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但龍長啥樣還要靠他畫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但龍長啥樣還要靠他畫

有首歌唱得好,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龍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神話生物,我們的瓷器上有龍,《西遊記》里有龍,故宮到處都能看見龍的裝飾,連中華小當家做個菜都能召喚神龍,要不是因為龍是虛構的,早就變成寵物界的頭牌,「吸貓」也要讓位於「吸龍」了~

不過龍到底長什麼樣呢?如今我們常見的龍,大多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那麼就奇怪了,既然龍是不存在的神獸,它的模樣必定是飽受爭議的,路人甲可以說龍有八條腿,路人乙可以說龍會直立行走,路人丙還可以說龍是山雞變的呢。

我們先來快速回顧下歷史,其實古時候的龍真的不長這樣,畫風可是多姿多彩。

新石器時代的龍,這隻紅山文化地層出土的玉龍也出現在課本上,它的鼻部前突,端面有兩個鼻孔,是豬首特徵,所以龍其實就是一隻身材纖長的小豬豬啊。

玉龍,新石器時代後期,國家博物館藏

戰國帛畫上的龍,頭部尖細,圓目長嘴,頂有翰毛,身材整體比較枯瘦,像是蛇與鳥的結合體。

人物御龍帛畫,戰國中晚期,湖南省博物館藏

西漢馬王堆出土的T型帛畫里的龍,瞧那細長的脖子,左邊的龍還有一對拉風的翅膀呢。

T型帛畫,西漢,湖南省博物館藏

《洛神賦圖卷》里為女神拉船的龍們,呃,這呆萌的狗刨式,萃花彷彿看見了自家的狗子在游泳……

《洛神賦圖》卷,晉,顧愷之(宋摹)(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的鎏金龍,動感飄逸的S造型,除了有一根超長的細尾巴,大致造型和現在的龍比較像了。

鎏金鐵芯銅龍,唐,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那麼,中國龍的造型到底是什麼時候拍板敲定的呢?看這個趨勢,沒錯,就是宋代啦。

建於北宋年間的聖母殿,殿前廊柱上有八條木雕盤龍,怒目利爪,栩栩如生,形體特徵與現在的龍基本一致。

聖母殿,山西太原

宋代還有最有代表性的畫龍老司機——陳容。

陳容,字公儲,號所翁,做過國子監主簿,雖然不是畫院畫師,但他擅長作畫,畫龍尤其令人稱道,他的龍被稱為「所翁龍」,是後世畫龍的典範。

陳容,墨龍圖軸,廣東省博物館

這幅墨龍圖軸畫了一條神龍盤踞空中,身體蜿蜒盤曲彷彿正在游弋,攪動雲霧,大風乍起,神龍目光堅定,彷彿瞄準了某個獵物一般,神氣威風,栩栩如生。

此處科普下古時畫龍的「三停九似」,「三停」即龍的身體分成三等分,「九似」則描述了龍的九個重要的外貌特徵。最早提出這一說法的人已不可考,從文獻來看應該出現於五代至北宋時期。五代南唐畫家董羽提出:

「自首至項,自項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九似者,頭似牛,嘴似驢,眼似蝦,角似鹿,耳似象,鱗似魚,須似人,腹似蛇,足似鳳,是名為九似也。」

北宋中期,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將「三停」改為「自首至脖、脖至腰、腰至尾」,「九似」也與董羽有一定出入,「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畫龍「九似」

畢竟誰也沒見過龍,人們看法不一也很正常。陳容的龍與郭若虛的說法更接近。不過「三停九似」只是對造型的要求,陳容的畫妙就妙在,龍的周身總是有翻滾的風雲氣浪。

有時用墨洇出厚厚的棉花似的雲

有時是細密的墨痕,可以感受到風的速度

有時是一層層滂沱巨浪,極具壓迫感

有時用一個巨大的氣旋,彷彿天地都被攪動

在急劇的自然現象中,神龍泰然自若穿行其間,氣勢磅礴,彷彿是它在主宰著宇宙萬物,天地隨著它一舉一動而氣象萬千。正是這些外部的襯托,使龍區別於牛、馬等普通動物,有了神性,靈獸的氣質躍然紙上。

這些雲和浪還使神龍半隱半現,沒有一條龍完全露出全貌,總有某部分被遮掩,彷彿在告訴觀眾,凡人是無法窺得神龍全貌的。

陳容,九龍圖,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據說陳容畫龍往往在酒後,興之所至,潑墨成雲,噀水成霧,還會直接用布巾濡墨,信手塗抹,然後再用筆勾畫。那些狂風巨浪很可能就是用布塗擦出來的,才有了那種大氣磅礴的勁道。

龍的形象在宋代基本定型,我們如今看見的龍紋樣,基本都長一個樣子了。從元代開始直至清末,龍紋樣是皇家專用,畫龍的人越來越少,或許是這個原因,陳容的作品便成了稀有物,備受追捧。

據統計,目前海內外署為陳容的龍圖總共22件,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共11件,海外11件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共11件,且不確定是否為陳容的真跡。

即便真偽存疑,陳容的龍圖依然是畫界的扛把子選手。去年3月,日本藤田美術館為了籌集經費修繕場館,委託紐約佳士得,拍賣一件從清宮流出的陳容《六龍圖》,估價為120萬-180萬美元,最終成交總額高達4896萬美元(約3億人民幣,平均一條龍值5000萬~),使這位南宋畫家再次聲名大噪。

陳容,六龍圖(局部)

最後來欣賞下這幅傳為陳容的作品,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其中充分展現了陳容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風格,仔細看看,他到底畫了幾條龍?

答對了你就是妥妥的龍的傳人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萃 的精彩文章:

這本傳世孤本畫梅教材,為何能被黃丕烈、吳湖帆收為鎮宅之寶?

TAG:藝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