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氣象觀測預報篇:夯實事業基礎,激發內生動力

氣象觀測預報篇:夯實事業基礎,激發內生動力

2017年盛夏,當颱風「納沙」「海棠」罕見地在24小時內連續登陸福建福清時,停航的航線、回港避風的漁船和空無一人的街道是人們給出的回應。

2017年7月29日,福建東山漁港停滿了回港避風的漁船。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這一切,在於完善的監測、準確的預報、及時的預警,讓颱風防禦工作提前、高效展開。而預報預測能力提升的背後,則是觀測站網的完善、衛星數據定量分析的優化應用、集合預報技術的發展以及客觀化業務模型和預報平台的改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重要論斷,氣象部門也在思考新時代面臨的新命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呼喚更具人性化的氣象服務供給;生態文明建設、軍民融合發展、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一帶一路」建設等,都對氣象部門提出更高的服務保障需求。

氣象部門以需求倒逼能力建設,用現代預報業務發展驅動服務提質增效,用綜合觀測能力提升激發預報預測業務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7年11 月29 日,惡劣天氣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海洋試驗在南海進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廈門市氣象局專家參與該試驗。30 日上午,無人艇順利發回探測數據和狀態數據。未來,當光照條件滿足時,無人艇可在任何海洋條件下開展海洋氣象觀測。圖為專家操作無人艇航行。供圖:馬舒慶文:胡樹貞

2017年,我國預報預測準確率進一步提升,「地-空-天」綜合氣象觀測體系初步建成。

這一年,氣象部門繼續圍繞一個「精」字,在預報預測能力上下功夫,積極轉化現代化科技成果,著力提升氣象預報預測精細化水平:

智能網格預報適時推出,在許多大城市,公眾可獲知5公里×5公里網格內未來10天的天氣預報;

GRAPES_GFS(全球模式)V2.1和GRAPES_Meso(中尺度區域模式)V4.2業務化運行,全球和區域數值模式預報能力逐漸提升。

雖然前兆信號不明顯,但是氣象部門準確預測出汛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旱澇並存的趨勢,氣候預測模式BCC_CSM進入國際前列;

儘管全球颱風整體預報難度大,但我國首創的多集合預報模式系統的集成訂正技術再次成功破題,颱風路徑預報連續6年領跑世界

這一年,全國80%的業務系統實現與全國綜合氣象信息共享平台對接,支撐預報和模式的數據通道更加暢通;

氣象探測資料匯交平台上線,氣象大數據的應用價值被進一步挖掘。

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此次會議共認定了5個新的世界氣象中心,除中國外,其他4個中心分別設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埃克塞特、加拿大蒙特利爾和日本東京。此前還有3個世界氣象中心,分別位於美國華盛頓、俄羅斯莫斯科和澳大利亞墨爾本。

根據最新的WMO《全球資料加工和預報系統手冊》規定,目前全球氣象業務預報系統由世界氣象中心、區域專業氣象中心和國家氣象中心三層結構組成。對世界氣象中心的業務能力要求,就是必須同時具備業務運行全球確定性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全球集合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和全球長期數值預報系統的能力。這對申報機構的數值預報業務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這一年,氣象部門繼續圍繞一個「深」字,在綜合觀測能力上下功夫,對標「更為有用、獲取更為快速、種類更加豐富」,改善觀測數據供給:

圍繞對資料有效性的需求,重新進行站網布局,對暴雨、大風的中小尺度特徵刻畫更加準確;

圍繞對資料傳輸速度更快的需求,我國地面觀測數據傳輸時效從1小時提升到1分鐘,雷達傳輸時效從442秒提升到50秒,觀測數據實現即采即傳;圍繞對更為豐富觀測資料類型的需求,「風雲四號」A星、「風雲三號」D星帶來世界領先的大氣垂直探測儀和光譜成像儀;

圍繞基層業務現代化的需求,推動已持續60年的人工值班觀測業務進入無人值守時代,使基層氣象觀測員有更多時間投入到觀測數據分析應用和氣象預報服務當中……

為了支撐這些觀測領域的變革,往返平漂式探空組網系統試驗、西太平洋開放共享科考、無人機下投探空試驗、衛星敦煌定標檢驗同步觀測試驗等,在大江南北的城市、農田、沙漠、海洋有序展開。

海拔3367米的祁連縣托勒國家氣象基本站是2017年中國氣象局在青海省確定的3個實行無人值守的氣象站之一。圖為托勒氣象站全貌。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網

2017年,中國國家地面天氣站布局優化工作被世界氣象組織評價為「RRR最優實踐」。

回望2017年,曾經「平行發展」的觀測與預報業務,相融相促,茂盛共生;展望未來,當觀測領域的年度熱詞「風雲四號」與預報領域的年度熱詞「GRAPES」有了交集——後者將成為第一個使用「風雲四號」數據的全球數值預報模式,新的「化學反應」會在2018年綻放更璀璨光輝。

高樓萬丈全賴根基深厚,在新的一年,基於「內功更實、底氣更足」的業務能力,氣象部門必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務保障。

本文來源:《中國氣象報》2018年1月5日一版

作者:本報記者 盧健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網、中國氣象報社

責任編輯:張小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報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氣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