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是噱頭還是創新?CES中的智能家居「黑科技」!

是噱頭還是創新?CES中的智能家居「黑科技」!

昨天,一年一度的CES落下帷幕。

在今年的展會上,出現了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但是也有不少讓人覺得一言難盡。

第一個讓硅兔君一言難盡的,就是下面這個長長的杆子...

最初看到這個產品時,硅兔君(ID:sv_race) 一臉懵,這到底是啥,這個產品想表達啥?

求助了一下Google後,硅兔君才知道這個產品有個專業名稱--發熱長曲棍球球棒 ,是長曲棍球運動(Lacrosse)的專用設備,發明這個產品的小姑娘還只是個高中生。

身為長曲棍球專業運動員,小姑娘表示在寒冷的紐約打長曲棍球經常會把手指凍壞,這種痛苦誰打誰知道!為了讓自己和隊友不再受嚴寒天氣的折磨,小姑娘花了十個月的時間,設計並生產了這款自帶發熱功能,保護雙手,遠離凍傷的發熱曲棍球棒。

(自帶USB充電口,一次充電後,球棒可維持37度的觸感達一小時)

雖然設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硅兔君(ID:sv_race) 還是覺得,這個設計是不是太小眾了?狹窄的受眾面,局限的適用季節,這款產品的路在何方?

儘管這個設計有點一言難盡,但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實用價值。

接下來的幾款產品,更是讓硅兔君覺得無語問蒼天。最關鍵的是,它們均出自今年CES上大出風頭的智能家居系列。

據統計,今年CES上,有一半的產品均是和智能家居相關的。這不禁讓各個國家的看客以為:智能家居的時代到了?

再看各個和CES相關的媒體報道,智能家居均紛紛上了頭條:

在這樣一場盛會之中,最容易產生的就是幻覺:被擁擠的人流欺騙、被朝聖之人驚奇的表情欺騙;直到最後,在充滿慾望的賭城Vegas的空氣中,被自己欺騙。

可是,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今年CES上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谷歌和亞馬遜Alexa之間的世紀大戰。

谷歌大手筆包下Vegas主幹道兩旁的廣告展位,瘋狂投放關於Google Assistant的廣告。

與谷歌大張旗鼓的高調宣傳Google Assistant不同的是,亞馬遜Alexa語音助手憑藉先發優勢,早已靜悄悄的成為各大智能家居設備的「靈魂」。

谷歌和亞馬遜兩大巨頭掐架掐的如火如荼,其他廠商也沒歇著。他們不僅如趕場一樣的推出自己的智能語音助手,各類智能家居設備更是層出不窮。

可是硅兔君(ID:sv_race) 卻發現,智能家居概念雖讓人趨之如騖,但這些在CES上展出的智能家居設備卻頗有些經不起推敲...問題多多...

問題一:產品成熟度不夠,語音識別的準確率有待提升。

自從入手Amazon Echo音箱後,硅兔君無數次懷疑自己的英語發音。比如叫Alexa播Kris Wu的歌,Alexa給我的回復基本是「Sorry, I don』t know」。

不得不說,Alexa在識別不同英文口音上功力還是有所欠缺,畢竟不是每個用戶都能擁有完美的發音,這樣豈不是將母語不是英文的用戶拒之門外?

谷歌和亞馬遜掐架之餘,各大廠商圍觀叫好的閑暇之間,還是應該在提升智能語音助手對不同口音辨識度上多下功夫,不然,智能家居設備能走多遠,還真不好說。

畢竟,現在硅兔君天天只能叫Alexa開燈、關燈和播放音樂,深感Alexa大材小用。同時,當智能語音助手和智能家居設備結合時,如果不能識別不同口音的英文,用起來也會十分很尷尬啊。

左:Google Home 右:Amazon Echo

問題二: 造價不菲,交互體驗差

下面這個產品,名列硅兔君「最不能接受的產品」榜首。

這是一款名叫Numi的智能馬桶,馬桶大概長這個樣子。

雖然外觀保持了極簡主義風格,黑科技設計之風撲面而來,但是這個馬桶的智能之處嘛...

生產商表示,用戶可以通過Amazon Echo智能音箱控制這個馬桶進行自動沖水或者是打開馬桶蓋, 聽起來是不是很方便呢!

但是,硅兔君(ID:sv_race) 查了一下價格後發現,這個喊一聲「Alexa,沖水!」就能實現自動沖水的馬桶,售價5625美金!人民幣36514元!!要知道,一般TOTO的馬桶也就賣400美金,這是它的10倍之多!

芝加哥時報的評論「Column:CES 2018 offers a talking toilet, and a future that"s too weird」 。(如果CES 2018上展出的「會唱歌的馬桶」揭開了未來智能生活時代的面紗的話,這樣的未來也太奇怪了吧...)

硅兔君可以接受為改變生活的科技付出高價,但這個「會唱歌的馬桶「的價格和功能似乎不太匹配啊。

智能馬桶雖然能給懶癌末期的人帶來一定的福利,但是也沒有到必須使用不可的地步。

除了這個售價匪夷所思的智能馬桶,另一款智能家居設備的售價讓硅兔君深深覺得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下圖中是一個售價高達16,000美金的Laundroid智能疊衣服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的高超在於,你把衣服放進去他就能自動疊好,但是它並不能把所有衣服都摺疊好哦!

如果衣服的大小或者形狀超過了這台機器人的分析能力,那麼這款高達16,000美金的機器人可就無能為力了,同時它疊完衣服之後,還需要用戶自己把衣服放回去衣櫃。

這就讓人很費解了,花了16,000美金,結果最後還是不能解放人力?如果是這樣,還不如淘寶搜一下折衣服神器。對就是下面這個。

看看價格,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畢竟淘寶的折衣服神器,可是有不同大小的板子,根據衣服大小隨心所欲,想怎麼摺疊怎麼摺疊!

16,000美金,講真在美國都可以買台基礎款的尼桑二手車了,為什麼還要買一個這樣的疊衣機器人...... 只能說,是貧窮限制了我對這個機器人的想像。

各大廠商,能不能想點真的能用到生活中的智能家居呢?畢竟上面這倆,還不如用Alexa開燈、關燈實用!

問題三:用戶習慣一時間難以改變

雖然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來勢洶洶,但如何讓智能家居設備像智能手機一樣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是所有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首要問題。不然「叫好不叫賣」的尷尬境地遲早會出現!

不管是Amazon、Google還是其他涉足智能語音助手的企業,當務之急是解決智能語音助手及配套智能家居設備的落地應用問題,讓它們不僅是一個「Buzz Word」,更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離不開的產品。

如果智能語音助手的語音辨識度無法提高,智能家居設備的功能設計無法成為「必需」,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的話,智能家居這條路可能真的不太好走。

吐槽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很佩服這些參展商,畢竟他們的出發點還是為了讓用戶過上更簡單、更方便的日子,並且邁出了通向未來智能生活時代的第一步。

如果智能家居設備能克服自身現有的缺點,合理定價,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些CES上的展品真的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硅兔賽跑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CES 2018 竟成「中國消費電子科技展」!

TAG:硅兔賽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