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蜀漢和孫吳滅亡後 劉禪和孫皓作為亡國之君為何能夠善終

蜀漢和孫吳滅亡後 劉禪和孫皓作為亡國之君為何能夠善終

公元263年,曹魏大將鄧艾率領一支奇兵,借道陰平小道,長途奔襲成都。蜀漢後主劉禪驚慌失措,在光祿大夫譙周的建議下,棄城投降。

國運43年的蜀漢政權就此終結。

17年後的280年,晉武帝司馬炎以賈充為大都督,使持節、假黃鉞,統率六軍攻伐孫吳。孫吳末代皇帝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宣布投降。

國運52年的孫吳政權從此不再。

蜀漢和孫吳先後滅亡後,劉禪和孫皓結局如何?

劉禪在蜀漢滅亡後,舉家遷到洛陽居住。劉禪被封為「安樂縣公」,人稱安樂公。此外,「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看得出,曹魏對劉禪不薄。正因為此,劉禪才「樂不思蜀」,安享晚年,活了64歲才壽終正寢。

孫皓在投降晉朝後,也來到洛陽。晉武帝親自接見他,賜號為「歸命侯」。應該說,孫皓在洛陽也活得不賴。一次,晉武帝設宴大會文武,孫皓也在座。晉武帝開玩笑地對孫皓說:「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孫皓不客氣地回過去:「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後來晉武帝也沒給孫皓小鞋穿。

我們知道,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多數下場很慘,為何劉禪和孫皓能夠善終?

一、安撫人心

《孟子·離婁上》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蜀漢和孫吳雖然滅國了,但仍然有很多大臣、軍隊和民眾沒有歸順。比如,蜀漢這邊,大將軍姜維還率領主力部隊堅守劍閣;孫吳這邊,交州刺史陶璜等依然還在抵抗。

因此,當劉禪和孫皓先後投降後,要好好對待他們,利用他們身上的巨大號召力,讓軍隊停止抵抗,讓大臣「棄暗投明」,讓民眾歸順馴服。事實上,也正是劉禪和孫皓親自寫信勸降,才讓姜維和陶璜放下武器,結束戰爭。

另外,曹魏政權善待劉禪,也想樹立一個正面典型,做給孫吳政權的統治者看:「你們看,投降了我之後,依然吃香的喝辣的,豈不酸爽?」可想而知,如果曹魏對待劉禪很差,多年以後孫皓一定不會投降得那麼爽快。

二、不具威脅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劉禪和孫皓作為亡國之君,沒有什麼過人的能力,完全是因為投胎投得好,才僥倖成為一國之君。

劉禪和孫皓當政之時,朝政處理得一塌糊塗。劉禪貪圖享受,孫皓昏庸暴虐,早就失掉了人心。整個國家名存實亡。他們投降後,對曹魏和晉朝根本就難以構成威脅,與其殺了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還不如好好養著。

三、光榮傳統

中國古代,其實有善待亡國之君的光榮傳統。自夏周以來,亡國之君被俘虜後,一般不會直接殺掉。商湯俘獲夏桀後,允許他帶著心愛的女人離開。魏文帝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後,也沒殺他,還封他為山陽公。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後,也沒殺他,只是降封為陳留王。

唯一的例外是西楚霸王項羽。他當年進入咸陽後,俘獲了秦朝末代皇帝子嬰,將其殺害。項羽這一舉措帶來巨大爭議和不滿,也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曹魏政權還是晉朝,都不會將事情做得太絕。

【《三國志》《資治通鑒》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滅蜀之戰:鄧艾為何只用幾千兵馬就逼得劉禪投降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