攻陷的都不是那些建立在平原地帶人口眾多的大城,而是修建時憑藉附近的山勢或者水流的山城或者水城。

如下面的釣魚城,守軍不過數千,但卻建在釣魚山上居高臨下,還三面環水。所以幾十萬元軍直到南宋滅亡都無法攻下。

而襄陽雖然地勢不像釣魚城這麼險固,也很有特點,襄陽和樊城一體,組成了非常牢固的「雙子水城」防禦體系。是依靠地理和自然地形而建造成的防禦要塞體系,難以複製。

上面是一張歐洲人畫的襄陽-樊城地圖,襄陽和樊城之間的漢水 中有宋軍艦隊游弋,在兩城間運輸給養和兵力互相支援,同時漢水的存在,讓元軍無法緊密的徹底包圍住襄陽-樊城。圍城的元軍被漢水分割開,在遭到擁有水上優勢的宋軍突襲時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

在1270年,還是那個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獻策,組建蒙元水師,造船5000艘,水兵7萬人,最終在水上包圍了襄陽-樊城,最後運來中東工程師發明的回回炮,打破了樊城城牆,最終於1273年成功逼迫襄陽守軍投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詳聊悠史 的精彩文章:

古時候處決死囚,一個是午時三刻,一個是秋後處決,這是為什麼?

TAG:詳聊悠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