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探究竟:「美版航母殺手」到底戰力幾何?

一探究竟:「美版航母殺手」到底戰力幾何?

2017年12月,美軍B-1B戰略轟炸機搭載美國海軍新一代反艦巡航導彈——遠程反艦導彈(LRASM)發射2枚導彈打擊2個海上移動目標。至此,趕在2018年之前,美軍遠程反艦導彈已完成在B-1B戰略轟炸機、F/A-18E/F航母艦載機、水面艦艇Mk-41多用途垂直發射裝置和斜架發射裝置等多個平台的測試工作。美軍口中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到底戰力幾何?外界傳言的「美版航母殺手」又是否言過其實?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美軍多平台發射遠程反艦導彈(LRASM)攻擊水面艦船示意圖。製圖:鄭金浩 王柯鰻

「美版航母殺手」戰力幾何

■李大鵬

2017年12月,美軍B-1B戰略轟炸機搭載美國海軍新一代反艦巡航導彈——遠程反艦導彈(LRASM)發射2枚導彈打擊2個海上移動目標。至此,趕在2018年之前,美軍遠程反艦導彈已完成在B-1B戰略轟炸機、F/A-18E/F航母艦載機、水面艦艇Mk-41多用途垂直發射裝置和斜架發射裝置等多個平台的測試工作。

作為美國海軍分散式殺傷作戰概念的核心裝備,遠程反艦導彈具備大射程、抗干擾、智能化的技戰術特徵,美軍對其寄予厚望,稱之為「海戰遊戲規則的改變者」,測試和採購進度一再提速,預計2018年初步形成戰鬥力,2020年小批量交付。

美軍口中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到底戰力幾何?外界傳言的「美版航母殺手」又是否言過其實?請看海軍工程大學專家的解讀。

一探淵源

美國海軍戰略轉型產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航母空中力量統治海戰場。艦載機作戰半徑遠大於反艦導彈,且作戰效能更高,打擊水面目標主要由航母艦載航空兵承擔。水面艦艇更多地承擔防空、反導、反潛、護航等任務。特別是冷戰結束後,蘇聯海軍這個強大對手消失,美國海軍戰略立足點也相應轉換。近30年來幾場局部戰爭,美軍面對的均為弱小對手,其在瀕海地區的制海權未受挑戰。因而,反艦導彈在美國海軍一度「失寵」。

時過境遷,進入21世紀,美軍認為,潛在對手軍事實力快速提高,其依靠高精度武器、岸基飛機、反艦巡航導彈、反艦彈道導彈、低雜訊潛艇、無人機、先進防空反導系統等裝備形成的所謂「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將迫使美國海軍重新重視爭奪制海權作戰。

然而,現實卻很尷尬:美軍現役反艦巡航導彈僅有「魚叉」一個型號,且已服役逾30年,其最新型號射程尚不足300千米。美軍在反艦導彈上的「短板」愈發明顯。於是,射程遠、毀傷力強的反艦導彈重登美軍的「願望清單」。當前,美國海軍正在研發的反艦導彈有3個型號:

一是「標準-6」防空反導導彈的反艦型號。該型導彈計劃於2018年交付,雖然飛行速度高達3.5馬赫,但它400千米的射程相比「魚叉」提高並不多,對大中型水面艦船的毀傷力不足。

二是「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反艦型號。該型導彈將於2022年交付,亞音速,射程1600千米,單價也較低,但抗干擾能力差,戰場生存力不強。

三是專門研發的遠程反艦導彈。遠程反艦導彈項目軍方編號為AGM-158C導彈,2009年啟動,由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和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出資管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生產,亞音速飛行,可隱身,射程900千米。

2017年初,美國海軍將分散式殺傷作戰概念確定作為未來海上作戰的主要樣式,而遠程反艦導彈也將成為美軍推行分散式殺傷概念的核心裝備和重點發展武器,服務於戰略轉型。遠程反艦導彈具備良好的平台適應性,可以覆蓋水面艦艇的常見交戰距離,匹配美國海軍奉行的「凡船皆可參戰」理念,使美國海軍遠程打擊水面目標的能力大大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軍網 的精彩文章:

軍網評論:誰的心裡沒有一隻《風箏》?

TAG:中國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