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70多年後,二戰老兵「回家了」

70多年後,二戰老兵「回家了」

原標題:70多年後,二戰老兵「回家了」



調查人員逐步縮小搜索範圍,最終發現了安葬陣亡者的墓地。

在民間志願者與高科技裝備協助下,一批湮沒無聞的軍人墓地重見天日。時隔70餘年,這樣的「重逢」來得有些遲,但還是給逝者帶來尊嚴,讓生者感到喜悅。


克萊·埃文斯沒見過外公亞歷山大·波尼曼,但從小就對後者的生平數如家珍。二戰期間,波尼曼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名中尉,於1943年遠赴南太平洋上的吉里巴斯作戰。當年11月22日,波尼曼在率部進攻被日軍佔據的一座島嶼時中彈殉職。軍方在為他追授勳章的文件中提到:「他用無畏的精神鼓舞了戰士們,打退了敵人的反撲。」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56歲的埃文斯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外公的遺體,將他帶回故鄉。然而,沒人知道波尼曼被葬在何處。有親戚說,波尼曼的遺體可能在戰後被運回了夏威夷,但缺乏證據;於是,親朋好友只得在他的衣冠冢上刻下「安息於海上」。


馬克·諾亞的出現讓埃文斯看到了希望。後者管理著名叫「歷史航線」的非營利組織。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歐美各國,類似性質的組織和機構為數不少,既有私人的,也有公立的,它們的共同目的是發掘陣亡軍人的遺骸,為逝者找到適當的歸宿。

按照美國國防部的估算,至2017年,僅美國就有8萬多名老兵的遺體不知所蹤。如果加上其他國家的陣亡軍人,這個數目大概還要翻幾番。結合傳統的解謎式調查和花樣翻新的高科技裝備,「歷史航線」和類似組織已小有收穫。特別是在那些政府能力欠缺的地方,私人資助的機構往往在「帶失蹤軍人回家」的使命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他們獻出了生命,卻沒機會享受生活」


對克萊·埃文斯而言,「歷史航線」的介入,為他還原外公生前的最後一段足跡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線索——一張從軍方檔案庫中發現的硬紙片上提到,波尼曼的長眠之地名叫「27號公墓」;戰爭結束後不久,軍方曾設法尋找這處墓地,無果而終。


2013年,埃文斯決定以志願者身份參與「歷史航線」的野外發掘工作。「我就是個打下手的,願意做任何事。」按照他的說法,無論是拍照、挖溝、清理遺骸還是篩沙子,他在昔日戰場上待得越久,就越相信同事們的素養,即便「尋找外公就像大海撈針」。


2015年3月,埃文斯的電話再度響起。得知馬克·諾亞的搜尋團隊很可能鎖定了27號公墓的位置,他決定親赴現場,於是預訂了飛往比休島的機票。

多少個世紀以來,比休島一直是一群南太平洋島民的家園,他們以捕魚為生,如今的總人口不過1萬餘名。該島面積不到1平方英里,卻在20世紀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43年末,為了得到一個安全的陸上基地用來發動空襲,美國決定從日本手中奪回馬紹爾群島。為此,美軍首先得佔領周邊島嶼,包括比休島所在的塔拉瓦環礁。


史料記載,美軍為此集結了規模龐大的兵力,包括12艘戰列艦、17艘航母、超過60艘驅逐艦,外加1.8萬餘名海軍陸戰隊員。然而,第一批衝上比休島的部隊發現,自己面對的是煉獄般的熱帶海灘。戰役策劃者沒有考慮到退潮,如此一來,在居高臨下的日軍眼中,海灘上的美軍就成了毫無掩護的靶標。這場耗時76小時的廝殺最終以白刃戰收場,總共超過1000名美國軍人陣亡,以至於海灘都被染紅了。


這些士兵並沒白白犧牲。美軍最終收復了塔拉瓦環礁,由此開啟了一連串關鍵戰役的勝利。鏖戰中,相當一部分陣亡者被匆匆掩埋在島上各個角落。1949年,軍方宣稱,塔拉瓦戰役的失蹤者「無法被尋獲」。這意味著,數百個家庭或將永遠無法安葬他們的親人;這些家庭被告知,陣亡官兵已經被海葬或被掩埋在沒有標記的墓地中。


官方敷衍了事的態度令諾亞等人惱火。身為飛行員兼歷史愛好者,他曾經嘗試把自己的知識用於搜尋失事航空器,於2003年建立了「歷史航線」。他說,「我們最開始從事商業觀光,並利用這方面的收入來搜尋失蹤軍人。顯然,後一方面的需求很大。」


2006年以來,「歷史航線」已向世界各地派出了100多支小分隊,籌集到650萬美元經費(很大一部分系私人捐款),諾亞每周也會堅持進行40~60小時的志願工作。

制訂塔拉瓦島的發掘計劃時,諾亞徵求了不少學者的意見,其中包括來自波多黎各的阿伽門農·格斯·潘特。潘特自稱「技術達人」,擅長使用穿地雷達,這門特長對搜索任務非常有價值。在諾亞的鼓勵下,潘特同意加入塔拉瓦小分隊。他感慨道:「你搜尋失蹤人員時,感覺很真實。許多死者實在太年輕了,他們獻出了生命,卻沒機會享受生活。」


從一開始,參與發掘者就知道此行困難不小,畢竟,其他民間組織和政府此前已搜索過比休島,全都空手而歸。正因如此,全新的穿地雷達才被寄予厚望。這種裝備能發射微波以掃描土壤中的各類物質,非同尋常的物體會反射回與一般土壤不同的能量波,雷達的天線能夠捕捉並記錄這種差別。信息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參照檔案資料和其他微小的發現,製圖專家即可繪出遺體所在位置的草圖,進而逐步縮小搜索範圍,直至「命中目標」。


陣亡者在70年後「歸隊」


「歷史航線」對比休島的關注始於2008年。除了穿地雷達,他們還不時動用嗅探犬等傳統勘測手段。2015年,在反覆比對檔案和地圖後,他們越來越確信找到了27號公墓。史料顯示,包括亞歷山大·波尼曼在內的至少40名士兵在塔拉瓦戰役後於此下葬。

團隊成員在熱帶地區灼熱的陽光下揮汗如雨。疑似的墓地被厚實的水泥板覆蓋,必須動用大批笨重的裝備開掘,包括水泥鋸、風鑽和手鎬。諾亞說,「我們平均每天工作14到16個小時。水泥的厚度為50到70厘米,再下面還有50厘米左右的珊瑚礁。」


水泥和珊瑚礁的底層是較細的土壤顆粒,表明目標越來越近。諾亞解釋說,「你看到清晰的、白花花的珊瑚砂,突然成了挖壕溝帶出的黑色土壤。它就這樣猛地躍入你的眼帘。」


身份識別牌和軍服陸續出土後,在比休島陣亡的士兵們重見天日。遺體一具接一具地被抬出,在厚重的水泥板保護下保持得相對完好。為鑒別死者身份,發掘小組事先搜集了當年參戰人員的醫療記錄,其他線索如小飾品、刻有名字的打火機也頗有幫助。他們在27號墓地找到35具遺體,是迄今為止在單一地點找到的遺骸數量最多的一次。


埃文斯用攝像機記錄下了整個過程。隨著時間流逝,他越來越緊張。忽然,一點金屬的光澤在他眼前閃過。「外公當初鑲有與眾不同的假牙。」他事後解釋道。隨隊法醫很快確認了死者牙齒上的金屬成分,用肯定的語氣強調,「是黃金」。這個中年男人意識到自己面前的正是外公,他呆立在原地,意識不到攝像機已從手中滑落。


「歷史航線」完成初步工作後,就輪到美國國防部戰俘及失蹤人員統計署出馬。通常,該機構會從失蹤士兵的親屬那裡獲取DNA樣本。如果有母系親屬,技術人員則會提取出樣本的線粒體DNA,並用測序儀讀取其中的遺傳密碼。當親屬的線粒體DNA樣本符合失蹤人員的樣本時,官方即可宣布後者「正式歸隊」。


「寬慰遠勝於讓某人安息」


發現27號墓地之後的兩年,「歷史航線」又在比休島尋獲了數十名二戰老兵的遺體。隨著發掘工作的規模持續擴大,他們面臨的挑戰也愈發複雜。


首先,塔拉瓦島的人口密度很大,島上的地貌受人類活動影響,與74年前大不相同。這意味著調查人員必須與時間賽跑,特別令人擔憂的是,氣候變化讓海平面持續上升,最終可能淹沒這個小島。


搜尋小分隊經常要與當地土著交涉。幸運的是,吉里巴斯人對那段歷史非常重視,樂意幫助調查人員。阿伽門農·潘特表示,「我們走進社區,跟市長、警察部門溝通。我們無意侵犯當地人的隱私或安寧」。如果需要移走一排植物或拆除籬笆去挖掘某個掩埋地,小組成員要麼事後幫當地人恢復,要麼賠償對方。此外,「歷史航線」還嘗試與當地文化遺產部門合作,舉辦關於掩體、槍炮陣地和其他戰時遺迹興衰過程的展覽。


在「歷史航線」的成員看來,這份工作最重要的獎勵在於,那些失蹤官兵的家人經過70多年的守望,終於獲得了慰藉。潘特說,「寬慰遠勝於讓某人安息。不確定性非常令人不安。死者有侄子侄女、外孫……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長輩當年遭遇了什麼。這些都是失蹤人員親友仍然感受到的切膚之痛。不止一次,有失蹤者家屬告訴我們,帶親人『回家』有助於消除痛苦,讓依然活在世上的人們更為親近,還增強了家族的自豪感。」


克萊·埃文斯對此感同身受。亞歷山大·波尼曼的遺體被發現後,埃文斯一度表現得很平靜,因為他不習慣在周圍有很多人的情況下發泄情感。第二天,當晨曦灑滿寂靜無聲的發掘現場,他才徹底放鬆下來。「我獨自一人走到外公的墓前,坐了下來。這一刻,世界上彷彿只有我們倆。就這樣,我得以獨享這美好的時刻。」埃文斯說。


美國《大西洋月刊》雜誌網站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1月10日A0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下一個十年,「彩虹之國」能否重現榮光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