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資金違規入樓市為普遍現象 銀監會稱2018年將繼續整治

銀行資金違規入樓市為普遍現象 銀監會稱2018年將繼續整治

銀行資金違規入樓市為普遍現象 銀監會稱2018年將繼續整治 2018年01月10日 09:00 來源於財新網 可以聽文章啦! 銀監會將繼續整治違反宏觀調控政策的銀行業亂象,違規投向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的行為首當其衝

【中國改革】房地產的病源是供需錯配【財新周刊】房地產市場走向分化【財新周刊】【舒立觀察】「租售並舉」決定房地產業興衰【財新周刊】房地產稅「擱置」背後【財新周刊】房地產與匯率的遠慮近憂瑞銀:2018年中國房地產銷售增速可能降至零2018年,關於匯率、國企改革和房地產的預判伍戈:房地產投資還是有支撐的2017年全球賣得最瘋狂的九處房地產關於房地產稅,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財新網】(記者 吳紅毓然 武曉蒙)房地產市場的資金端,看來將迎來監管的嚴厲整頓。

近期,財新記者從銀監會獲悉,2018年監管的八大重點工作之一,就是繼續整治違反宏觀調控政策的銀行業亂象。在2017年末召開的2018年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定調為「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眾多市場解讀均認為,這意味著對銀監方面對房地產市場的嚴監管將持續。

房地產行業是多年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領域。2017年,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主基調下,房地產調控政策逐漸加碼。(見《財新周刊》2016年第40期特別報道「樓市霜降」; 財新網「銀監會開展16城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 要求『查深查透』」; 「防範樓市『明斯基時刻』 三部委嚴禁違規個人購房加槓桿」)

近期,銀監會相關人士指出,在2017年展開的「治理十大亂象」相關行動中,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銀行表內外資金,直接或繞道同業理財等業務投向房地產等行業和國家限制領域。「此類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普遍存在,且涉及金額總數較大。」

銀監會郭樹清曾在2017年一季度工作會議上指出,房地產相關貸款(含以房地產作為抵押、擔保)的佔比已經超過了(總貸款)的三分之一,個別銀行的地產相關貸款佔比甚至超過了50%,潛在風險比較大。按目前銀行業的總貸款在110萬億元左右推算,房地產相關貸款規模在36萬億元。(見財新網「銀行業不良『雙降』 郭樹清提醒不要盲目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數據僅是銀行業表內貸款,整個銀行業總資產規模超過了240萬億元,這裡面有多少繞道投向了房地產領域,則沒有確數。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團隊於2017年2月發布報告稱,2016年國內銀行對房地產的總敞口可能在54萬億-72萬億元,相當於銀行總資產的24%-31%,這包括近30萬億元表內按揭貸、開發貸,10.5萬億元影子銀行貸款,還有以房地產為抵押的間接貸款15萬億 -25萬億元。(見財新網「瑞銀:銀行房地產相關敞口50萬億-70萬億 居民溫和加槓桿」)

據財新多次報道,銀行業理財和自營資金,其大量業務繞道委託貸款、信託、各類資管計劃、有限合夥基金進行表外貸款,或者以「假股真債」的形式投向了項目資金方,甚至與開發商配資拿地等多種問題。這就是幾十萬億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非標)穿透後的實質。2017年9月的中金固收報告指出,當月新增的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共近3200億元,其投向主要就是房地產行業。這明顯存在違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問題。在多年來銀行源源不斷「輸血」地產領域的情況下,系統性風險悄然積聚。

因此,違規入樓市的信貸資金,成為了銀監會2017年「三三四十」大檢查的重點工作之一。「三違反」要求銀行檢查信貸資金是否直接參与房地產炒作,是否在房地產開發貸和按揭貸中虛假、違規操作;「三套利」要求銀行自查信貸資金是否借道建築業或其他行業投向房地產行業領域,是否通過同業業務和理財業務或拆分為小額貸款等方式,向房地產行業領域提供融資;「十亂象」則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建立全口徑房地產風險監測機制,定期開展房地產壓力測試。(見財新網「銀監會『三三四十』大檢查收官:查出問題近6萬個涉及資金17萬億」)。

財新記者從銀監會處獲悉,銀監會在開展「三三四十」全系統大檢查中發現,在「三違反」中,銀行類機構的信貸業務涉及問題資金6401億元,其中包括違反國家宏觀政策,違規提供房地產類融資,借道違規提供政府債務融資等問題。

在「三套利」中,銀監會查實金融機構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套利,涉及金額2517.42億元。主要表現為:通過同業業務和理財業務,向房地產和「兩高一剩」等行業提供融資違反新預演算法和國務院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有關要求,通過產業基金、委託貸款等方式提供融資,放大政府性債務,通過產業基金投資非標資產;信貸資金借道建築業或其他行業投向房地產和「兩高一剩」行業等。

在「四不當」中,銀監會發現,銀行表內資金借道同業投資,投向法規禁止或限制性領域,包括股票、股權等權益性資產和房地產企業等。

在檢查之外,2017年銀監會還處罰了一系列跟違規資金入樓市有關的機構,但處罰金額都不大。據財新記者不完全統計,跟房地產有關的最大一筆罰單,來自2017年1月16日,江蘇銀行上海分行就因為某房企支付土地出讓金違規融資,被上海銀監局罰款477.93萬元。

除此,銀監會公開的行政處罰說明書顯示,在2017年,四川平昌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被四川巴中銀監分局罰款30萬元,原因也是向房企提供配資拿地;深圳銀監局處罰深圳農商銀行20萬,稱該行存在向項目資本金不實以及比例不達標的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華夏銀行北京分行則被北京銀監局處罰50萬,稱行違規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農行上海金橋支行被上海銀監局處罰近60萬元,稱該支行曾向某公司發放項目周轉貸款,而該貸款所投向的領域,經查為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暫不恢復對伊朗經濟制裁 威脅將退出伊核協議

TAG:財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