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古詩詞佳句隨感

讀古詩詞佳句隨感

GIF

【原創】狼頭長嘯李樹身

2018年1月12日作於

鳳棲山麓神韻居寒舍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這一佳句,出自宋代文武雙全的著名將領辛棄疾之著名詞作《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史上對於詩詞作品成因的論述,筆者認為《詩-大序》最是言簡意賅:「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

所以,在欣賞「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這一佳句之前,我們須得基本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及其寫作此佳句的語境成因。

辛棄疾,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著名將領,且有「詞中之龍」美譽;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至開禧北伐前後,又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享年六十八歲。

有史評稱,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向,以功業為自許,然而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卻始終沒有動搖,反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寄寓詞作中 。其詞作品的藝術風格多樣並以豪放為主,而風格則沉雄豪邁卻又不乏細膩柔媚;不僅題材廣闊,且善化用典故入詞,寫作則力圖抒發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著重傾訴其壯志難酬之悲憤......

由於史上對此詞的欣賞者眾多,所以釋義也就莫衷一是,眾口難調。在此,筆者不敢狗尾續貂,唯謹遵諸家約定俗成的釋義輯錄於下,以饗網友:

「空蕩的秋空雖火紅似火,可是我心中卻千里冷落凄涼,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隨著天空流去,何處會是盡頭,這秋天無邊無際。無奈的眺望遠處的山嶺,為何,報國又比登天難,為何,國家又如此腐敗,只能怪人間正道是滄桑。那群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難道說,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嗎?斜下的太陽照著這亭子,在長空遠飛離群。孤雁伴著它那凄慘絕望聲從天空划過,或許是映照著我這流落江南思鄉遊子。我看著這寶刀,卻不曾沾染著敵人的鮮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欄杆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天下知我者,還能有誰呢?

我可不會像張翰那樣,為家鄉之景而歸。那劉備天下為懷,斥責許氾,辭氣激揚,令人佩服。只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著風雨飄蕩中的國家,時間如白駒過隙!連一拭英雄淚的紅巾翠袖也無人喚取了。」

為何舉薦「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為全詞佳句?依筆者之愚見,可簡論兩段文字如下:

「儘管作者辛棄疾,憂國憂民,意厚情濃,但怎奈何上有無能昏君主政,腐敗透頂致朝綱廢馳;且奸佞當道,排擠陷害忠良,令人心寒齒冷......於是,辛棄疾痛感自己雖捨生忘死,奮勇征戰,可到頭來仍無回天之力,挽大廈將於即倒,所以情難自禁地『嘆息時光在白白流逝』。他巧用『憂愁風雨』這種大自然景象,比喻當時已經是『風雨飄搖的國運國勢』;還更進一步巧妙地化用了蘇軾的《滿庭芳》『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就更顯恰到好處地加重了作者原本就已塞滿心胸的憂國憂民情懷。」

「接下來,作者運用典故《世說新語·言語》中——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詠至此處,實乃作者借抒發自己未能收復失地而虛度歲月的悲壯感慨情懷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狼頭長嘯 的精彩文章:

憶兒時捧讀《毛詩》之隨筆

TAG:狼頭長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