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理解世界,就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命運

如何理解世界,就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命運

如何解釋人的心理和行為?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科學」觀點,分別來自於生物決定論、社會決定論和行為心理學:

生物決定論的核心觀點是,人的行為是大腦的產物,甚至不妨說就是基因的產物。隨著神經科學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確確實實證明指出,人的大腦活動有著生物性基礎,一些典型的心理學問題其實都可以從神經連接的角度找出答案。那麼,為什麼不同的人在相似的情境下,面對相同問題,會得出完全不一樣的解答呢?生物決定論可以從生物功能差異的角度來加以解釋,比如不同的人對於同樣的創傷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其中一些人的應激激素皮質醇誰會顯著升高,所以為了幫助人們克服心理創傷,也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藥物。

社會決定論的論點在於,社會塑造並支持著人。行為心理學家則認為,人的行為是習得的,心理學領域有許多學者致力於用獎勵和懲罰來解釋行為,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上述三種理論都有助於人們更好的理解自己,更好的認識人際交往、人與世界關係的奧秘。問題是,這些觀點都很難避免將人看成是「生物機器」,或是受到社會和環境壓力塑造的、被動的、沒有思想的肉體,或是基因的生物學產品,這很大程度上將人的存在意義消解了。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重新定義心理學:關於心理學的另類思考》,出自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利物浦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彼得·金德曼。這本書希望突破前述三種常見的心理學思路(理論體系),對人的境況進行更加細緻、更加基於人性的考察。

全書開篇引述了近年來神經科學等學科領域的學者的研究進展,指出生物學意義上的大腦可以看成是電化學系統,而心理健康問題無法與環境因素、社會問題、人生事件截然分開。彼得·金德曼認為更有必要考量人的情感、情緒,特別是造成人的心理痛苦的許多問題,不能單單將之看成是簡單化的大腦活動或是環境、社會問題的投射。

常見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會將心理健康問題理解為生物因素、社會因素、環境因素三者在不同權重下的結果。這顯然忽略了人的心理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因素,比如藥物;或是環境因素,例如噪音,都會影響人的心理因素,因此出現幻覺。因此,前述模型理應在生物因素、社會因素、環境因素三者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連接中,加入心理因素,更加關注人的感受。

彼得·金德曼指出,人的想法、情緒、行為以及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這可以理解為心理學的新定律。習得性無助就是一種非常突出的心理因素佔據了主要驅動的心理健康表現。正是因為此,心理學、神經分析才會以行為干預等方式來幫助人們擺脫心理健康問題。

另一項新定律則表現為人如何理解世界,將受到其經歷和教養影響。在貧困環境中長大的人、經歷過創傷性事件或應激事件的人,或是存在遺傳性血清素代謝異常的人,容易引發心理上的自我譴責。這也是為什麼心理衛生需要更加廣泛的進入校園、社區、公共組織,幫助相當數量的人們走出心理和生理上的低谷。

書中第四章探討了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分析了傳統的治療手段的局限性,指出心理學家和醫生都應將心理健康和幸福問題納入到更廣泛背景中,重視不同對象所歸屬的文化觀念、社會意識。比如,西方心理學和社會文化都強調,心理健康需要獨立和自主,而在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社會鼓勵團結和集體性,傾向於強調家庭的需求。

近年來,包括英國在內,不少歐美國家開始重視不丹等效果的幸福經濟的全新概念,將國民幸福納入國家政策。彼得·金德曼認為,幸福政策,應當涵蓋心理健康政策和戰略,包括影響著人們心理健康的許多制度,如離婚、婚前協議、子女照看協定、養老金、靈活就業的福利等方面的法律或規定。彼得·金德曼強調說,人的行為、思想和情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由此決定自己的道德——道德水平如何,是否有關犯罪,「經歷和學習比生物因素更重要」,而這正是國家和社會應當發揮作用的關鍵方面。

在全書結語部分,彼得·金德曼指出,人們應當獲知,自己如何理解世界、理解的框架主要是通過經歷和學習來確定的,所以在積極爭取外部環境因素的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要學會主宰自己的思想,「抓住它、檢查它、改變它」,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從而最大限度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想時代 的精彩文章:

不懂心理學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TAG:閱想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