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的吃夢人和貘,如何被日本人合併在了一起,又傳回了國內

中國的吃夢人和貘,如何被日本人合併在了一起,又傳回了國內

日本奇幻文學大家夢枕貘花了十多年時間寫成了《妖貓傳》,傳中日本人間國寶空海禪師和中唐大詩人白居易攜手破了不少案子。夢枕貘用這部書向自己夢想的盛唐致敬。說起來,他的筆名中的「貘」,和白居易、空海還真有些聯繫,前者使用過這一意象,而後者……誰知道貘從中土傳入日本,不是由空海帶去的呢。

據說白居易頭風病犯了,就請畫師在屏風上畫貘。這是唐人的習慣,認為貘有驅邪之功,貘的皮做成墊子和寢具可以祛病,畫在屏風上則可辟邪。過了不久,白居易的頭風病果然見好,於是作《貘屏贊》:「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谷中。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按山海經,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

這段文字透露出幾個信息。一者,貘的樣子真是古怪,象的鼻子,犀牛的眼睛,牛的尾巴,老虎的腳爪,倒有幾分像食蟻獸,但食蟻獸遠在澳洲,絕不會無故跑來給中華兒女辟邪。長成這樣的動物,還有什麼呢?參考其他信息,大概可以判斷是出自四川地區的某種類似熊的動物。

《說文解字》中說:「貘,似熊而黃黑色,出蜀中」,《爾雅》「郭璞注」曰:「似熊,小頭痹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有人據此描述,將現實中的一類動物命名為貘,比如馬來貘,但似乎和文獻記載有所差別,不是一回事兒。《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記載太過玄幻,已經辨不清本來面目,所以白居易所見的貘究竟如何,不得而知。我猜他並沒見過實物,不然何不用貘皮作枕,何必用小屏風遮頭那麼麻煩。

二者,唐時並不認為貘可食夢。白居易說得清楚,貘是食鐵與銅的,郭璞又為貘添補了幾種食材,是竹與骨。鐵、銅、竹、骨,若夢是這幾種材質,那睡眠想必是一件極端可怕的事了。顯然,食夢者另有其人。

《唐六典》中的一句話破了案。卷十四記載了驅鬼的儀式,方相氏在其中要唱頌十二神來驅鬼,這十二神是誰注得很清楚,是甲作、胇胃、椎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十二神驅鬼的方式是「吃」,其中專門吃噩夢的是「伯奇」。這不是唐朝人的發明。杜佑寫到的這十二位凶神,至今在儺文化中還有所見,其根源遠比唐早得多,在《後漢書·儀禮志》中就有「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這也是十二位神中有正式出處的四位,其餘八位待考。

伯奇是什麼來頭呢?相傳西周宣王時,朝中有大臣名叫尹吉甫,出身兮氏,全名為「兮甲伯吉父」,甲是名,吉是字,伯表排行,父表性別。尹吉甫非常有名,有一件青銅器提到過他,就是兮伯吉父盤。此盤宋代時出土,民國後遺失。

尹吉甫有個兒子叫伯奇,其母早亡。尹吉甫續弦,又生一子,名伯封。天下的母親都是一個心思,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繼承者,鄭莊公的事兒想必耳熟能詳了。伯封的母親和鄭莊公的母親做法都一樣,吹枕邊風,不過伯封的母親更豁得出去,她跟尹吉甫說伯奇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不像兒子看母親。那還能是什麼眼神,尹吉甫又不傻,於是大怒。

盛怒之下,尹吉甫犯了一個神話中的父親經常會犯的錯誤——殺子。伯奇死後,化身為鳥,叫聲凄切,尹吉甫幡然醒悟,射殺後妻。伯奇從此就有了食夢的能力。在有的記載中,伯奇沒有死,還做了《履霜操》樂曲抒懷,也有的記載中寫道他的繼母還利用蜜蜂來導演了一出「伯奇脫繼母衣」的戲,具體情節就不描述了。總之,伯奇才是根正苗紅的食夢者。

為什麼如此而死的伯奇獲得的能力是食夢,不得而知,但他的這一人設,的確是秦時就有了。在睡虎地秦簡中的《日書》甲種當中,描述人有噩夢,醒來之後祈禱用以破除噩夢。這段祈禱詞說「某有惡夢,走歸豸今立奇之所。豸今立奇強飲強食,賜某大富,非錢乃布,非繭乃絮。則止矣。」這裡的豸今立奇很可能與伯奇有關。敦煌卷子中的白澤精怪圖,在提到人做了噩夢之後的祝詞當中,也有提及「伯奇」:「伯奇伯奇,不飲酒食肉,常食高興地,其惡夢歸於伯奇,厭夢息,興大福」。

伯奇和貘,被混為一談,就有了夢枕貘。但有一點很有趣。按照日本第一本百科全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載,貘的形象和唐朝時白居易所記如出一轍,而比《和漢三才圖會》年代稍晚,十八世紀中葉的妖怪畫師鳥山石燕在其四部妖怪畫卷——《畫圖百鬼夜行》、《今昔畫圖續百鬼》、《今昔百鬼拾遺》、《畫圖百器徒然袋》中,都未收入貘。到了十九世紀,「妖怪學博士」井上圓了的《妖怪學全集》中,同樣沒有把貘算作妖怪。

伯奇和貘被搞混,究竟是何時發生的呢?大約是很晚近的事了。小泉八雲在一九零二年出版的《骨董》一書中寫過一篇《食夢貘》的故事。「我」做了一個噩夢。在夢中,「我」的靈魂脫離了身體。正在「我」疑惑的時候,床上的身體突然動起來,呻吟著撕咬著「我」。「我」驚恐萬分,手中不知何時多了斧頭,「我」砍倒了屍體,從夢中驚醒,看到身邊出現了貘,「我」請求它把噩夢吃掉。貘卻說,它只吃噩夢,而「我」做的卻是一個好夢,這個夢象徵著將自己的魔性砍除。說完貘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貘可以食夢,大約就是十九世紀晚期才流行起來的說法吧。

關於食夢之事,有一條材料非常有趣,雖然與貘無關,不妨補記在這裡。同治十年,王闓運進京會試。在此期間,宴飲無虛日,其中有一種埋單的方式非常奇特,叫做「吃夢」。舉子們在發榜前,總是要大肆聚會,去的人都不帶錢包,胡吃海塞一番後,拍拍屁股走了。誰來埋單呢?待到發榜,在座中有中了舉的,由他們來買。因為這桌飯當時還不知道是誰請的,像夢見吃飯一樣,所以叫「吃夢」。因為總有逃單的,還必須安排幾個不參加本科考試的人作「夢神」,他們不用埋單,只要盯住誰在場誰中舉就可以,做個見證。但若是這一場誰都沒有中,那隻好人人均攤酒錢,連「夢神」也不例外。

那真是夢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詩詞 | 琵琶行 白居易(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