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數學家破解流行病潛伏期模式的數學機制

數學家破解流行病潛伏期模式的數學機制

在100多年前的一次教堂晚宴中,數十位加利福尼亞人不幸身感傷寒病毒。它還促使理論學家想要了解,為什麼包括傷寒、麻疹、小兒麻痹症、瘧疾,乃至癌症在內的許多疾病在不同的人群身上發展的速度,快慢差別很大。


據科學家在60多年的時間裡積累的知識,眾多疾病的潛伏期遵循一定的模式:大多數情況下癥狀出現較快,而其他情況則發作緩慢,還有一小部分要潛伏很久。它被稱為Sartwell法則,以50年代確認了這一現象的的流行病學家Philip E. Sartwell為之命名,但對於法則的內在機理,病理學界一直未能給予合理的解釋。


「由於某些原因,生物學家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應用數學教授Steve Strogatz說道,「他們只是把它看作一個事實,滿足於了解是什麼,但是我們數學家期望知道"為什麼?"」

通過數學建模,利用概率論中的兩個經典課題——「收集優惠券」和「隨機遊走」——Strogatz和博士生Bertrand Ottino-L?ffler提出了一個解釋。


他們巧妙地找到了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來計算髮病概率,這成為他們成功的關鍵所在。他們計算了細菌感染或癌細胞接管一個健康細胞網路需要的時間。他們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細菌繁育孵化的時間的分布接近「對數正態分布」,這意味著潛伏期的對數而不是潛伏期本身是呈現正態分布的。


數學家破解流行病潛伏期模式的數學機制
正態分布圖 Credit:123RF


這源於細菌感染過程本身的隨機動力學,病原體或突變體與宿主的健康細胞對抗之後的結果。

他們的論文《疾病潛伏過程的演化動力》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Incubation Periods於12月21日在eLife刊出電子版。


Strogatz說研究的契機來自於他讀到的一篇博客:「我看到一篇使用網路進化理論來分析癌症的文章,看起來非常有趣,因為癌症是一種進行性疾病。包括博主Scott在內的人都希望以一種進化的觀點來審視癌症。」


發現潛伏期趨向於右傾分布——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癥狀迅速,少數人的癥狀發作的時間要久一些,因此鐘形曲線右邊有一條長長的「尾巴」——最初來自20世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例如,在加利福尼亞州漢福德(Hanford)1914年的教堂晚宴上,有93人在吃過受污染的義大利細麵條後感染了傷寒。


利用已知的暴露時間和癥狀的發作時間,加州的衛生官員Wilbur Sawyer發現潛伏期從3天到29天不等,最常見的時間是6天。大部分人在暴露於感染下一周內,就會感到身體疲乏無力,但有些人過了四周方才出現癥狀。


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疾病——正如Strogatz和Ottino-L?ffler所指出的那樣,大多數情況下,遵循這種大多數兵敗如山,少數受害者經過抵抗,最終不敵的模式。

Strogatz說,不同人的體質和與病原體接觸程度當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但這些都不是決定因素。


Strogatz指出內在的模式,遵循「獎勵卡片/優惠券收藏問題」的理論:想像一下,每包速食麵裡面有一張水滸人物卡,為了集齊108將,你得吃多少袋乾脆面?這裡所說的「多少包」是數學期望值。


他承認,要想在這裡做出完全的推廣實在太過於棘手,但是這種理論被Ottino-L?ffler進行的無數次數值模擬和分析計算所支持。研究人員說,這不僅可以解釋疾病的發展,還可以解釋其他「傳染病」的例子——包括計算機病毒和金融危機引發的銀行倒閉潮。


隨機遊走理論,則是在金融、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中大放異彩的數學工具。簡單的說,你站在樓梯上,投擲一枚硬幣;如果是正面,就上一個台階,反之,就下去一個台階。10/20/30/n個台階,大概需要投擲多少次才能上一層樓?


更多信息:疾病潛伏過程的演化動力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Incubation Periods,eLife(2017)。 DOI:10.7554 / eLife.30212

本文譯自 phys,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有史以來第一遭:無人機群襲擊俄羅斯基地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