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潔癖的日本人

有潔癖的日本人

對於赴日本旅遊的中國人來說,在日本泡溫泉是必不可少的旅遊項目。的確,日本作為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溫泉資源。同時,作為海島國家,它又擁有世界上最為豐富的降水資源。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於有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水資源,愛洗澡成了全民的癖好,也由此養成了區別於其他國家的「潔癖」。

與不愛洗澡,只能發明香水遮蓋身上臭氣的歐洲人不同,日本人自古就喜歡洗澡。即便是在設施不完備,洗澡條件艱苦的過去,普通貧民也喜歡去可以洗澡的寺院洗澡。據說在德川幕府時代,日本的「銭湯」--「公共浴室」便已經很普遍。時至今日,日本的普通家庭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浴室,普通日本人每日洗澡,有的人甚至一天洗兩、三個澡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由於愛乾淨,所以走在大街上,我們幾乎不會看到衣著骯髒、滿身臭氣的流浪漢。即使在夏天最炎熱的時候擠在最擁擠的地鐵里,也不會被身旁不潔的人熏到。我曾經奇怪為什麼從沒在公共場所和交通設施中見到過那些像建築工人等滿身灰塵的體力勞動者。後來才知道,原來在下班後他們都會在單位洗完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後離開。

記得一次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開車,前面是一輛跑長途的巨大的運貨車。與國內滿是泥土、尾燈不全、車牌污濁不清的長途貨車相反,由於整部車太過乾淨,我甚至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車輛映在前車的車身上。銀色的車身像鏡子一樣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發光。

的確,在日語中表示「美麗」的最常用的詞是「きれい」,而這個詞本身還有「乾淨」之意。所以,在日本人的生活美學裡「沒有乾淨便不能稱之為美麗,要是美麗則必然乾淨」吧?

日本人從要求自己身體潔凈、所用物品潔凈,進而要求周圍環境潔凈。每一位到日本的外國人都會驚詫於日本的乾淨與整潔。網上曾流傳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民眾湧入街頭避難。地震停止後人們紛紛離去,留下整潔的街道的照片。高曉松也在節目中談到過在日本參加一個幾萬人的音樂節,整晚的活動結束後,現場竟沒有留下一片紙,一個空瓶子。這些當然是國民素質的整體體現,但其背後不得不說有日本人追求「潔凈之美」的天性的原因。

除此之外,日本人還追求文化和精神層面的「潔凈」。一個很好的例子便是日語本身。曾不止一次被問日本人罵人的時候說什麼,答:「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八嘎丫路』。」於是又被問「沒有別的了嗎?」仔細想想頂多就是表示「大糞」和「傻瓜」的「くそ」和「あほう」了。而中國話自是不同,這一點早年就有魯迅先生寫文撰述。所謂「國罵」,所謂「京罵」,真是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想來留日的魯迅先生也是在對比了中日文後發現了它們的區別吧。所以可以地說:日語是很「乾淨」的語言了。

微博:極璐日語記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拿什麼維護你的愛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