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無極樁習練基礎規範提要

太極拳無極樁習練基礎規範提要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按語:無極樁無疑是太極拳最基礎、最重要、最核心的功法。沒有功法體系支撐的太極拳,只能稱之為太極操。沒有無極樁的太極拳與其他拳術相比較的話,也只能是一門慢練的拳術。無極樁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源於中國最優秀的養生體系——道教內丹,同時嫁接了內丹和武術技擊,成為支撐集思想、養生、藝術、技擊為一體的太極拳的基石。要想研習真正的太極拳,無極樁是無法繞過去的坎。

十年太極拳不出門。太極拳的難練,主要體現在無極樁的難以掌握。我1987年隨石明先生學習太極拳,每天早晨在北京紫竹院公園站無極樁一小時,學了四年。2013年開始又跟黃震寰師兄再度研習無極樁,這一跟又跟了四年。八年的學習和斷斷續續三十年的練習,算是基本掌握了無極樁的要領。但是還談不上真正地、完全地弄明白了。

一、引言

最容易的也是最難的,最難的也是最容易的。用這句話來形容太極拳的無極樁,或許再合適不過了。說無極樁簡單,那是真的再簡單不過,往那兒一站,什麼也不用干,什麼也不用想。問題是除了死人,活人誰能做到什麼都不幹,什麼都不想?說無極樁複雜,那又確實無比複雜,從身體形態來說,要達到最佳狀態。如果真要達到身體的最佳形態,那麼就要處理好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甚至能想到的每一個微細之處。人的頭腦無時無刻都處于思維狀態,一念未了一念又起,即便是睡著了還會做夢。要做到無思無慮,就要清空頭腦中的思維。清空什麼?如何清空?

關於無極樁,幾年來一直想下筆寫點東西,一直又不敢寫。一是對無極樁的練習和研究,就像一個無底洞,總能找到新東西,總能不斷完善。二是很多體驗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三是即便能用語言來描述,表述的難度也極大。很多好朋友認為即便不完善,也應該寫出來。或許對於無極樁來說,真正的完善是沒有的。

太極拳經過多年的發展,習練的人越來越多。某些統計數據說上億人練太極拳,這可能有水分。但是現在練太極拳的人確實比我三十年前練的時候多多了。太極拳目前傳播的主流形式是拳架套路,單純的拳架套路很難練出經典拳論講的太極拳的效果,甚至很難印證經典拳論中的理論。近年來,很多人意識到太極拳的功法很重要,而功法中最核心的又是樁法。

二、為什麼是無極樁

武術中最基礎的功法訓練是樁法。樁法有馬步樁、混元樁、無極樁等不同體系。

馬步樁姿勢較低,以訓練腿部肌肉和力量,增強穩定性為目標。有部分太極拳練家以馬步樁作為輔助訓練。但是太極拳追求的不是力量和肌肉,練馬步樁對於太極拳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可能不僅無益,反而會有負面作用。

混元樁一般採取半蹲或略蹲的姿勢,主要訓練身體整體的勁力和內氣,強調得功。混元樁練習一段時間後,會讓習練者產生比較強烈的氣感,有一種功夫上身的感覺,因此被很多拳種採用作為功力的基礎訓練方法。也有很多太極拳家將混元樁作為核心的訓練方法。

無極樁一般採取自然站立的姿勢,其訓練目的不是為了求得功力,甚至連內氣都不追求,而是要不斷去除身心上的東西,使練習者返回一種自然本能的狀態。

無極樁的理論依據源於道家理論,尤其是老子學說。老子強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的「自然」就是自身本來存在的樣子。站無極樁的目的就是要去除身體形態上後天形成的習慣,並且在思維上要進入一種無思無慮的狀態。這種狀態類似於老子說的「嬰兒」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本身很多的先天機能就會調動起來,人的先天機能比後天機能強大很多。如果說後天功能是人對自身的改造,先天功能則是人和宇宙的溝通和對話。站無極樁不是要做什麼,而是要盡量做到不想不做。只有不想不做的時候,潛伏在人的生命中的元神才會起主導作用,生命將煥發出精彩的光芒。

在具體的訓練方法上,如果不考慮武術的技擊作用的話,無極樁跟道教的內丹修鍊是基本相似的。或者說太極拳功法訓練的理論和技術,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將道教的內丹修鍊體系轉化為武術功法體系,並且與武術的技擊體系進行了有機的結合。道教內丹修鍊的方法和階段同樣適合於無極樁,即「築基煉己、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

從太極拳自身的理論體系或技術體系來說,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是經典中的經典,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推崇。《太極拳論》的開篇便是「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這句話不僅是對中國哲學本體論和宇宙發生論的借用,也是太極拳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準則。將本體論的無極概念和宇宙發生論的無極狀態引進了太極拳中,在基礎功法訓練方面外化為無極樁的形式。這是中國哲學和中國養生術、中國武術的偉大結合。只有通過無極樁的訓練,才能深刻體會和印證太極拳的經典理論。

三、習練無極樁需要轉換的思維方式

無極樁的目標是回歸人的先天本能,要達到這種目標,在具體習練的過程中,涉及到思維方式的轉變。

1、打破「執」念。在一般的思維方式中,正確的東西會是一直正確的,堅持正確總不會錯。但是在習練無極樁的過程中,很多東西可能是暫時正確的,過一段時間後或者從另一個方面看可能就是錯誤的。當得到一個正確的結果以後,不是堅守這種結果,而是要想辦法讓這種結果再次回到「無」。只有不斷得到不斷捨棄,才能真正回歸到先天本能狀態。

2、渾沌思維。《莊子·應帝王》講到的渾沌,沒有七竅,如果強行給渾沌開出七竅,形成常人視、聽、食、息的區別,結果只能是渾沌的死去。無極樁所涉及的很多意念狀態是渾沌狀態,沒有必要清晰,也不可能清晰,如果非要弄明白,這種狀態就會失去,無極樁的訓練就沒有效果。

3、超邏輯思維。形式邏輯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稱為邏輯三大規律。當我們的語言和思維出現與三大規律不符的情況時,一般會說出現了邏輯錯誤,是不對的。但是在站無極樁或修鍊內丹的過程中,是會出現與三大規律不符的思維狀態的,而這種狀態又是非常核心非常關鍵的。比如說內丹學說到「玄關一竅」時,第一是不在身體內,不是丹田、關竅之類,只要執著於身體的部位,那便是「著形」,練的就是體;第二是不能離開身體找,離開身體找,便是虛妄,就會墜入頑空。在太極拳的思維方式中,存在很多這種既是又不是的現象。在太極拳的思維方式中,還存在相反或對立概念完全同一的情況。比如說「剛柔」不是兩種狀態,也不是「剛」化為「柔」或者「柔」化為「剛」,而是同一狀態既是「柔」也是「剛」。「化」就是「打」,「打」就是化,不是化了再打,而是打化為同一個行為。

在無極樁習練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相應的思維觀念至為關鍵。如果相應的思維觀念不建立,無極樁很難有真正的效果。

四、習練無極樁需要建立的核心理念

一般的武術功法練習,都會要求練得一種結果。混元樁、馬步樁無不如此。這種結果會使練習者產生成就感、滿足感,進而獲得繼續練習的動力。但是無極樁要求的不是得到,而是放棄;做的不是加法,而是減法。無極樁練的不是進取,而是回歸。習練過程所得的任何結果都要捨棄,一切歸零,趨向於無才是無極樁的本質。無極樁習練就是讓習練者回歸本來。老子講「能嬰兒乎?」無極樁從形體上追求嬰兒形體的完美、柔弱、不用力,以至順乎自然。在思維和意念上追求嬰兒般無思無慮的狀態。

這個過程是一個後天返先天的過程。從能量的角度來思考,後天狀態下,人的各種動作要消耗能量,各種思維活動也要消耗能量,總的來說是入不敷出。隨著能量的衰減,人的各種機能也相應衰退。只要回到先天狀態,那怕是處在回歸先天狀態的過程中,能量損耗也會不斷減少,隨著能量的累積,人的機能就會延緩衰退甚或進一步增強。

五、無極樁習練初期的總體要求與具體規範

無極樁習練的總體要求應當與內丹修鍊的要求是一致的,包括「築基煉己、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四個階段。習練初期的重點是「煉己築基」。

煉己的核心是控制意念,通過系列的意念操控達到清心止念的效果。煉己的實質就是要形成比較強的意念操控能力。煉己煉的意念,不是無極樁和內丹修鍊的目標,只是手段。就像佛教說的過河,煉己只是造船。煉己煉的意念還是後天意念,讓需要用到的意念變得清晰明確。煉己的方法首先是清除雜念,然後代之以一些可以逐步使心靜下來的意念,最後能使後天意念不起(識神退位),讓先天神識起主導作用(元神主事)。

築基就是通過系列的形體、內在氣息的調整,逐步為受到後天損傷的元精、元氣、元神的修復做準備,為「煉精化氣」階段做好相應的準備。有些內丹著作上講築基是修復元精、元氣甚至元神,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築基調節的重點還是人的形體皮囊,以及後天氣息和血脈之氣。

從時間階段來說,無極樁初期站樁分為進入樁態前的調整階段和進入樁態後的意守階段。調整階段是一個準備階段,時間也相對較短,一般只有兩三分鐘左右,但是無極樁習練的絕大部分技術要求都要在這個階段完成。無極樁本身不要求練什麼,所有要求練的東西都是為不練做準備。樁態階段初期要求意守,完成築基煉己以後,甚至連意守都是要放棄的。

進入樁態前的調整階段包括調身、調息和調心。

調身主要是調整形體姿態,要求讓形體達到一個最佳的平衡狀態,身體基本上感覺不到受力。太極拳的不用力不是真正物理學意義上的不用力,而是讓各種力達到一種平衡狀態,感知不到用力。使身體達到一種舒適的狀態,全身上下感覺不到窒礙,力的傳導能夠通暢,各個活動關節能夠小幅度輕微活動。調身的關鍵是調整支撐身體站立垂直受力的各關節的曲度,在垂直方向上,膝關節、髖關節及脊柱的尾閭、命門、夾脊、大椎等穴位部分的關節是調整的重點。

調身的關鍵之點包括:兩腳自然平行開立;曲膝;坐胯;斂臀;鼓腰;涵胸;拔背;豎項;頂頭懸;收下顎。

1、兩腳自然平行開立:開立的寬度一般講是與肩同寬,兩腳平行開立以後,中間大約能放進去一個拳頭,基本上與自己平時走路兩腳之間的開度一致。站好以後,感覺一下自己的肩井的位置,然後意念想像用湧泉去找肩井,讓湧泉肩井的連線與地面垂直,形成兩條線,然後想像用會陰去找百會,讓會陰百會的連線與地面垂直。這樣形成三條垂線。由三條垂線確定身體的中定。

腳掌虛虛地輕輕踏在地面上,均衡受力,切不可踩實,更不可十趾抓地。

2、曲膝:曲膝不是真正的曲,而是直中帶有曲意,膝關節的角度大約在175度至178度之間。意念上想像膝關節前曲後直,或者說形曲意直。膝關節如果完全站直,容易鎖死,不利於力的傳導。如果曲度過大,則氣的傳導會受影響。

3、坐胯:坐胯的關鍵是調整髖關節的曲度,使髖關節的受力處在一個最合理的狀態。做法是用意念想像身體後面有一把椅子,讓身體的影子坐到椅子上,但是形體不動。實際上坐胯也是把脊柱用意念向下拉伸。

4、斂臀:斂臀是讓身體形成合力,同時使尾閭在坐胯時能夠在垂直的基礎上略有向前伸出的意思。通過較長時間的練習,能夠讓本來不易活動的脊柱尾端輕微活動,輔助通尾閭關。

5、鼓腰:太極拳講究腰為主宰。人的脊柱在進化過程中命門部位略向前曲。鼓腰就是要讓其回復至一種自然狀態。鼓腰的關鍵是先用意念虛虛地將百會往上引領,將腰帶起,然後虛虛鬆開,鬆開的時候,想像後面有一把椅子,將身體影子的腰靠在椅子上,形不動。傳統上也有「拎腰」的說法,用意念想像一根繩子在命門上方約一寸的位置向後輕輕地拉。

以上五點,基本是屬於調整身體的受力結構。

6、涵胸:涵胸的本質是橫向拉升胸廓,使胸腔體積增大,從而增大肺的換氣量。涵胸的做法是兩肩略用力向外向後拉伸打開,並用意念合向夾脊,意念合住夾脊後,讓肩自然放鬆回到一個舒適的位置。

7、拔背:拔背的本質是縱向拉升胸廓。拔背的做法是用意念以夾脊為中心上下對拉,上面往上,下面往下。拔背還有一種做法是想像督脈向下,任脈向下。

以上兩點主要是調整氣和呼吸,使在站無極樁的時候能夠呼吸順暢。

8/9/10、豎項;頂頭懸;收下顎:這三點是連在一起的,在脖子輕輕豎起的同時,頭頂百會的位置要虛虛地往上領起,同時還要用意念輕輕地將下顎往下引,但是下顎的形體不應故意往下。

這三點是保證氣在頭部的通達,也是為將來修鍊上丹田(泥丸)做準備。

通過上面十點基本上可以調整好身體形態。如果一次調整不好,可以再調整一次。如果在後續站樁的過程中,身體形態發生較大變化的話,也可以適當調整。

調身的總體要求是形體舒適,當具體要求與總體要求出現衝突時,毫無疑問是要考慮總體要求,再去設法調整具體部位的訓練方法。

調息的過程實際上是運行一個小周天,通過小周天的練習要讓體內的血脈之氣順暢流動。傳統內丹的小周天是從丹田到會陰,經尾閭、命門、夾脊、玉枕到百會,從百會下至上齒正中完成督脈的運行,然後舌頂上顎沿身前正中任脈下至丹田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以打坐為主要方式修鍊的內丹來說是適用的。

對以站姿習練的無極樁來說,需要略做修正。無極樁的小周天是修正的小周天,這個修正的小周天由張三丰在《三豐全書.登高台》中提出來的。無極樁的小周天調息,是在調身的同時,由湧泉經小腿、大腿後方,合於會陰然後上行沿督脈至百會,下至兩眉正中,眼視前方,收回眼神,眼微閉,再下行至上齒正中。舌頂上顎,吞一口唾液,沿身前正中任脈落至丹田,再落至湧泉的過程。

調心的核心是止念,在無極樁習練初期,止念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實際上是以想像和意守的方式去替代平時的雜念。當完成調息以後,要重點進行調心。傳統的調心以意守丹田的方式進行,但是過度意守丹田或某個具體的部位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因此真正的意守方式是似守非守,找玄關一竅。當調息結束意至湧泉時,再將意回至丹田,然後意守全身,再由全身擴展至空間,然後由空間回到身體,這個時候想像空間與身體一體。為了讓身體處在一個自然舒適的狀態,還可以加一個意念,就是想像兩腳輕輕站在水面的荷葉上,湧泉接觸荷葉的地方正好各有一滴水珠。

當調身、調息、調心完成後,就可以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樁態了,一開始站20分鐘,逐步每周增加1-3分鐘,相對熟練後,每次站樁30-45分鐘為宜。如果站樁過程中雜念不止的話,可以想像自己熟知的美好景象,比如大海、草原、山林。雜念還停不了的話,可以微微睜開眼。

光憑了解文字是很難站好無極樁的,文字指導是一個總的法則,但是實際站樁的過程中,面臨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而且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悟性、氣質也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模式去套。

無極樁是太極拳功法的基礎,也是功法的核心。太極拳功法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真正練好太極拳還需要進行全面的功法、拳架和推手練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藝高人膽大!武當道人太和之巔舞太極,武當胡瑋哲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