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那時,我們都太年輕了
作為又一部刷屏的電影,我終於未能抵擋住輿論,找了一個下午,看完了它。
在看《芳華》前,我89年的妹妹說,她看完了之後,覺得很假,因為人怎麼可能那麼不求回報的對人好,怎麼可以放棄自己的前途,只是為了留在心上人身邊?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作為80後生人,我們都沒有經歷那段激情燃燒的血淚歲月。我們的生活很平凡,從小就是上學,畢業後努力工作,養家糊口,買房還貸,如果對別人說自己有信仰和夢想,大抵會被看成蛇精病。
如果沒有看過黎小鋒導演的《昨日狂想曲》,對於《芳華》,我的體會和理解或許會不一樣。
在1972年,17歲的劉光建只是因為說錯話,就從學習雷鋒標兵一夜之間成為了被打擊的對象,這在他心裡埋下了刻骨銘心的傷痕,讓他在幾十年後,依然想要重新證明自己是真正的雷鋒。所以,從開始,我就接受了劉峰這個角色的真實性。
但我卻認為,比起劉光建,劉峰這個學雷鋒標兵,最終被下放到連隊,其實並不冤枉。且不說在那個年代的軍營里,他因為衝動抱了丁丁這個行為的確有失妥當,就是在如今,一個男人在沒有得到對方同意下,就動手動腳,這也是值得詬病的。
正如穗子所說,劉峰一直都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不食人間煙火的雷鋒,原來還對女同志有這樣的想法,丁丁覺得被辜負。所以,丁丁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向政委打了報告,這本身沒有什麼錯。
而劉峰把進修的名額讓給了其他人,並不是因為那個人有多需要他的幫助,而是他為了丁丁。求仁得仁,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也沒什麼好說的。
劉峰的雷鋒精神,在影片中,一半是出於他本身的善良和樂於助人,還有一部分是被道德綁架,就如別人說的,你是雷鋒你不做誰去做?擁有了一個光環,就得接受光環背面的陰影。
我覺得劉峰真正偉大之處是在越戰中的表現,為了自己的戰友不惜犧牲生命,那是一個真正英雄的表現。
而何小萍這個角色,說實話,在開始我並不喜歡,因為她偷穿別人衣服卻不承認,的確是不對的。我們都住過校,遇到這種同學,大家都得犯嘀咕,正如穗子說的,如果你和我借,我也不會不借給你。
而後來她的種種表現,讓這些幾乎都出生高幹子弟的室友對她有所非議,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是後來的回憶中,我知道小萍從6歲起,就在一個極為不公正的環境中長大,以及她對父親的那份戀慕之情,也許我也不會理解她。
其實,每個人的每一種行為背後,都有其歷史原因,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像穗子那樣的包容和善良,這個社會的確要和諧許多。
後來,小萍拒絕上台演出,政委先是利用她樹立典型,再把她下放到野戰醫院,我覺得在軍營中,這種處分也不過分。畢竟在戰爭年代,一個這樣不顧全大局的兵,誰都不敢用。
而小萍在去野戰醫院的時候,內心是飛揚的,因為她知道在那裡自己會遇到劉峰。
如果這個故事,從一開始便是劉峰愛上了小萍,那將是一個喜劇的結局。但正如金庸在《白馬嘯西風》的結尾寫到,你愛的人不愛你,就算是真主安拉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小萍在野戰醫院立功,精神受挫,後來看到戰友們的舞蹈時,重新醒過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安排。
而對陳燦的那段暗戀,給穗子帶來痛苦,也帶來成長。但她究竟是一個身心健康,善良上進的姑娘。她最終從對陳燦的迷戀中走了出來,成為了一名作家,並和郝淑雯、陳燦都保持了友誼,為穗子點贊。
在雙十年華,那一群年輕人,面臨歷史的變革,都要為自己的前途去找到一個出路,這個前途關於愛情、關於事業,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並不能說誰對誰錯。
許多人都說劉峰善良反而不得好報,我卻覺得,你可以做一個正值的,善良的好人,但你不能做一個被別人道德綁架和利用的人。
丁丁說,誰都可以喜歡我,但活雷鋒不行,也許有人認為丁丁不善良,但我想,捫心自問,有一個「有事兒您說話」般的男友,許多女生也會覺得很鬱悶吧。
《芳華》的確超出了我的預期,不是因為它反映了一個時代年輕人的悲歡離合,也不是許多人認為它的現實與殘酷。
恰恰相反,這部影片,讓我感受到了人性中最偉大的那一面。小萍為了愛情一直等待著劉峰,雖然她為了這段感情付出了許多代價,但在40年後,他們相攜相守,溫暖寧馨,這是用金山都無法換來的人生啊。
當人生到了某一個階段,我們就會明白,最可貴的東西,不是別人眼裡的成功,而是自己內心的坦然。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中說道,最大的痛苦就是知道自己是可恥的,別人也覺得自己可恥;最大的幸福,是知道自己值得尊敬,在別人眼裡也是值得尊敬的。
這不就是在說劉峰和小萍嗎?
18歲的我們,都太年輕了,不知道現實需要妥協,人生需要算計,我們不顧一切的愛,不顧一切的恨,為了理想和愛情可以犧牲自我。
可是,那不也是如同煙花般燦爛的18歲嗎?那樣的18歲,如果真正的活過,就沒有遺憾。
TAG:芥末青豆 |