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何人類社會並未比過去更暴力

為何人類社會並未比過去更暴力

和人類的祖先相比,生活在現代大型社會中的人們是變得更加暴力了,還是沒有那麼暴力了?答案是兩者都不是。一項頗具爭議的最新研究顯示,和今天的現代人類相比,過去生活在小規模群體中的人並沒有更多的暴力傾向。此項發現基於對歷史上戰爭傷亡人數的估測,並且削弱了這樣一種流行觀點,即由於技術和管理上的進步,隨著時間流逝,人類變得更加和平。不過,一些批評人士並未被說服。

這包括近年來一直在普及上述流行觀點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他將最新發現視為「統計學上的把戲」。在2011年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為何暴力在減少》一書中,Pinker提出,諸如擁有強大政府的民族國家等各種機構以及貿易網路、更廣範圍通訊的出現增加了彼此間的相互依存性,並且減少了暴力導致的死亡。他通過引用數據表明,和過去由狩獵—採集者、牧民和花卉栽培者構成的小型部落(在大部分歷史中人類社會都是通過這種方式組建的)相比,在現代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相較於整個社會的人口總量來說要更少。

不過,由位於印第安納州的聖母大學人類學家Rahul Oka領導的團隊想知道,是否存在一種數學解釋來闡明為何從比例上看更少的人死於今天的暴力。據他們推斷,雖然人口數量在變大,但軍隊規模並不需要以相同的速度增長。最新研究的共同作者、同樣來自聖母大學的人類學家Mark Golitko介紹說,例如在一個由100名成年人組成的小型群體中,擁有25名戰士是非常合理的。但在由1億人組成的群體中,支撐並協調一個由2500萬名戰士構成的軍隊從後勤上看是不可能的,更不必說這種軍隊的效率了。研究人員將這種不協調稱為縮放效應。

科學家審閱了布滿塵土的書籍和數字檔案,從而整理出一份由295個社會和430場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成的清單,時間跨度為從公元前2500年到現在。他們繪製了兩個數據集:一個將總體人口規模和該社會戰鬥力量的規模進行比對,另一個將軍隊大小和傷亡率進行比對。

例如,一場1771年發生在紐西蘭毛利族敵對派系之間的戰爭涉及到60名戰士——約佔其全部人口的1%。當10人死於這場衝突時,毛利人便失去了其人口的0.1%。相比之下,美國內戰期間,在1863年發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葛底斯堡之戰中,約有15萬名士兵參加了戰爭(不到各派系人口的0.5%)。約5745人死於這場戰爭,佔總體人口的比例非常小。

通過分析這些以及上百場類似戰爭,Oka及其團隊發現,人口規模越大,參加戰鬥並且死亡的人數從比例上看就越少。研究人員在日前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綜合起來看,結果表明,隨著人口規模擴大,平均的暴力傷亡人數在減少,而這同政府、共享的商業或者技術並無關聯。

Golitko表示,由於Pinker等研究人員將非暴力趨勢歸因於像政府一樣的機構和貿易的出現而非簡單的人口規模擴大,因此他們過高估計了較小型社會中的暴力傾向。在最新論文出爐的一個月前,另一篇論文也對Pinker的觀點進行了類似的抨擊。該研究認為,現代社會的暴力並沒有比過去更少。

儘管如此,Pinker並未被說服。通過這種方法將數字擬合到一個等式中,僅為研究一種暴力——戰爭傷亡人數提供了狹窄的視角,並且無法更加廣泛地分析暴力行為,包括有時會在戰爭或者襲擊後發生的屠殺平民事件。「在一個較大規模的社會中,並非所有的男性都是戰士,也並非所有人都會受到襲擊和戰爭的侵害。因此,你會更加遠離暴力。」Pink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最新研究並不是對此類解釋的替代;或者說,它們根本不是一種解釋。」

但Oka認為,此類批評並沒有抓住要領。他介紹說,研究人員從未試圖探尋暴力的動機。相反,他們想要證明,通過利用人口規模的增大,研究人員或許能搞清楚歷史上的和現代社會的暴力發生的來龍去脈。「一些人或許會據此認為,人類一直都很暴力。」Oka表示,「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人類一直都很和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怎樣在游泳池裡浮起來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