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怕的是,我們的孩子一直在通過動漫認識世界

可怕的是,我們的孩子一直在通過動漫認識世界

有一個詞叫「二次元」爸媽們知道嗎?

估計少部分家長沒聽說過,大部分家長聽過但是不知道啥意思,估計只有極少數家長清楚這個詞意味著什麼。但下一個詞你肯定不陌生。

你聽說過動漫嗎?你的孩子沉迷動漫嗎?

所謂的「二次元文化」其實就是通俗意義的動漫文化,在我們這些外行人的眼裡,基本你可以畫等號,但可能有些家長就納悶了,一個破漫畫你有啥大驚小怪的?誰還沒看個動畫片長大?

家長們,你可能小看當今的動畫片了。

一、動漫產業對90後和00後的影響

QQ大數據發布《95後娛樂觀-動漫》報告顯示,在大家眼中認為是小眾的動漫,在95後的世界卻是主流。追番對他們是日常,他們甚至表示動漫能提高視野和知識,促進社交等。

動漫,很多人眼裡是個小眾的愛好,但數據顯示66%的95後認為看動漫是日常,他們中有超兩成的人同時追7部漫畫以上,超三成的人每周看動漫的時間高達6小時以上。

另一項調查中《2015-2016二次元產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二次元用戶以90後、00後群體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上廣深及省會城市。與此同時,二次元用戶付費比例較高,他們樂意在各種二次元內容上花錢,如漫畫、寫真等印刷品;玩偶、遊戲等周邊產品,以及聲優、虛擬歌姬的演唱會及相關表演。據統計,在二次元文化周邊上,二次元用戶每年平均花費超過1700元,比如一些手辦(模型),衣物,小掛飾這些都叫做「周邊」。

也如前面說所,大部分爸媽並沒有太神經緊張,93%的父母不反對孩子追動漫,部分家長還表示會給予一定的支持。當然,父母的支持或許與動漫能帶給95後的好處有關。調查顯示,70%的95後認為動漫提高了自身的知識和視野。

數據表示,52%的95後認為動漫促進了自己的社交。他們看漫畫用騰訊動漫、交流動漫用QQ、看動畫到B站,這一套行為模式基本涵蓋了當下大部分動漫愛好者的線上生活,而95後,正是「動漫和社交網路」這對CP最活躍的擁護者和實踐者。

看到這些數據,你應該明確了一件事情:對於90後和00後,動漫已經不是「看看動畫片」這麼簡單的事情,動漫已經成為一種獲取內容的方式,一個同齡人的社交話題。

二、我們的孩子都在看什麼動漫

調查顯示,近七成95後表示喜歡日本的動漫,但在對漫畫的態度上,95後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超8成95後認為國漫越來越好,但認為題材還是過於低齡化。95後受訪者大熊表示「國漫的人設畫面越來越精緻,但落實到情節構造上,還是過於幼稚了一些。」

提到了動漫產品,不得不提日本了,這是世界動漫產業的老大,日本動漫有非常多的精華和可取之處,比如畫風,審美,題材等等,不乏很多類似宮崎駿這樣大師的經典作品,可以說是內容產業的養分。

但只要是內容產業,就一定也有一些詬病,就像你聽個說唱其實沒啥,但較真起來也會遇到PGone這樣的被吐槽的作詞者,青少年聽這種說唱也確實是有爭議的。

我們來看看我們孩子看的都是什麼動漫:

1、優酷前三

排名第一的火影忍者不僅影響了90後一個時代的人,也影響了00後,2007年《火影忍者》TV動畫第一季在香港被列入「成年觀眾類別」的動畫片。這是自從於1995年10月廣播事務管理局方面於業務守則(節目)增加把不適合兒童觀看的節目列為「家長指引」或「成年觀眾」的規定以來,第一次有個別或全部集數列為「成年觀眾」類別的動畫。這部動畫片90後大多都看過啊,怎麼還不適合兒童觀看呢?

總的來說,《火影忍者》是一部針對性的描寫仇恨的作品,因此也有一定的悲劇成分在裡面,主題的最終目的性是於化解仇恨,歌頌和平,但內容方面以戰鬥和廝殺為主。拋開裡面的暴力畫面,他的三觀細看有許多扭曲的地方。

比如主角每次都喊著一個偉大的目標「我要當火影」,但平時卻不怎麼努力,總是擁有「主角特殊光環」,一遇到事兒就臨時抱佛腳,還總是能化險為夷;

比如故事中的友情觀也是奇葩,為了保護朋友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是一種非常偏激的友情觀,愛情也是一樣,基本都是生離死別,十分沉重;

比如其中的正義也是非常奇葩,很多台詞都是正義的旗號,但基本上都非常膚淺又莫名其妙,男二號「佐助」的正義觀更是滿腹槽點,但卻被很多粉絲著迷,這其中的人物極端理想化,正義極端化,盲目的積極向上,盲目的友誼和愛情,對於異己一律都是強行洗腦模式,也難怪被認定成年觀眾級別。

2、B站前三

《干物妹小埋》是個什麼樣的動漫呢?聽名字感覺就很特別,干物女出自日文,所謂干物女就是指那些不愛打扮,基本放棄戀愛,一個人看著漫畫或電視,假日躲在被窩裡,認為很多事情都很麻煩而湊合著過的女性,簡而言之就是宅女。

這部動漫主要講述的也就是小埋和哥哥在一起的「吃、睡、玩」的干物妹生活,主角小埋又懶又饞可是漂亮。

如果你將自己代入了小埋某個親戚的身份,然後你一看小埋的表現...這明顯就是一個熊孩子啊!主角小埋的無理取鬧、推卸責任的行為,就像親戚的熊孩子,讓你感覺和B站上不少彈幕說的一樣:「這要是我妹,看我不打死她!」。

就連製作組在製作時也刻意迴避了小埋他哥為什麼要忍受小埋的任性,而對小埋一再縱容和寵愛。因為這個問題是個炸彈,無論怎麼去解釋處理,小埋這麼做都是不合理而且錯誤的。只會加大觀眾的厭惡感和不適感。

但就是這樣的動漫,非常的火,而且很多孩子喜歡,當然很多人會說小石頭小題大做,確實很多孩子就是看個熱鬧,小石頭也看過,基本上都是全程快進都為了等那幾次「很爽」的打鬥尋個刺激,可是動漫怕你細看,而且還有很多動漫更加可怕。

上面那些漫畫,雖然三觀值得探討,但對孩子起碼無害,可有一些動漫,兒童觀看確實過於血腥,比如文化部就曾禁止過一批動漫,但這些動漫並沒有在網路上停止傳播,孩子依然可能會看到,而且像《寄生獸》、《東京食屍鬼》、《黑執事》和《進擊的巨人》這些還很火。

這些漫畫對於父母都是非常陌生的,但孩子們可不一定,重慶晨報記者曾在放學時間,隨機採訪了幾名中學生。大多數男生都表示,自己知道《進擊的巨人》。

「很刺激!」一說起《進擊的巨人》,正在讀高一的小李立即提起了精神。對於裡面的劇情,小李覺得很特別。

同讀高一的小鄭笑言,以前一說起巨人就想起奧特曼,而《進擊的巨人》則給了他完全不同的感受。「巨人比較兇殘,一般的人類都只有被吃的命。」

而知乎的網友也對動漫《黑執事》做過這樣的評論。

是的,影響這件事情不好說,看熱鬧肯定沒啥影響,萬一沉迷呢?

三、沉迷動漫會對孩子有啥影響?

百度先說了一波真話,家長們的反饋也是很多,一位家長說: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對動畫片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天睜開眼就知道看電視,沒完沒了地看動畫片,還常常因為看動畫片耽誤了吃飯。

這還都是好的,下面的更是費解。

1、「你要扣了我的車,我就毀滅地球」,走火入魔成了笑柄。

湖州交警近日查獲一輛浙E轎車共違章27次,表示要扣車。車主96年生,稱我來自銀河系皇家,銀河系3分白7分黑,你扣我的車,我很憤怒。你要扣我的車,我要滅地球。最終交警排除毒駕,還是扣了車。不少網友看完這段視頻後,紛紛認為,他被動漫或小說「洗了腦」。

這哥們真的可以了。

2、「90後女效仿紅太郎,用自家平底鍋將70後外企高管老公拍成植物人」

敗家媳婦是看動漫出來的。

3、孩子看小豬佩奇模仿豬叫引家長抵制

一不小心,你養了個新品種。

4、內容露骨讓大人看了都扎眼,西安10歲女娃痴迷漫畫書, 偷錢買書多達500塊

家住西安南郊的一位李女士,發現上四年級的女兒,最近迷戀上了一種漫畫書,可這書的內容讓李女士有些擔憂。內容更是不堪入目,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10歲的女兒就偷偷的背著她,買了五百多塊錢的漫畫書。沉迷其中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大幅下滑。

李女士說,這本《天降賢淑男》是老師從自己10歲的女兒手裡沒收的。「《天降賢淑男》,這種書她能看嗎?都是親呀抱呀,而且還有一些親密的動作。」

李女士:「包里有七八本那種漫畫小說,我把書翻了一遍,發現裡邊的內容是不堪入目,讓人看了扎眼。這些成年人看了都會羞愧得很,不要說四年級的學生了,第一次我就扔掉了。

本想著孩子不會再買,可是前天晚上,孩子睡著了,我在她書包又發現了六本這樣的書。」

兩個月的時間,女兒就背著她買了五百多塊錢的漫畫書,沉迷其中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大幅下滑,已經從班上的前十名掉到快三十名了。

一本書少說十幾塊錢,李女士平時除了給孩子幾塊錢的吃飯錢,並沒有給太多,孩子甚至為了買書從媽媽包裡面偷錢。

5、對待女性的價值觀錯亂

這是赤裸裸的女性偏見。

6、玩出人命的

7歲男孩模仿動畫片拿著傘從5樓跳下,6歲男孩模仿奧特曼從6層跳下。

五歲的小女孩被姐姐用電鋸,學著動畫片《熊出沒》中的光頭強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

2歲小男孩模仿《熊出沒》光頭強 用斧頭砍傷自己手指;

7歲男孩模仿「光頭強」改造風扇 左手絞進高速扇葉;

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玩「烤羊」 兩男童全身被燒傷。

四、動漫產業的空前繁榮

我國的動漫產業發展勢頭非常的迅猛,從產值上看:產值從「十五」期末不足100億元,到2014年超過1000億元。目前每年仍保持10%以上的較高年增長,中國動漫行業產值在2016年突破1300億元,2017年預計將達到近1500億元規模。

從用戶數量上看: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動漫核心用戶將超過8000萬,被稱為「二次元」人群總數將超過3億,97%以上是「90後」和「00後」。

所以,這個產業已經不是家長們想像的「看個動畫片」那麼簡單的事兒了,這是青少年必須接觸的一種內容形態,這就和我們上學時候的特殊書籍,遊戲廳,網吧,撞球廳一樣,你偶爾去去叫休閑,沉迷了可能就出問題,而且去的地方不對還會被帶壞。

而中國的動漫產業雖然空前繁榮,但在這之前一直是日漫佔主流,而日漫是一個很成熟綜合的體系,裡面會有很多漫畫的主題就是色情、性別歧視、過度女性化、過度男性化、宅文化、暴力血腥、黑暗負能量等等,這些漫畫在日本是允許售賣的,而且日本有明確的管理辦法,有調查顯示,日本動漫的觀眾平均年齡為 32 歲。

但這些30多歲的人看得東西到了中國就變成十幾歲的孩子看,問題就產生了。

而中國動畫公司的作品多數是為 12 歲以下的觀眾製作的。儘管中國動漫將這種表現方式 定位在兒童格式上,但卻產生形式與神韻相違,內容卻沒有完全為兒童著想。動漫如果只考慮教育性和知識的傳遞,而缺乏在情節、畫面上吸引人的地方,就很難成為為人們喜愛接受的動漫作品。強調「寓教於樂」的中國動畫,結果是有教而無樂,平凡的人物,枯燥的故事,弱智的風格,生硬老套的情節。

孩子們不喜歡是完全正常的,當年我們會喜歡的葫蘆娃和今天的日本動漫比起來,可能孩子真的會覺得更血腥的更爽......

所以,主流媒體對動漫產業的繁榮發展,對待「二次元文化」也提出了很多想法,也表達了態度。

《光明日報》2016年1月曾刊載文章《二次元潮流深度影響社會文化生活 能否破壁成主流》中提到:

二次元文化存在一些不健康元素,但這些並不是這種文化的主流。二次元文化的核心是動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必然有高雅和低俗之分。比如,日本動漫中有不少暴力色情、低俗幼稚的內容,但也有宮崎駿這樣的大師用作品探討科學、政治、生命等嚴肅命題。

《光明日報》在2017年7月又發文《面對「二次元潮流」 主流文化不應缺位》,其中提到:

二次元文化的盛行,於資本市場可能是利好,但對文化領域是喜是憂,則需要時間的驗證。當下二次元文化的各類活動主要是在互聯網這個場域完成的。新媒體不僅為二次元作品提供了便利寬廣的展示平台,還為網路一代找到了同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間。

在這種環境下,二次元逐漸跳脫了孤立的虛構故事空間,超越了動漫的藝術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廣泛、內容更豐富的時尚潮流。然而,成也網路,敗也網路。由於互聯網對海量內容的篩選、監管和把控不甚嚴格,二次元作品中夾雜著一些暴力、色情、低俗、頹廢、幼稚的元素,使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蠻生長、良莠不齊的窠臼。

隨著主要受眾群體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與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進程將逐漸加速。在這一過程中,主流文化如果對二次元充耳不聞,只會拉大與青少年群體之間的裂隙。

五、動漫可能造成的問題已經明確

1、扭曲的價值觀

在許多動漫作品中,解決矛盾的唯一方式就是暴力;

對待女性的態度問題非常大,導致孩子的歧視思想;

逃避現實的避風港,沉迷二次元不能自拔;

宣揚錯誤的生活觀念,把死宅當成優點;

2、動漫真的會「教育」人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學院教師劉月蕊指出,儘管有許多動漫作品主題宣揚的是和平,但動漫中追求和平的手段依然是暴力。暴力情節貫穿始終,畫面中對暴力的渲染也是極盡誇張之能事。從整體的角度看,暴力情節對青少年的影響遠比故事的主題強烈的多。在日本本土有研究證明,過多渲染暴力的動畫片一經播出,馬上就會在中小學和幼兒園引發相關的暴力事件。

3、「讀圖一代」的精神內核弱化

動畫漫畫是一種社交語言,也是一種社交貨幣,孩子們樂意接觸,但過程中體會到了一個虛擬的烏托邦,「讀圖一代」中的一部分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就算是不在其中沉溺,這些價值輸出的讀物60%來自日本,29%來自歐美,中國本土包括台灣的才佔了11%,20個最受歡迎的動漫形象里只有一個孫悟空是中國的。

這些問題的根本不是錢沒賺到,而是我們的民族不能給自己的孩子輸出價值觀,不能給孩子提供真正吸引他又不會有害的動漫,提供的都是他們不喜歡的,又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們不去看那些可能有害的動漫,這是我們精神內核弱化的根本。

六、家長該怎麼辦?

動漫產業的問題很多,就跟遊戲是一樣的。

冷靜下來,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真正該帶著孩子認識世界的,本來也是父母。

只不過這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孩子有了一個比父母反應更快的工具——網路。

他們自行接觸了遊戲,自行接觸了動漫,他們開始認知世界的快樂,悲傷,感情等等。

於是動漫遊戲這些內容代替了父母的功能,問題才產生。

盲目的阻止一定是不合適的,因為動漫確實是社交語言,就跟遊戲一樣,你不會玩不愛看,可能你連朋友的話題都沒有,阻止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交流才是。

對於父母而言,了解孩子在看什麼,在喜歡什麼就很關鍵了,這個了解是根本上的交流,不是稍微了解一點覺得「畫的什麼玩意兒跟個鬼一樣」,或者「成天看這些神神叨叨的噁心的有啥出息」,或者「這人眼珠子都快趕上臉大了你有什麼看頭?」這樣的態度。

這樣的態度不是交流,這是壓迫。

聽聽孩子喜歡的這個動漫什麼,感受一下,遇到暴力血腥這些可以跟孩子交流交流,看看孩子是認可還是只是看個熱鬧,這樣你也就放心了。

當家長的一定清楚,父母只需要確認孩子並沒有被傷害即可,阻止不是教育,那會孤立了你的孩子。

畢竟爹媽也只希望孩子是「看個樂呵,無傷大雅」,是這樣,無妨。

罵人的都是沒素質的小流氓嗎?

打人的都是不講理的混混兒嗎?

玩遊戲的都是沒追求的死宅嗎?

看動漫的都是沒品位的孩子嗎?

都不一定。

罵人有點粗魯,但你要知道為啥,它可能是情緒的起點;

打人有點過分,但你要知道為啥,它可能是被逼的無奈;

遊戲確實上癮,但你要知道程度,它可能是正經的愛好;

動漫確實混雜,但你要知道態度,它可能是偶爾的消遣。

交流是讓你知道你孩子所處的情景的唯一方式,只有了解他喜歡的世界,你才能看到他眼裡的世界。

同樣是看動漫,同樣是那部火影忍者,有的孩子可能就在聊裡面的政治和人性,津津有味地分析這其中的深意,有的孩子學會的是「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女性都是吊車尾」。

而他們產生區別的原因是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石頭侃升學 的精彩文章:

TAG:小石頭侃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