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任3》看哭了?看完這5位高僧與「前任」的愛情,才叫人心碎……

《前任3》看哭了?看完這5位高僧與「前任」的愛情,才叫人心碎……

GIF

最近朋友圈最火的詞,絕對是《前任3》,

有人說:它就是現實中的我們。

有情人終成前任的故事,總會讓人心酸眼濕,

就如電影中所說:

「有的愛人,彷彿註定要分開,

就像一棵樹上的兩根樹枝,

原本長在一起,

但伴隨各自的發芽,漸漸分叉,

生長向不同的方向,再也無法回首。」

GIF

在生活中,

我想每個人都曾面臨愛情的悲歡、抉擇、考驗……

就如佛教中的一句話: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這20個字道盡了愛情的本質,輪迴之根。

凡夫俗子也好,高僧大德也罷,

就如劇中所說:「至尊寶只有離開紫霞,才會成長,變成孫悟空。

對於我們來說,

離開曾經的愛人,才學會珍惜現在,變得更加完美;

對於高僧而言,

離開曾經的愛人,才能修鍊成為一代高僧!

今日,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佛門高僧的《前任》之戀……

五大高僧之「前任」

他們也曾刻骨銘心地愛過……

弘一法師與他的日本愛人

愛,就是慈悲

弘一法師,出家前名叫李叔同。

母親去逝後,他東渡日本求學,與自己的模特誠子相戀,並帶她回國,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最終,他卻選擇了別離。

在給妻子的信中,他這樣寫道:

「做這樣的決定,非我寡情薄義,為了那更永遠、更艱難的佛道歷程,我必須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間累積的聲名與財富。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不值得留戀的。」

妻子問:「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弘一法師:「愛,就是慈悲。」

從此,世間再無李叔同,只有一代高僧弘一法師。

倉央嘉措悲泣的愛情

除非死別 絕不生離

倉央嘉措,他是人世最美的情郎。

1697年,14歲的倉央嘉措遠離家鄉,遠離他青梅竹馬的仁增旺姆,到千山萬水外的布達拉宮去。

臨行前他留下一句承諾:等著我,我們會相見的。

倉央嘉措離開他的仁增旺姆後,寫出大量的愛情詩篇,其中有一首這樣寫道: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撥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當然他們都清楚,這樣的愛情註定沒有指望。終於有一天,他再也沒有見到他的仁增旺姆了。

1707年的冬天,倉央嘉措在青海湖畔神秘地失蹤了,這一年,他年僅25歲。

大迦葉與妙賢

我若尋到心之歸所,必來接你

大迦葉家境富裕,他自幼發心求道,後來為父母所迫,迎娶了貌美如花的妙賢。

新婚之夜,妙賢愁眉不展,淚眼婆娑。大迦葉一問方知妙賢亦厭惡人間愛染,一心向道。

大迦葉欣喜之餘也將自己的心事告訴妙賢,相約一方面各自清修,永不同床,一方面繼續扮夫妻,以報父母深恩。

在大迦葉的父母謝世後,尋找明師,離家修行。離別時告訴妙賢:「我若尋到,必來接你。」後來大迦葉遇到佛陀,剃度出家。

在佛陀准許女眾出家成立了比丘尼教團後,大迦葉立即把妙賢接了過去。後來經歷了種種非議,妙賢道心欲堅,一心修行,很快便開悟。

宗薩仁波波切

愛情不期而至,一段美好時光

宗薩欽哲仁波切幽默風趣,在他20多歲的時候,去倫敦求學,愛情不期而至。

宗薩欽哲仁說:「她是荷蘭人,非常美,性格自由奔放……」

這個美麗的女孩以自己的方式讓宗薩體會到了愛情里苦的滋味。

「這個歡喜快活的女孩,給予我非常珍貴的教導。我必須視她為使我覺醒的上師之一,是如此的特別。」

他坦然地面對感情:「如果有一段感情從一個非常奇怪的角落來到你身邊,如果它出現在你面前,你應該有自信,並且接受它,讓生命流動。」

一行禪師遇到美麗的比丘尼

這是一個禪修的課題

當一行禪師在徹悟寺遇到這位美麗的比丘尼時,他24歲,她20歲。

在回寺院的路上,他忽然看到一位比丘尼凝望著附近的山峰,彷彿突然有一股清涼的風拂過他的面頰,她看起來就像觀音一般,寧靜、慈悲、美麗。

他覺得那並不是他們相遇的第一次,「否則,愛怎麼會如此輕易地發生呢?」

在她身上有他嚮往的一切。他讀懂了自己的心,「我知道我愛上了她。我只想同她在一起,坐在她旁邊,看她。」

她也讀懂了他。作為出家人他知道「這是一個關於戒律、正念、僧團、菩提心和自我完善的故事。」

他控制住了,他說「維持我們之間愛的最好的方式是成為真正的自己、好好地成長、建立起深沉的自尊……至今她依然以某種方式存在於我的生命里

3位高僧開示

我們如何愛,今生才能幸福美滿

學誠法師

多感恩,少抱怨,珍惜現在

人與人的交往中,我們總認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計較公平與否。這樣的感情歸根究底是對自我的愛,痛苦與失落也來源於沒有滿足自我。

在感情中,多要求自己,少期待對方;多感恩,少抱怨;珍惜擁有的,不要執著於沒有的。

在感情之外,要有其他令自己有力量的夢想,不要把感情當作生命的全部。

星雲法師

愛是犧牲、奉獻、鼓勵、慈悲

常常聽到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人類從何處而來的?」佛經裡面便告訴我們:「人是從愛中來的!」

經上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眾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愛的生命。愛,是生命的根源。

「愛」究竟像什麼呢?從壞的方面說,愛如繩子,似枷鎖,會困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

從好的方面講,愛是犧牲、是奉獻,愛是鼓勵、是慈悲。

索達吉堪布

過於執著一個人,痛苦就會不斷降臨

一切都是為了「我」,不是為了愛。

現在不少人動不動就山盟海誓,但實際上,他們承諾得再動聽,最愛的還是自己。對方讓自己快樂了,就願意跟他朝朝暮暮;假如對方背叛了,便會因愛生恨。

有人說過:愛情,是人性自私中的最高境界。所有愛情都是「我」愛你,因為有「我」,才有愛。

一切都是為了「我」,不是為了愛。 只要有求,註定是苦 常言道,有求則苦。過於執著一個人,痛苦就會不斷降臨。《正法念處經》也說:「若人貪著欲,眾苦常現前。」

GIF

看完師父們的開示,

不知你有何感悟呢?

是否會從此時此刻開始,

學會改變自己,學會放下,學會如何愛……

佛教讓我們放下萬緣,

不要執著感情,但不是叫人無情,

反而教導我們在感情中,

將執著、佔有、猜忌化為理解、包容、奉獻,

那麼,

終將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另外,看完《前任3》之後,

我們更要學會珍惜,

珍惜現在,珍惜眼前人!!!

-01-

這兩天刷屏的兩首歌,一首叫體面,一首叫說散就散。

電影院里響起:「分手應該體面,誰都別說抱歉」的裊裊歌聲,於是乎,總是看見角落裡,或跪倒或癱坐,幾個形單影隻,聲淚俱下的人。

這部打著喜劇幌子的電影,我覺得它故事老舊,情節拖沓,尬笑尬演的成分明顯,可為何就高居票房榜,賺足了一票人的眼淚呢?

或許是觀影人,都感同身受了,都想起前任了。

音樂一出,如電影呈現的畫面,很多人不自覺的將自己代入電影的角色當中,下意識的提醒自己,曾經也是這樣不顧一切的愛過、恨過、後悔過。

當最後林佳已和別的男人結婚生子,孟雲也找到新的歸宿時。我突然明白,這麼多聲嘶力竭的背後,或許是不認同電影里,兩個曾經相愛的人,無法在一起的現實。

這些歷歷在目的場景,光影投射於身,他們就齊刷刷的掉入回憶的痛楚里,無法自拔。他們做不到笑著祝福,更無法體面退出。

-02-

相愛時,恨不得化作比翼鳥,結為連理枝。不愛了,又試圖飲鴆止渴,老死不相往來。

愛情是會讓人歡喜,更會讓人瘋狂的東西。而美好的愛情,絕不是一天兩天的興奮雀躍,也更不是撕破臉皮,你死我活的狼狽模樣。

美好的愛情,起於美,止於好。如同錢鍾書老先生與楊絳,如同教科書一般的愛情。楊絳覺得他眉宇間「蔚然而深秀」,錢鍾書覺得她「薔薇新瓣浸醍醐」。

相愛時如他們那般恬淡的美好,不愛時也可以笑著放下。

《前任3》的結局,還算是現實的樣子,而非故意以「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完滿結局,搪塞在座的那麼多瞪大眼珠,等著哭的人。

看著視頻里那剪短頭髮,深夜在大街上邊走邊哭的人,我不甚理解,為何愛情可以把一個堅強的人,瞬間擊碎的體無完膚。

就像網上所說的那樣,這部影片不是要讓你回憶前任,而是要讓你珍惜眼前人,不然現任也終會變成前任。

過去的何不讓它過去,為何要等到彼此都埋藏往昔,還要流著眼淚,挖掘當日的細節?

-03-

拋開表演的成分,那些僅僅是看完一部電影,就轉身投懷送抱於前任,把現任置之不顧的人啊,不是愛讓他們多麼奮不顧身,而不過是當下的情景代入感,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和前任,還有一絲複合的可能。

當然不排除這裡面,有的是真愛,是百轉千回,歷經滄桑,最終廝守的一對兩對。可現實里,哪有那麼多分手了還能做朋友的人啊,大多數人都是分手就再不相見的主。

就像李聖傑的那首歌「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真愛的結局不是撕破臉,而是我希望你能找到一個比我更適合你的人。

我們羨慕「浮世三千,吾愛有三」的美好愛情,更欽佩於「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的體面退出。

要愛就好好愛,不愛就手放開。

-04-

說起前任,很多人都咬牙切齒:「我希望他的兒子不是親生的....我希望她的老公是無能的....」

看著網上這些毒舌言語,我不禁在想,為何這麼多人對前任的怨念如此之深。明明曾經如膠似漆,任誰都不得壞話半句,現在說起時怎麼是這樣的不堪場景。

那些年我們愛的人,究竟是人渣,還是我們眼瞎?

看完這場電影我明白了。兩個人矯情於誰也不想開口說抱歉,說我愛你,等到分道揚鑣,天各一方時,又覺得自己還愛著對方,死活要找回那段畫上句號的愛。

現實中很多愛情就是如此,愛的轟轟烈烈,撕的痛徹心扉。其實,我們幾乎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不管是人生際遇,還是愛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若還要糾結於此,也定會眼下的風景。

做好了告別的準備,就收拾好行囊,輕拉上門窗,瀟洒離開。藕斷絲連,只會讓自己深陷回憶的苦楚,活得狼狽。

真愛,不僅是予人玫瑰,更是予己馨香。

放手好過糾纏,何不把曾經的美好埋藏於心,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醒來的時候,再去尋覓真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曼殊一葉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先生:學佛者病了,最需要什麼?

TAG:曼殊一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