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反恐 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反恐 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8年元旦,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布新年第一條推文,矛頭對準反恐盟友巴基斯坦。

「過去15年來,美國愚蠢地給予巴基斯坦330億美元的援助。而他們給我們的只有謊言和欺騙,把我們的領導人當成傻瓜。他們為我們在阿富汗追捕的恐怖分子提供避難所,幾乎沒有提供什麼幫助。不會再這樣了!」

隨後,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表示,由於巴基斯坦在與美國合作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的失敗表現,美國將拒絕向巴基斯坦發放此前承諾的2.55億美元軍事援助。美國國務院緊接著宣布,將暫停對巴基斯坦的安全援助,「直到伊斯蘭堡可以在反恐問題下定決心,堅決行動」。

一系列的消息激怒了巴基斯坦。各路官員紛紛譴責美國,外交部長阿西夫甚至強硬表態,「我們沒有這樣的盟友,我們絕不會再向美國妥協。」

美巴之間的反恐合作要回溯到2001年。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之後,巴基斯坦加入美國在阿富汗進行的「反恐戰爭」,為美國提供後勤支援,美國則為巴基斯坦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

那麼,雙方在反恐方面合作了16年,為什麼現在鬧掰了呢?特朗普為什麼選擇向巴基斯坦「開火」呢?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張耀認為:

首先,美巴在反恐合作上一直存有矛盾。巴基斯坦有自身的特殊情況,它和阿富汗緊鄰,政府對西北邊境地區的控制力非常有限。再加之美國在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往往不顧巴方主權,直接進行越境打擊。所以,巴基斯坦對美國的反恐行動一直心有怨言。其次,美國施壓巴基斯坦,也與其地緣政治有關。美國現在把印度作為它在印太地區的主要合作者,要「扶印抑巴」。另外,現在中東局勢對美國不利,所以中亞阿富汗這個支點,對美國來講越來越重要。因此,美國選擇此時「敲打」巴基斯坦,是想提高對巴方的要求。

西北政法大學反恐研究院教授張金平認為:

美國施壓巴基斯坦,是因為它非常焦慮。它的焦慮來自於對阿富汗反恐局勢的判斷。「伊斯蘭國」覆滅之後,全球恐怖分子轉移陣地,美國擔心在阿富汗北部形成一個新的恐怖活動中心。2001年10月,美國反恐的第一戰就是從阿富汗開始。如果阿富汗重新成為國際恐怖分子的聚集地,那就意味著16年的反恐戰爭是失敗的。美國一旦在阿富汗戰場失敗,會引起連鎖反應,在全球各地的反恐戰爭都面臨著下滑的態勢。

由此可見,美巴此次翻臉的背後,其實是阿富汗的反恐局勢。

2001年10月7日,離9·11事件過去不到一個月,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阿富汗境內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發動打擊。出兵數周,美軍迅速顛覆塔利班政權。

不過,隨著2003年美國將重心轉向伊拉克,一度躲藏在巴基斯坦的塔利班開始回到阿富汗,重組勢力並不時發動襲擊。

2009年,奧巴馬就任總統。為了增強阿富汗政府的自主能力、儘快結束戰爭,美國短期內向阿富汗大量增兵。2010年8月,駐阿美軍士兵人數達到10萬人。

2014年5月,奧巴馬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美軍將在2016年底之前全部撤離。

然而,由於塔利班不斷壯大,以及「伊斯蘭國」勢力滲透,2016年7月,奧巴馬不得不宣布將8400名美軍士兵繼續留在阿富汗。

2017年8月,特朗普宣布美國不會撤軍阿富汗,將會增兵戰鬥,直至勝利。理由是美國撤軍將留下真空,讓恐怖分子趁虛而入。

那麼,美國在阿富汗戰鬥了整整16年,為什麼阿富汗問題遲遲解決不了,甚至還有惡化的跡象呢?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張耀認為:

特朗普認為奧巴馬的阿富汗戰略是不成功的,如果撤軍,等於承認美國16年的反恐戰爭歸於失敗。所以,一定要在阿富汗要「修得正果」才能走,這個正果就是說,恐怖勢力基本上被遏制,美國支持的政權能夠鞏固下來。但是我個人認為,特朗普的戰略成功的幾率恐怕是很小的,因為阿富汗問題它不是個軍事問題,如果增兵能夠解決問題,早就解決了。

上海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秘書長王震認為:

美國實際是在尋求一種政治的方案,然而美國在這方面沒有任何進展。因為塔利班的前提就是不跟美國人談,認為美國是所有麻煩的來源。因此,美國所期待的政治解決進程目前毫無進展。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認為:

美國缺少一以貫之的政策。美國國務院曾經非常樂觀地認為,美方可以和塔利班進行談判。然而,這一想法受到了美國軍方的反對。特朗普上台以後,前後一貫的政策前景更為暗淡。在美國政策混亂的情況下,阿富汗局勢會更加複雜,阿富汗的各派勢力都會加緊博弈,爭取擴大自己的地盤,提高自己的話語權。

其實,美國在反恐之中的尷尬局面,並非在阿富汗戰場上特有。

原因就是,美國的反恐政策往往服務於其霸權地位和政治利益。暴力化和民主化的反恐手段,也是多年」越反越恐」的癥結所在。

例如,2003年,美國指責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小布希政府以反恐為由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然而美國最終也沒能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信譽盡失,而伊拉克從此陷入無休止的教派衝突、恐怖襲擊和社會動蕩。

再例如,2011年伊始的「阿拉伯之春」。這場風暴裹挾著美國「輸出民主」的私心,所到之處,政權搖搖欲墜,民生每況愈下。突尼西亞、埃及、葉門、巴林、利比亞以及敘利亞,一片凋敝,亂象叢生。極端主義思潮卻在這場亂局中,伺機生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勢坐大,在全球製造多起恐怖襲擊事件,讓世界反恐形勢面臨新一輪挑戰。

西北政法大學反恐研究院教授張金平認為:

美國這16年反恐戰爭中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就是不斷製造動蕩,只有動蕩當中,恐怖勢力才有機會崛起。美國恰恰在2001年之後,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葉門和利比亞等國家,不斷製造種種動蕩。美國16年的反恐戰爭中,最失敗的就是這一點。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張耀認為:

今天是一個全球化世界,「敵人」亂了,這種亂最後一定會反噬你自己,這可以從歷史中得到證明。美國現在有不少「獨狼」襲擊,這些恐怖分子大都是生活在美國,但是已經受到極端思想的蠱惑,這種思想上的傳播你是沒辦法阻止的。外面的世界亂了,各種各樣的極端恐怖思想遲早會傳到美國,美國是沒有辦法獨善其身的。美國想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對別人的霸權上,在當今世界,是做不到的。

本期嘉賓:

趙干城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王震 上海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秘書長

張金平 西北政法大學反恐研究院教授

張耀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本期節目播出時間:

1月14日 周日 8點15分

東方衛視《環球交叉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叉點看 的精彩文章:

《火與怒》:一場兩敗俱傷的博弈里,誰在偷笑?

TAG:交叉點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