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庫古迹:丁家房鎮灣柳街

法庫古迹:丁家房鎮灣柳街

彎柳街古城遺址

彎柳街青銅鉞

彎柳街古城遺址,位於法庫縣城西南27.5千米,丁家房鎮灣柳街村東南漫崗台地上,俗稱「房申地」。遺址中心區在沈環線沈法公路東側,磚廠南面,東西寬300米,南北長500米,面積達1.5萬平方米。該遺址於1979年因當地建磚廠取土而被發現,隨後進行多次調查,並經鐵嶺市博物館和遼寧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兩次發掘,獲得地層關係明確的大量遺迹、遺物,文化層堆積厚度可達1.7米。遺迹有灰坑和炕址居住面等。

遺址內出土遺物種類較多:石器以磨製為主,有石斧、石刀、石錛、石鏟、石鐮、石磨盤、石磨棒、石紡輪等,細石器微燧石和瑪瑙製品。有刮削器與石鏃等;陶器有鬲、瓮、罐、盆、缽、碗、壺、杯、勺及紡輪等;銅器有刀、戚、鉞、環首刀、鈴首刀、鹿首刀等。還有經過火燒刻劃獸骨等。經過有關專家考證,彎柳街遺址距今約3400多年,當屬青銅時代,約與新樂上層和高台山相近,約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殷時期。據文獻記載和專家推測,該處遺址很可能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發人和東胡人的都城。

彎柳街青銅戚

在殷商時期,稱北方民族為發人,他們的活動中心在遼北和吉林一帶。經過文物普查,發現法庫境內,還有多處山城遺址,從這些遺存中,可以推測出發人在法庫居住的情況,尤其是青銅鉞、青銅器的發現,它本身即是兵器也是刑具,而且起儀仗作用,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可以說是權力的象徵,說明這裡的主人身份高貴,地位顯赫,甚至是這一地區的最高統治者。由此斷定,這一遺址很可能是發人落首領的居住地,是這一部落集團的統治中心,春秋戰國時期法庫為東胡族轄境,彎柳街又成為東胡人的都城。東胡人善於養馬,其服飾為前後開氣的長袍,外束腰帶,腳穿軟靴,背挎彎弓,手執長矛,作戰靈活、迅猛,比中原諸侯用戰車征戰先進了許多。於是,發生了趙武靈王教育趙國居民穿胡服、學騎射的的「胡服騎射」歷史故事,由於有發人的基礎,東胡族經濟和軍事力量發展很快,他們為了掠奪人畜財物進行土地擴張,經常和燕、趙等國發生衝突。

燕昭王時,東胡一度打敗燕國,迫使燕國求和,將大將秦開送到東胡當人質,由於彎柳街是東胡都城,那麼秦開作為人質,可能就住在彎柳街,秦開在彎柳街居住10年,與東胡人相處的非常融洽,因此對東胡人的地理、經濟、軍事生活習俗等了如指掌,當他潛回燕國後,即率大軍攻打東胡,迫使東胡人向北退卻500餘千米。秦開卻胡後,為防止東胡人捲土重來,在所佔領區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又從造陽(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北)至襄平(今遼陽市)修建了長城。法庫地區雖歸遼東郡管轄,燕國仍對東胡人廢都萬柳街十分重視,在彎柳街周圍修建了數座山城,成為燕國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康平法庫微同城 圖片來源:網路

法庫故事更新中…

推薦閱讀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法老故事 的精彩文章:

法庫縣四家子鄉五鬼山的傳說

TAG:康法老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