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CES2018」AI概念滿天飛,大型吹牛集會可休矣
新智元推薦
來源:青亭網
作者:Merde
轉載編輯:費欣欣
【新智元導讀】CES 2018結束了。會上湧現出的眾多炫酷黑科技和前衛概念,反而暴露了技術難以落地的問題。原本的消費者商品展會,成了一台未來科技秀。各種終端強行加入AI元素,使用體驗並不智能;各款AI晶元性能強大,卻沒有想好具體針對的任務;很多創業公司拿去年的產品重新換個說法今年再來……從Demo到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年一度的CES(消費者電子展)又結束了,作為科技創業公司,你不在這個時候去一趟拉斯維加斯,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於是乎,每年在1月的這麼幾天,你都會看到各種國內的科技媒體像約好了似的,不一而足的在標題上卯足了勁地用上諸如「黑科技」「全球首個」「最新」「最強」之類的字眼。全然被他們無視的一個事實是,技術是逐步發展的,概念是要落地的,產品是要給人用的。而符合這兩點的公司和產品,在CES上往往少之又少。
大部分公司展出的,都不是能夠實際落地、可量產上市的產品,而往往只是處於測試階段或者更早期的demo(展示用原型機),更有甚者只是一種概念。
所謂demo,展台上拿起來,看看玩玩,放下,走人,OK沒問題,但是讓人買回家去,能用,各方面魯棒性(穩定性)過關,對不起,只要稍微對科技產業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看上去很美」的demo和最終產品之間的距離,可能比起你離王思聰的距離還要遙遠。
自然,這些千篇一律的鼓吹辭藻背後,是廣大科技公司如饑似渴的PR廣告需求。「總得來這麼一次,要不然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公司是不是發展不好,產品是不是沒進展?」去年的2017年CES Asia上,一位AR領域創業公司CEO苦笑道。
於是乎,CES似乎逐漸變成了大型的toVC、PR用的展會。理所當然,VC追逐的概念成了CES的主角。然而,這些打著AI乃至VR/AR旗號的所謂黑科技,其中又有多大的水分呢?我們下面來試著略作分(tu)析(cao)。
人工智慧:別再吹什麼「AI晶元」了
人工智慧在2017年是資本追逐的主角,為什麼資本會去追逐呢?其實他們自己也未必說得清楚。「資本是有盲目性的」,一位投資人坦誠,很多時候看到別人在追什麼,哪怕明知自己不懂,明知投的公司可能不太靠譜,也生怕錯過「下一波浪潮」而盲目跟進。
也許是受到資本的刺激,也許是對AlphaGo的憧憬,CES 2018上,無論有的沒的,聽過的沒聽過的,各路廠商的AI(人工智慧)產品突然變成了神仙打架,什麼產品都要跑出來搶個鏡頭。
看遍整個展會,幾乎所有的廠商都給自己掛上了「AI」的標籤,好像如果沒有AI,都不好意思來CES展。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若是在天有靈,看到這樣一派火熱的場景,一定會非常欣慰的說……
WTF!這都些是什麼牛鬼蛇神??
在這次的CES 2018上,看到最多的AI產品,要麼就是各式AI終端,要麼就是各種AI晶元。
像什麼AI電視、AI機頂盒、AI冰箱、AI音箱、AI耳機,這些終端產品只要與語音交互沾點邊的,都在腦門上貼上了AI的標籤。
語音交互雖然是AI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僅僅摸了點語音交互的皮毛就號稱自己是AI終端,實在是太牽強了。目前絕大部分包含語音交互的所謂「AI」產品,甚至連基本的基礎邏輯部分都沒有做好,遑論更進一步的感知、識別和機器學習了。
圖片來源:AI商業周刊(ID:aibizweek)
就在十幾天前,我體驗了搭載「小愛同學」的小米AI音箱,它雖然支持三十多種語音控制功能,但卻在查天氣時讓我大跌眼鏡。當我說出「小愛同學,紐約天氣怎麼樣」時,我本以為會被提示無法查詢該地區天氣,但告訴我的卻是無法識別我的語音……
除開這樣的基礎邏輯的缺陷之外,交互流程的硬傷也廣泛存在。有一款同樣號稱AI家電的冰箱十分有趣,集成了嵌入式軟硬體系統和網路連接功能。只需在冰箱門上指指點點,買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橘子汽水奶油冰棍都是洒洒水毛毛雨啦。
如果你覺得我所說的有趣指的是這些高集成化的操作,那你可就錯了。這台AI冰箱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當你在冰箱門上戳弄半天點擊下單之後,你還要再掏出手機來掃碼付款……
大哥,你這麼「智能」,我求求你把最後一步付款也集成到系統里唄?先在冰箱上下單,然後掏出手機來付款,這是幾個意思啊?與其這樣脫了褲子放屁,我乾脆直接在手機上買不是更利索?
像這類名為「智能」實則「宛如一個智障」的AI產品,充其量只是玩個新鮮而已,很難真正提升生活效率和生活品質。
AI晶元這邊的情況也是一樣的「不堪入目」,今年CES上,瑞芯微、NovuMind等公司分別發布了自家的AI晶元產品。不過今年的情況與2017年的情況如出一轍,這些所謂的AI晶元,相較於谷歌TPU和NVIDIA DRIVE Xavier等產品來說,完全像是兩個世界。
無論是今年CES的瑞芯微RK3399 Pro NPU,還是去年的華為麒麟970 NPU等AI晶元,雖然一個個都是規格明碼標價,性能頭頭是道,但卻也都有一個共性:你不知道它們針對什麼而生。它們好像啥都能幹,又好像幹啥都很屌的樣子。
啥都能幹,這哪還是AI晶元啊,應該叫CPU才對吧?而且還幹啥都很屌?喂喂,Intel你別玩你那MR了,先緩緩吧,你的老本行都快被這幫AI晶元端了老窩啦。
好吧,這樣說可能有點言重了,不過對於目前這些AI晶元的功能,各家確實都少有明確的描述,基本上都是一句「AI任務」帶過。
這「AI」任務到底是個啥?一番細看之下,原來所謂的「AI任務」大多指的都是視頻、音頻、圖像處理這些方面。這些都是非常傳統的需求,而且也都有專用處理器來應對,音視頻處理有DSP,圖像處理有ISP。
其實無論是視頻音頻還是圖像處理,這些工作都可以在CPU上完成。之所以專門設計DSP和ISP晶元,是因為它們處理這些任務的效率比CPU高出許多。同樣的,如果全新的AI晶元能比傳統DSP和ISP更加高效,那在處理器中加入AI晶元的同時,我們理應看到DSP和ISP從現有晶元組成中消失才對。
在高通官網的驍龍845介紹中,「可提供更豐富的拍攝、語音、XR 和遊戲體驗」的人工智慧平台,依然被高通明確的歸結在Hexagon DSP下,說明現在各家AI晶元所宣傳的這些功能,並未達到真正意義上AI所在的層次,只是對既有需求的擴展而已。
可以說,目前大部分AI晶元,都是廠商對AI大潮反應過激的產物,其實際存在意義非常雞肋。如果說上面提到的各種AI終端產品還能玩個新鮮,那這些AI晶元甚至連玩個新鮮都做不到,在實際使用中是否能體驗到效果還不一定呢。
總之,在CES 2018的AI產品上,我們看到只有極少數廠家在有目的有方向的進行研發,其餘大多都是浮躁甚至是滑稽。
艾倫·圖靈於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指一個人和一台機器隔開的情況下,通過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多次測試後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出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台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
圖靈曾預測道,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在2000年時可達到這項測試的標準。這項測試至今依舊被視為衡量人工智慧發展水平的準繩,但目前我們已遠遠落後於這個預測,暫時也沒有哪家公司的roadmap中提及這一標準。
顯然,這樣混沌的發展狀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達到圖靈測試的標準更是遙遙無期。
VR/AR:這一次真的要改變世界了……?
某家AR公司的CEO在CES上轉了一圈後,興緻勃勃地發了個朋友圈:「本以為自己在閉門造車。知道這次拉斯維加斯CES,才發現自己已經領先世界這麼多了。……這一次真的要改變世界了!」
當然,我們絲毫不懷疑這位CEO想要改變世界的勇氣和決心,只是我們從未有幸體驗過他口中「當年喬布斯第一次看到圖形界面的感嘆估計也不過如斯」的產品,而且縱觀下來,我們看到CES上的VR/AR產品幾乎是處於發展停滯狀態的。
VR不多說了,今年包括HTC在內的頭部硬體廠商在內,幾乎沒有任何技術上的突破。Vive Pro之類的產品,無非就是提升了解析度、加上了無需外部感測器的6DOF定位而已。
但這些廠商不需要背鍋,不看市場盲目的技術突破也是危險的。實際上,VR硬體在當前這個階段,相比AR已經是處於較為成熟的形態:工業設計差不多就這樣了,手勢和眼動這種新型交互還沒有大規模普及。接下來的問題就剩下是如何把屏幕解析度提升到更高、重量降到更低,成本降到更便宜、乃至未來雲端計算更強大催生真正的無線VR(雖然5G普及還要等2年以上)了——這些已經不是VR公司的工作了,這是背後的屏廠(京東方、天馬等)、方案商(中科創達、正東興等)、ODM(歌爾、龍旗、卓翼等)之類要努力的方向了——當然,VR的量要大,不然人家都懶得努力。
所以接下來真正需要考慮的是落地場景和老生常談的內容。有人在Oculus Go的屏幕供應商京東方玩過了Oculus Go,屏幕相當出色,而且Oculus對屏幕的要求很高,這似乎可以看出來Oculus Go在觀影和3DoF遊戲方面的想法;無獨有偶,華為的VR2也是主打觀影,但就像一位自嘲「開發VR遊戲的都是24K純屌絲」的VR遊戲開發商擔心的那樣,VR除了娛樂、影視、色情片還有什麼?
別告訴我是那些和簡化版VR遊戲差不多,我自己一個人都能開發個七七七八的所謂「B端應用」。
當下較先進的AR光波導方案
而技術難度比VR大很多倍AR,更遠遠不是這麼回事。
把一塊虛擬圖像以自然的方式貼合到人的視野里,真的不是說說那麼容易,也不是某些廠商在發布會一筆帶過的那麼輕鬆,不然,那麼喜歡AR的蘋果老大庫克,為什麼會感嘆「目前技術不足呢?」當然,這也絕不是某個前科滿滿、在CES上打著自作聰明的自創新概念來混淆視聽的國內VR公司能輕輕巧巧糊弄過去的。
AR眼鏡所需要的技術主要是兩大塊,前者是顯示,可以粗略概括為光學方案(光機/光學引擎),也就是如何把虛擬圖像反射進人眼,造成虛擬圖像疊加到現實中的AR效果;後者是定位,即如何以SLAM等定位技術,將虛擬物體的位置逼真呈現,讓其擁有「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等符合真實物體在人視覺系統中的情況,而不會隨著設備持有者的移動,虛擬物體的位置出現飄忽等問題,造成擬真感被破壞的情況。後者也許不是必要的,但對於實現沉浸感強的AR體驗卻是不可或缺的。
很遺憾,這兩者看似容易,但哪一點離成熟都相差很遠,所以AR眼鏡普遍外形丑、效果差、價格高。這也是為什麼CES上的AR眼鏡,大多數只能應用於工業等非消費端領域。因為這些領域的客戶,對價格和外形不那麼敏感,只要你幫我解決我幹活時的問題就好,就像PhotoShop這種專業軟體的界面,自然比什麼美圖秀秀之類丑多了。
但toB端就萬事OK了嗎?還差得遠,AR的光學引擎(光機),特別是國內的AR光機,在顯示和量產上有著非常大的瓶頸。是的,展出的demo很酷炫是一回事,能把這些demo量產一千台、一萬台,同時保證其穩定工作、成本安定又是另一回事。如前所述,「看上去很美」的demo和最終產品之間的距離,可能比起你離王思聰的距離還要遙遠。
大部分國內的AR眼鏡公司都需要被供應鏈公司掣肘,因為這些公司本身一般缺乏光學、晶元、演算法方面的設計和生產能力,只能依仗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這些合作夥伴要麼是傳統實業公司,對訂單數敏感,幾K的小批量根本不放在眼裡,要麼同樣是初創公司,本身的量產能力也有問題。
不少人把2012年的谷歌眼鏡視為當今AR的發展肇始,這種眼鏡採用的是FOV小、厚度大、顯像大的稜鏡光學方案。在如今中國AR公司的眼鏡發布會上,這種稜鏡方案已經不再拿出來作為賣點,動輒替代的是更先進的自由曲面稜鏡、光波導乃至光場方案。但實際上,能量產優秀稜鏡方案的公司在國內都少之又少,自由曲面稜鏡屈指可數,被普遍認為最先進的光波導方案更就只有一兩家。不少國內公司的AR眼鏡都因為合作夥伴的光機無法量產而被掣肘,產品出貨一推再推。
因此,CES上絕大多數量產或是自稱量產的AR眼鏡,在其實際大量出貨之前,其背後的可量產落地情況都是可疑的。這並不丟人。因為行業發展狀態就是如此,技術的確存在瓶頸,全世界的公司都在尋求突破。這其中可能需要漫長的過程,等待幾年也不新鮮,但應該做的是去正視這點、坦然承認,而不是動輒拿「重大突破」「黑科技」這種辭藻來麻痹自己(或VC和媒體)。
至於SLAM就更不說了,除了某些展台的微軟HoloLens外,在CES上展出的AR眼鏡基本都沒有SLAM。這個其實也正常,先把顯示解決再解決定位嘛,而且國內做SLAM做的好的,基本都玩機器人去了。號稱能實現SLAM的,捫心自問一句,用的是什麼方案(單/雙目or深度)?晶元帶不帶的動?功耗吃不吃得緊?最關鍵的是:實現閉環了么?不好意思,別把marker拿出來當SLAM忽悠媒體好不好?
今年有些有意思的地方是,ODM、供應鏈公司開始入場攪局了。如偉創力(Flex)、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公司(ASTRI)、OmniVision這些公司,平時只是負責供應鏈中的一環,但這次紛紛號稱要出,試圖分一杯羹。這給國內外的創業者都敲響了警鐘。
從上面可以看出,VR和AR並非獨立存在的新興產業,而是反映了整個世界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軟硬體技術發展的水平。比如屏幕公司不發展,顯示效果就上不去,晶元公司不發展,體驗質量就上不去,感測器公司不發展,定位方案就上不去。因此產業的落地和發展,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絕不是展會上幾個demo能說清的。
不過樂觀來看,未來VR/AR概念可能會死,但它們背後催生的這些技術發展和產業鏈公司卻是實打實地在進步,說不定將來,還會催生新的概念。當然,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活在CES上的中國公司
縱觀每年的CES,你會看到一種類似的套路:科技公司們扎堆發表精緻的keynote,描繪未來幾年美好願景,展示幾個完成度往往不過50%的demo,然後股價漲一漲,融資進一進,大家樂一樂,就可以各回各家了。至於這PPT何時能變成真的,demo何時才能實際落地,像CES的展會名一樣真正面向消費者。往往就後會無期了。
但一般人往往會忽視,或者刻意去迴避的是,demo不是成品,吹牛和PPT也不能代表實際的市場反應。一款新科技產品的誕生,要面臨大量的考驗,從想法到驗證,再到解決供應鏈,降低成本,最終量產問世,還有可能因為市場定位失敗等問題而折戟沉沙。
一個事實是,科技巨頭們也正在紛紛從CES上撤退,沒有了蘋果(蘋果據說今年來偷偷見AR眼鏡的供應商了)、微軟、寶馬、奧迪等等,取而代之的是國內公司。今年參展的中國公司又達到了1551家的新高,佔34%。去年則是1300家,佔32%。光是名字裡帶深圳的公司,就480多家。
圖片來源:AI商業周刊(ID:aibizweek)
硬幣的另一面是,很多公司你在國內的展會上是找不到的——注意,這裡說的展會不是那種和CES性質差不多的公司,而是針對專門垂直領域的大型展會。
我曾經參加過去年11月在深圳舉辦的安博會,1100家公司參展,尤其讓我驚訝的是,這裡的公司展出的都是切切實實可以購買、落地的產品,也有出現VR/AR、AI的產品,如如安防攝像頭、全景監視相機,人臉識別系統、VR/AR頭顯、智能眼鏡等。但沒有人提到這種概念名詞,說的都是價格、參數、出貨量等實實在在的東西。
除了一兩家外,我幾乎沒有在這個展會上看到參加CES的VR/AR公司出現在其中。
有意思的是,不少公司可能全年都沒有動靜,但是在CES上,他們回來了,但仔細一看,拿出來的還是去年的東西,只不過換了個說法,換了個故事,新瓶裝舊酒。
真心希望這種「活在CES的創業公司」能少一點;講概念,講故事的公司能少一點。
畢竟,講故事是媒體、電影電視工作者的工作。尤其媒體本來日子就不景氣,大家就別再搶媒體的飯碗了。就算你要講給VC聽,也可以交給媒體去講嘛。然後VC和投資者們,你們也別再逼著創業者老給你們講故事了。各司其職,踏實做點事情,不好嗎?
路還很長。
新智元AI技術+產業社群招募中,歡迎對AI技術+產業落地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號: aiera2015_1 入群;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加入社群後務必修改群備註(姓名-公司-職位;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10張圖看AI趨勢:到2025年全球AI企業營收增幅53%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