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爾夫人——且行且珍惜

高爾夫人——且行且珍惜

自2011年起,我國高爾夫行業開始步入冬季模式。

首先是2011年4月發改委牽頭由11部門組成了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小組,並頒發了《關於開展全國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發改社會【2011】741號)。由此,我國高爾夫球場設計、建造市場步入了漫長的冬天。

其次是2012年12月開始實行的「中共中央八項規定」,令不少黨員幹部徹底離開了高爾夫運動。其中不僅包括各級官員,也包括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高管;甚至許多關愛高爾夫運動的金融企業也遠離了高爾夫。由此不少地區高爾夫球場客流量大幅減少,有些內陸省會城市球場的客流量甚至下降3至4成,全行業的虧損面大幅增加。

還有就是隨著清理整治工作的不斷深入,一定數量的球場進入取締、退出的名單。不少專業技術人員紛紛下崗、待崗,2010年前高爾夫行業欣欣向榮,人才短缺的現象徹底轉變,大量上馬的高爾夫教育所培養的學生們就業也成為了問題……

上述事例說明:我國的高爾夫行業正在冬天裡忍受著寒冷的煎熬。

然而,就現象而言,目前的處境及狀態,似乎是政策的原因導致的。但若深入分析可以發現,這決不可僅僅簡單地歸結為政策原因。

比如就球場設計建造來說,在2004年國務院頒發了《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國辦發【2004】1號),明確要求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清理已建、在建的高爾夫球場項目。該文件發布後的八年內,全國頂風上馬了380個球場項目,一種無序發展的現象不斷蔓延,不僅造成嚴重階段性供過於求,更令全行業掙扎在貧困線上。而且,的確有些項目存在著佔用耕地、生態公益林地、水源保護地等種種問題,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更帶來社會觀感極其負面的不良後果。

還有就是,我們這些占人口極少數的高爾夫人——包括高爾夫行業的從業者及有幸接觸、了解高爾夫運動的愛好者、參與者們,在參與、享受高爾夫運動樂趣的過程中,存在諸多與高爾夫文化、高爾夫禮儀、高爾夫規範不相吻合的行為舉止,令社會大眾及不少媒體、以及政府管理機構更加地誤解、甚至反感這一行業。污名化高爾夫,「談高色變」等現象往往就是這樣一種輿情下的必然結果。筆者經歷的幾個案例很能反映這一問題:

一天,在某機場行李提取處,看見幾位旅客異常激動,大聲地指責服務人員:為什麼別人行李都已提取,我們的還沒送到。而工作人員耐心地解釋說,因為你們的行李是超規行李,運送時間會長些……可這幾位旅客仍然不依不饒地質問、指責工作人員,顯示出盛氣凌人、優人一等的氣勢。原來他們是幾位高爾夫人,他們在等超大的球包……

另一天,筆者陪同一位朋友在某旅遊球場打球;因為朋友訂的是1:30航班離開,我們特意訂了早場。可打了七個洞後趕上了前面的三人組(我們是二人組),正好第8洞是個短洞,原本希望通過巡場溝通超越,因為沒有聯繫上巡場只好繼續尾隨。沒有想到的是,當我們走上第10洞發球台時,這組人竟然還在該發球台用擺在該發球台的試打桿一人打了幾個球(前面的球道果嶺上已無人影),當我們與之商量說明要趕航班是否可禮讓時,竟然說我們也趕飛機,結果,雖然球是勉強打完了,但用完餐再走的計劃泡湯了……

還有一件事情更是令人意外和不解。就在今年的一次行業內非常專業的全國活動中,舉辦方特意安排了一場球敘。比賽當天陰雨綿綿,活動開始的時間稍晚(約下午一點鐘),共有31組,123人下場,在正常速度下應該剛好完成18洞。然而,兩個插曲令人大失所望:

其一,筆者前面一組速度超級的慢(據說是小睹著),10洞過後他們前面基本上空餘一個中洞……要知道當時球場有30幾組人哦!要知道這些都是從業者哦!

其二,幾次向球僮提議,讓他請巡場前來催促一下,在追問為何沒有巡場到來時得到的答覆是:因為知道均是業內人士,不好意思催促、提醒……

無奈之下的結果是只能完成16洞比賽,第17洞開出的球只能留在了球場(完全看不見),一次所謂的比賽(晚上還有頒獎晚宴哦)就只能這樣遺憾地結束了……

前面三個小故事僅僅是本人親歷之事,而在高球的現實中,類似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事例舉不勝舉。然而即使是這幾個小故事也很好地反映出諸多高爾夫人的高球心態、高爾夫風格:第一個事例反映出不少參與高爾夫者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第二個事例倒映出十足的土豪作派,全然沒有尊重、禮讓、關愛他人的高爾夫情懷;而第三個事例除了缺乏高爾夫關愛,照顧他人的情懷外,更讓人難以釋懷的是,要知道許許多多沒能親自接觸高爾夫的人,很容易透過高爾夫人的言語和行為了解、認識高爾夫哦!這些人都是高爾夫人中的高爾夫人——高爾夫從業者。

不少高爾夫人都知道,目前我國參與高爾夫運動者不到50萬人。這對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她僅僅是項非常小眾的運動。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目前她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且由於高爾夫球場設施具有所需佔地相對很大、單位面積使用率較低等特性(一個18洞標準球場用地約需1000畝左右,而1000畝左右的18洞球場單位時間僅能容納144位球手打球)。因此在我們可以預計的相當長的時期內,高爾夫運動可能仍然屬於小眾運動。如果我國擊球人口達到1%的話,擊球人口將達1400萬,按此計算,要滿足1400萬人擊球需求,球場則需增加到1400萬*40(第人年均擊球場次)/50000(18洞年均擊球場次)=11200(個)。顯然,要想滿足1%的人打球需要,全國至少需興建1萬個球場以上,與現有的球場相關至少10倍以上。作為極小數的高爾夫人,我們在享受該項運動樂趣的時候,是否該注意大眾們的觀感和認知呢?

我們一些高爾夫人常常抱怨得不到公正對待,諸如政策的支持、輿論的正面宣傳、大眾的認知和理解等。殊不知,作為一種極小眾的、舶來的時尚運動,本來就很容易讓人用異樣的眼光去關注她、審視她。尤其是在社會高速成長、貧富差距較大、仇富心理泛濫的社會輿情環境下,社會大眾更容易用放大鏡去找尋小眾群體身上的缺點和消極面。顯然,帶著「貴族」、「精英」、「上流社會」等符號的中國高爾夫非常容易成為普羅大眾情緒宣洩的對象;尤其是在眾多高爾夫人的行為舉止過分張揚,優越感過度澎漲的情況下,污名化高爾夫就一定會是必然的結果。作為資深的高爾夫人,我們非常清楚地知道,大多數對高爾夫的批評、抨擊要麼是出於無知,要麼就是源於心理的失衡,或者僅僅是一種情緒的宣洩。然而,不容否認的是:失衡的公眾認知和片面的輿情渲染中的不少素材,的確是來源於高爾夫行業、來源於類似前述故事中的高爾夫人。

由此可見,作為高爾夫人,不管是資深的還是新增的,在我們盡情享受高爾夫運動樂趣、體驗高爾夫魅力的同時,我們除了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上蒼讓我們有幸成為極少數能享受高爾夫的美妙生活者外,更應擁有一份責任和虔誠,因為您將成為一名高爾夫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人。因為絕對的大多數非高爾夫人將會通過您及你們那個群體認識、了解,進而理解這項運動或喜愛這項運動。

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作為高爾夫人中的高爾夫人,我們這群高爾夫產業的從業人員,更應樹立那樣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因為高爾夫於我們不僅是一種愛好、一種興趣、更是一種職業,甚至是一輩子的事業。我們更有責任、有義務、也有條件用我們的行為讓更多社會大眾正確地了解高爾夫,進而認識並喜愛高爾夫。

在我們這個群體中,有不少專家學者,我們期盼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及研究成果給政策的制定者們提供一套符合國情的高爾夫產業管理政策及方案。

在我們這個群體中,有許多高爾夫球場設施設備的設計建造者,我們期待他們能在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選址的原則上,用較低的成本建設更多更好的場地設施來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我們這個群體中,也有不少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學訓練人員,他們都是高爾夫運動技術、高爾夫知識、高爾夫文化的最直接的傳播者和傳承人。我們希望他們能以自己對高爾夫運動、高爾夫文化的深刻理解,認真扮演好傳承者的角色。

我們這個群體中,也有許多高爾夫長長的產業鏈中的生產者、經營者,他們都是高爾夫文化的載體,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對高爾夫的了解或觀感;這個群體中絕對不應產生前述故事中的負面角色,期盼他們的行為舉止所表現出的均是高爾夫的清新、陽光和滿滿的正能量。

當然,我們這個群體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是有幸參與這項運動的愛好者,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一群體在愉快地享受高爾夫樂趣的同時,能夠將高爾夫文化中的尊重、禮讓、自律、關愛等精神傳播出去、發揚光大。

一句話,高爾夫人,且行且珍惜。

作者:厚巍

2017年12月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爾夫產業網 的精彩文章:

TAG:高爾夫產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