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葯起磐安 膳動中國——首批道地磐安葯膳拾粹

葯起磐安 膳動中國——首批道地磐安葯膳拾粹

葯膳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在《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千金方》、《食療本草》等經典醫書中就有記載,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的一門獨特的文化遺產。

隨著國家《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和浙江省《加快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條例的發布,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培育中醫藥文化和健康旅遊產業,加快中醫藥健康養生服務體系建設成為今後一個時期中醫藥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當前,我國葯膳制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葯膳食療廣泛應用,同時也帶來了標準缺乏、配伍混亂以及原料質量良莠不齊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同時,人們對葯膳了解不夠,造成藥膳無原則的亂搭亂配現象的時有發生。

磐安是我國著名的藥材基地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然中藥材資源和歷史悠久、規模巨大的中藥材栽培產業基礎,開展葯膳養生具有獨特的優勢。其優質的土壤條件、複雜多樣的小生態環境適宜藥材的生長,孕育了「磐五味」、「 新磐五味」及其他磐安道地藥材。磐安道地藥材以其品質優、應用廣和療效佳等特性,為國內各大老牌藥店選購作為配方葯,並暢銷國內外。以磐安道地藥材和食材作為葯膳原材料,依據中醫藥、烹飪和營養學等理論,進行傳統葯膳的標準化應用規範推廣,對促進磐安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的發展,以及道地藥材的開發應用具有較大的意義。

白果燒香菇

【配料】

主料:香菇(鮮)20個、白果仁30克、陳皮3克

輔料:精肉150克、蔥白5克、雞蛋清半個

調料:水500克、鹽6克、料酒5克、澱粉4克、白糖3克、白鬍椒粉1克

【製作過程】

1.將新鮮香菇剪去柄,泡入淡鹽水中清洗後剪去菇柄;陳皮用清水浸泡60分鐘,撈出陳皮,水備用;白果仁用清水浸泡後放入蒸箱中蒸熟備用。

2.豬腿肉剁成泥狀,加入陳皮、蔥白、鹽、白糖、澱粉、白鬍椒粉、料酒,攪拌上勁後加入半個雞蛋清攪拌均勻。

3.將清洗乾淨的香菇反面刷上一層澱粉,把攪拌好的肉末塗抹在上面,然後放入鍋中蒸10分鐘。

4.在鍋中放入適量的清水,再加入陳皮水、香菇、白果用大火燒開,燒開時用馬勺把表面的浮沫撈出,用小火煮制20分鐘以後加入醬油調味,然後用濕澱粉進行勾芡,出鍋裝盤即可。

【菜肴特點】

呈菜精緻,色澤紅亮,醬香濃郁。

【配伍依據】

香菇其味甘,性涼,有悅神、開胃、止瀉止吐、理氣化痰等功效,可治食欲不振、吐瀉、肝炎、乏力等病證。香菇含有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降血糖作用,而且它含有一種β-葡萄糖苷酶,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白果味甘、苦、澀,性平,生用有小毒,具有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之功效,可用於痰多咳喘、帶下白濁、遺尿、尿頻等症。白果主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有機酸等。

陳皮味辛、苦,性溫,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用於脾胃不和、脘腹脹痛,咳嗽痰多、胸膈滿悶,水腫、二便不利,能解魚蟹毒、酒毒。陳皮含揮髮油、黃酮、有機胺等成分。

葯膳中白果有斂肺定喘,除痰濕,收澀止帶,縮小便的作用,與甘涼開胃、氣香宣散之香菇和可升可降之陳皮合用,既能開胃和中,理氣化痰,亦有止吐止瀉之功。

【功效作用】

理氣化痰,斂肺止咳。具有祛痰、助消化、抗衰老、抗氧化及抗腫瘤輔助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適用,尤適於喘咳痰多,食欲不振,帶下清稀者。

【不適用人群】

因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多食。咳痰不利者慎用。

杜仲煨豬腰

【配料】

主料:豬腰:4個(約700克)、鹽杜仲25克

輔料:大蔥120克、蒜150克、生薑95克、蔥80克、紅棗60克、胡蘿蔔30克、粽葉6張、花生末適量

調料:鹽2500克、水500克、黃酒200克、醋50克、鹽27克、花雕酒25克、醬油5克

【製作過程】

1.鹽杜仲修剪成長方塊5cm×2cm,用清水洗乾淨,然後用開水浸泡,大蔥切成段。

2.慢火熬制杜仲加入大蔥段和紅棗取杜仲水,杜仲片取出備用。

3.豬腰對半批開改刀成形,用清水、小料、調料搓洗洗乾淨。

4.將豬腰加入杜仲水中,加50克醋,腌制30分鐘,撈出,搓洗乾淨。

5.豬腰中加60克蒜泥,15克鹽,20克蔥花,100克酒,30克生薑,浸泡20分鐘,反覆搓洗。

6.水泡好的粽葉拿剪刀剪去頭和尾部,整齊的在桌上擺放四張,往上面放上蔥段、薑片、杜仲片,然後擺豬腰片,再擺一層杜仲片,接著擺上剩下的豬腰片然後擺上杜仲片、蔥段和胡蘿蔔片,蓋上粽葉,用錫箔紙包裹起來。

7.鹽放入鍋中小火炒熱,鐵鍋中倒入一半數量的鹽,把錫箔紙包起來的豬腰放在中間,再往上面倒入剩下的鹽,然後加蓋小火加熱一個小時。

8.一個小時後離火開蓋,用勺子把表面的鹽去除,打開錫箔紙拿掉粽葉,把蔥去掉,撒上花生末即可。

【菜肴特點】

香氣濃郁,口感干香入味。

【配伍依據】

鹽杜仲:味甘、咸,性溫,具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安胎之功效,可用於肝腎虛弱所致的腰膝酸痛、下肢痿軟,及陽痿,小便頻數,肝腎兩虛型的高血壓病,症見頭昏、耳鳴、腰酸、夜間多尿等。杜仲含杜仲膠6%~10%,木質素類、苯丙素類、環烯醚萜類及其苷類成分。

豬腰:味甘,性平。歸腎經。具有補腎氣,通膀胱,消積滯,止消渴之功效。可用於腎虛腰痛、水腫、耳聾等症。豬腰富含優質蛋白、微量元素硒、鐵、鈣等,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其所含的鐵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

豬腰、杜仲二葯相合,具有較強的補腎強腰作用,杜仲尚有滋補肝腎之效,對於肝腎兩虛者尤為適宜。鹽入腎,能引葯下行,採用鹽煨法製作,更增強了該葯膳補肝腎之功效。

【功效作用】

滋補肝腎,益腎強腰。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安神、抗體力疲勞、抗腫瘤等輔助作用。

【適用人群】

中老年人腎虛腰痛者;肝腎虧損所致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夜尿頻多者。

【不適用人群】

陰虛火旺者慎用。高尿酸血症、痛風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可多食。

茯苓豬肚湯

【配料】

主料:豬肚800克、嫩姜100克、茯苓(塊)8克、甘草5克、茯苓(粉)2克、陳皮1克

輔料:蔥25克、生薑10克

調料:水1300克、料酒250克、鹽20克

【製作過程】

1.嫩姜清水洗凈切成厚塊,甘草、陳皮清洗凈用水泡開,然後放入調料包裝中備用。

2.豬肚加鹽、蔥結搓洗後放入溫水中清洗凈。

3.乾淨的豬肚放入鍋中,加薑片、蔥、料酒焯水。

4.將焯水好的豬肚切成2cm×7cm均勻長條塊,放入鍋中加料酒進行再次焯水,水開去浮沫,然後放入清水中沖洗乾淨。

5.嫩姜放在砂鍋底部,將焯水過的豬肚放入砂鍋中,然後加調料包、茯苓、水、料酒,用大火燒開去浮沫,包上錫箔紙蓋上蓋子,把砂鍋放到瓦鍋中,燒製成熟,出鍋前把調料包取出加鹽調味,撒上茯苓粉即可。

【菜肴特點】

肉酥味鮮,湯色清醇。

【配伍依據】

豬肚味甘,性微溫,有補虛損、健脾胃等功效,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瀉泄、小便頻數、營養不良、小兒疳積、消瘦乏力以及胃下垂等病證。豬肚中含有大量的鈣、鉀、鈉、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E、蛋白質、脂肪等成分。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的功效,用於水濕停滯、小便不利、水腫,脾虛濕盛所致的中虛脹滿、食少便溏等症。茯苓含有三萜類,多糖,脂肪酸,甾醇等。

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之功效。可用於心氣虛之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虛弱、倦怠乏力、癰疽瘡瘍、咽喉腫痛、食物中毒,多種氣喘咳嗽,腹中攣急疼痛,病毒性肝炎等病證,此外還有「調和諸葯」作用。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苷等。

陳皮味辛、苦,性溫,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用於脾胃不和、脘腹脹痛,咳嗽痰多、胸膈滿悶,水腫、二便不利,能解魚蟹毒、酒毒。陳皮含揮髮油、黃酮、有機胺等成分。

嫩姜味辛,性熱,有健脾開胃、溫肺化痰之功效。

配方中茯苓、甘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陳皮理氣和中,燥濕化痰,配茯苓增強利水滲濕之功;又加豬肚、嫩姜等食補之品,健脾補虛之效更宏。

【功效作用】

健脾補虛,利水滲濕。具有護肝、提高免疫、抗衰老、利尿、降低膽甾醇和抗腫瘤等輔助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消化不良者。

【不適用人群】

陰虛體質乾咳無痰、口乾咽燥者慎食。肥胖、高血脂、痛風病人慎食。

覆盆子泥鰍

【配料】

主料:泥鰍300克、豬腳250克、覆盆子15克

輔料:蔥20克、生薑10克

調料:水2500克、料酒60克、菜油50克、鹽5克

【製作過程】

1.覆盆子洗乾淨,用水浸泡0.5小時,然後放入調料包中備用。

2.泥鰍洗凈去頭加料酒、蔥結、生薑塊、鹽搓洗,腌制好以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用吸水紙把泥鰍表面的水吸乾淨。

3.豬腳切塊,焯水後放入砂鍋中,再加入覆盆子調料包和水,用大火燒開去浮沫,然後用小火燉1.5小時。

4.平底鍋置中火上倒入菜油,放入泥鰍煎至表面金黃。

5.將煎好的泥鰍和裝有豬蹄和覆盆子的湯一起倒入砂鍋中,用大火燒開去浮沫,然後加料酒用小火燉20分鐘加鹽,把調料包取出用大火燉10分鐘出鍋裝盤即可。

【菜肴特點】

泥鰍肉質酥軟入味,豬蹄入口綿糯。

【配伍依據】

覆盆子味甘、酸,性微溫,有補肝腎、澀精、明目、縮尿功效。用於腎虛不能攝納所致的小便頻數、遺精滑精或遺尿,肝腎不足之視物不清、陽痿等症。覆盆子含三萜、黃酮、有機酸、糖類及維生素。

泥鰍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除濕退黃、益腎助陽功效。泥鰍含脂肪及膽固醇均較低,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有利於抗人體抗血管衰老。

豬蹄味甘、咸,性平,功能補血通乳、填腎精而健腰腳,可用於虛弱、婦人乳少。豬蹄熱量中等偏高,蛋白質及脂肪含量均較高,含有較多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能延緩皮膚衰老。

泥鰍和豬蹄均為常見滋補食品,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二者同烹具有很好的補益氣血、補腎之功效,配以覆盆子專入肝、腎經,更增補益肝腎之功力。

【功效作用】

益氣補血,填精益腎。具有提高免疫、抗體力疲勞、美容等輔助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於脾胃虛寒,肝腎虧虛,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產後婦女;以及肝腎虧虛、小便頻繁、陽痿、遺精、視物不清者。

【不適用人群】

腎虛火旺小便短赤者,孕婦慎食。有胃腸消化功能減弱、膽囊炎、動脈硬化的人群也應少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 的精彩文章:

身心兼修、形與神俱 順其自然、盡終天年——中醫的養生智慧

TAG:浙江省中醫藥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