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的春天,美食與美景同樣不可辜負

安徽的春天,美食與美景同樣不可辜負

俗話說:四季更替,適食而食,不時不食。隨著春天來臨,萬物復甦,山野中的嫩蔬、河野中的時鮮等等各種順時而生的美味又刷起了一波春季的沒事大賞。總之,此時的安徽,美食與美景一樣是不可辜負的,一起來看看吧!

春筍——嘗鮮無不道春筍

民間素有「嘗鮮無不道春筍」的習慣,春筍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少澱粉、粗纖維的健康食材。

雖說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筍卻是一年裡最鮮美的筍。我想,再挑剔的胃口,恐怕也不能拒絕春天裡最嫩、最好吃的春筍吧。

推薦菜:

油燜春筍,家家戶戶都會燒的一道筍菜。它選用嫩春筍,去殼清洗,燒沸水,焯春筍,熱鍋,進過五成熱油翻炒,待鍋邊熱氣裊裊,瀰漫出噴香的油燜春筍味道時,加冰糖、黃酒炒勻,改用大火收汁,鮮咸而帶甜味,讓人百吃不厭。

春筍炒臘肉,筍與腊味是安徽民間常見的食材,每年的三四月,浸染春雨而出土的春筍最是金貴,配著年節剩下來的臘腸臘肉,這道細火爆出的經典佳肴,不僅入口爽滑,肥而不膩,而且味極甜美,送飯最宜。這一咸一鮮的搭配,其實有講究。春筍、鹹肉,均是營養豐富的食材,配合默契,各司其職。

推薦地:黃山祁門

最新鮮的春筍,最清新的空氣

古韻徽州的山水多,有山的地方竹子也多,有竹子就有春筍的小尖牙。耕牛犁田、天邊雀鳥鳴囀、遠處炊煙牧童。

黃山景區眾多,每一個古鎮的小飯館上都會有春筍這一道菜。所以不妨驅車爬到山上,呼吸大自然的清新,低頭找找小尖牙,嘗一嘗這春天的味道。

薺菜——吃了薺菜,百蔬不鮮

春天,是一個適合咀嚼的季節。薺菜,應該算是報春最早的精靈,薺菜鮮美,非一般菜蔬所能比擬。乍暖還寒之時,它們已經迫不及待地鑽出地面,在山間,在田野,鬱鬱蔥蔥著,給人無限生機。

薺菜食用方法多樣,或涼拌、或清炒,或汆湯,可隨意調劑。簡單些,蘸醬就可以吃,又香又鮮,美味至極。用芥菜豬肉包餃子,咬一口,熱氣騰騰帶著芥菜的清香,那真是春日裡的美味。

推薦地:查濟古鎮

老城裡有最贊的薺菜吃法

現在薺菜已經是春天裡最常見的一道野菜了,但菜市場總是比不上自己采來的鮮美。去查濟古鎮摘摘野菜,順帶逛逛老街,然後在品嘗一次芥菜,那混合著山野間靈氣的香味,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的美好。

螺螄——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

皖南地區,水網交錯,各地都有吃螺螄的習俗。俗語說的好,「清明螺,賽肥鵝」。清明前後,在休眠中蘇醒的的螺螄從泥土中爬了出來出。

也只有在這個時節的螺螄肉鮮嫩肥美,而且在殼中又沒有小螺螄,肉質極佳的同時有保證了口感,是吃螺螄的最佳時令。

安徽的螺螄品種豐富,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韭菜炒螺絲鮮香爽口,肥嫩的田螺肉中,散發出濃郁的韭菜香,讓人慾罷不能。

推薦地:蕪湖響水澗

萬畝油菜花海望不到頭

這裡溝渠縱橫、河網密布、田舍井然,自有一派水鄉田園風光。這裡好山好水更是養出了一批肥嫩鮮美的螺螄,原生態無污染帶來的是最純的口感,不可錯過。

河蚌——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

春天,是吃河蚌的好時節。老人們常說「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而愛吃河鮮的人,都喜歡將燒熟了的河蚌肉用來燒菜苔。河蚌的鮮味兒配上菜苔的清爽,讓人吃過之後便不會忘記。如果自己做,記得要少放鹽哦,河蚌本身已經足夠鮮美了。

河蚌燒豆腐。將河蚌熱油爆炒後,加上姜蒜等佐料,然後摻水熬湯,水沸騰後,把豆腐片丟進鍋中猛火熬煮,再文火燉之。直到豆腐蒸成蜂窩狀,湯也熬得銀白如鮮奶方可。起鍋時再撒上碧青的蔥花,那叫一個鮮吶。

推薦地:巢湖

巢湖畔的鮮味

八百里碧濤波瀾壯闊,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來這逛逛春日風光,吃吃地道河蚌,不論湖光山色還是珍饈美味都能一網打盡。

除了這些,在安徽的春天,你還可以吃這些~~

豌豆——春天童年裡的美好回憶

春天是豌豆上市的季節,相必大家和豌豆相關聯的童年的記憶里全都是豌豆飯。奶奶會親手剝出最新鮮的豌豆,和糯米和鹹肉一起在灶頭大鐵鍋里翻炒至出香氣,還可以放入炒散的雞蛋,無需過多醬料配菜,單吃飯就很美味。

馬蘭頭——人氣最高的野菜

春天的田間地頭,遍地都是馬蘭頭。茅草地、菜園邊、小橋流水畔、竹籬茅舍旁……它探頭探腦地長在雜草叢中,葉呈橢圓形,顏色深綠;莖長兩三寸,帶點紅色的馬蘭頭是上乘。馬蘭頭最常見吃法就是加筍或香乾涼拌或小炒,焯水去掉馬蘭頭的苦味,拌上芝麻油,清熱又去火。

香椿——樹上蔬菜

香椿的味道,說是香也不準,貶為臭也不妥。安徽人都曉得香椿炒蛋。香椿又叫「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穀雨前後,是吃香椿的最佳時節,民諺稱,「雨前香椿嫩如絲,雨後椿芽如木質」。故清代文雅之人喚其為「吃春」。

地衣—— 最接近大地的野菜

地衣常常會被叫做「地木耳」和「地皮菜」,它緊貼黃土而生,每一片都像大地的耳朵。地衣酷似木耳,只要春雨過後,就會在地上一片片地冒出來。用最經典的炒「桑」燒法就可以翻炒出地衣原真的鮮味,經烹調過的地衣,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軟,但比粉皮為脆,潤而不滯,滑而不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