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三大黑土區

世界三大黑土區

黑土地在世界上僅有三大塊, 除了東北黑土地外, 還有兩塊分布在烏克蘭大平原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烏克蘭大平原的面積約為190萬平方千米, 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千米, 它們和東北黑土地一樣,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溫帶, 由於植被茂盛, 冬季寒冷, 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 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 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 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 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區先後被開發成重要的糧食基地。

黑土地在開發過程中也曾經受到過水土流失的嚴峻考驗。與東北黑土地有所不同, 烏克蘭大平原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勢平坦, 坡地較少, 土壤主要受到風的侵蝕,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 由於過度毀草開荒、破壞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嚴重, 這兩個地區相繼發生破壞性極強的「黑風暴」。1928年,「黑風暴」幾乎席捲了烏克蘭整個地區, 一些地方的土層被毀壞了5至12厘米, 最嚴重的達20多厘米。在美國, 1934年的一場「黑風暴」就捲走三億立方米黑土, 當年小麥減產51 億公斤, 舉國震驚。為保護黑土地免受侵害, 國外兩大黑土區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圍繞合理規劃土地和建立科學耕作制度等開展研究, 大舉營造農田防護林, 採取保土輪作、套種、少耕、免耕等辦法, 充分發揮耕作措施與林業措施相結合的群體防護作用, 經過40 年的治理, 已見成效。

我國黑土區的開發比國外兩大黑土區晚, 大規模開荒墾殖始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東北地區人口激增, 高強度的農林開發, 造成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嚴重。近20年來, 我國已逐步加大了對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世界人種分布情況及分布地圖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