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慶陽有哪些美景、古遺址建築!
董志原 董志原是慶陽市第一大原,黃土高原最大的一塊原面,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原。春秋時為義渠國。秦穆公滅十二國稱霸西戎,曾會西北的戎族首領於董志原,西峰南郊的秦霸嶺由此得名。秦始皇北巡,復修"蕭關"古道(又稱回中古道)。漢時,董志塬曾置彭陽縣,董志塬始稱"彭池縣"。唐置彭原縣(西峰市的彭原鄉)。安史之亂,肅宗北逃,曾在此地與李光弼、郭子儀共謀討逆唐大事。 地址:甘肅省慶陽市
周祖陵 於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城東山,因山頂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bu zhu)陵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周人先祖不窋失農官之後,西徙定居今之慶陽慶城一帶,從事農業耕作,在隴東慶陽一帶創建了華夏文明的農耕文化。成為有確切歷史記載的第一個周人首領,由於他功績卓著,死後人們把他葬於此山,氣勢磅礴,河水環繞,自古歷代帝王均往此地祭奠,成為周朝第一個明確記載的首領。
小崆峒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鄉。因與平涼崆峒山有淵源關係,並稱「姊妹山」而得名。又因鎮山之神無量祖師殿和山勢呈鳳凰卧巢狀而稱無量山、鳳凰山。明崇禎年間,就有人在此刻像立碑,焚香許願,933年,善男信女化緣布施,募集資金,相繼建成北台無量大殿、中台玉皇樓、南台觀音樓等廟宇,並在兩側崖畔開鑿窟洞數十孔,建龕塑像,繪製壁畫,供奉神靈。
窯洞民居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獨特的民居形式,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西峰黃土同整個黃土高原一樣,是在地質年代的第四紀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風成土狀堆積物,距今已120萬年。黃土層厚度一般為50至100米,最厚處可達200米。因黃土層深厚,土質密實,極適宜於挖洞建窯,數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來,窯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
北石窟寺 石窟寺位於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鄉寺溝川村的覆鐘山下,蒲、茹兩河交匯的東岸二級台地上。包括寺溝、樓底村一窟、石道坡、花鴇崖和石崖東台等5個部分,南北延續3公里。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涇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因與平涼市涇川縣南石窟寺為同時代開鑿,南北對應,故名。 地址: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西北覆鍾山下
華池雙塔寺 寺院和兩座石造像塔始建於1156--1189,籌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義校尉,華池寨主李世雄等人,當時名為"石塔院",後於大安年間又更名為"興教院"。雙塔造型秀麗,結構嚴謹,雕鑿細膩。
潛夫山 潛夫山距今(2008年)有1800多年歷史,公園因東漢末年著名思想家、政論家王符在此隱居著書《潛夫論》而得名。山上現存王符當年著書之餘親手栽植的古柏百餘棵。潛夫山森林公園從1987年開始修建,已建成潛夫亭、杏花亭、通明宮、佑德觀、書畫展覽廳、烈士陵園、烈士陳列館、怡園、沁園、悠園、古城牆等景點,園內古柏蒼翠,香氣氤氳,有古柏、國槐等風景樹30多種3萬餘株及各種花卉,五色繽紛,景色宜人。
TAG:八月的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